印象馆里忆初心 功夫党建亮品牌
狮山镇罗村社区创新打造“功夫罗村古韵水寨”党建品牌

■在罗村印象馆,参观者与充满年代感的墙绘“互动”。通讯员供图

■罗村社区罗寨长者饭堂“骑手”与长者进行温热交接。
珠江时报记者/梁凤兴摄
罗村社区
功夫罗村练内功,古韵水寨谋新生。
五千年前,已有百越族在这片秀美的岭南水寨繁衍生息,佛山“母亲河”汾江河见证了她昔日作为罗村主城区的繁华。
如今,在百年党史启迪下,她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主动建起罗村印象馆,展示南宋末年至新时代的发展历程,创新提炼“功夫罗村古韵水寨”党建品牌,紧锣密鼓打造“中国功夫街区”。
她就是南海区狮山镇罗村社区。一馆映百年,初心数十载。罗村社区学史力行,清单式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狮山千亿高位再进发、打造活力新南海贡献基层社区力量。
/创举/罗村印象馆开馆办实事项目落地
起南宋,渡四方,映水乡,绘就“文脉传千年”的秀美画卷;兴铁路,办皮业,勇创汇,书写“敢为天下先”的传奇史诗;传初心,炼红心,聚人心,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凯歌——这正是对罗村社区的高度概括。
2021年“七一”前夕,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暨罗村印象馆开馆仪式,由罗村社会管理处、罗村社区共同打造的罗村印象馆正式开馆,广大党员群众可重温罗村自南宋末年至新时代的发展历程。
罗村印象馆选址原罗南大厅所在百年古宅,罗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颜铭坤表示,建设罗村印象馆旨在打造村民精神家园,增强村民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感,激励一代代村民尤其是党员村民不忘初心,建设更美罗村。
“罗村印象馆项目”名列罗村社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之首,“社区治理”公益专项基金项目、重阳千叟宴、公寓建设项目、四小园改造项目、文化街区改造提升项目,以及寨边、罗东、罗南经济社雨污分流项目等都囊括在内。
2021年4月,南海区首个“社区治理”公益专项基金在罗村社区揭牌成立,首年即开展了“暑假夏令营”“罗寨棋艺美术班”等多场活动,服务1548人次。同时,雨污分流项目有序推进,罗北、中布片区即将招投标;且配合完成罗东新村等五个地段的污水管道改造,合计建成约1.6公里截污管网,新建一体化泵站一座。
民生是幸福之基。罗村社区还开展了第十届重阳敬老活动,约1600人受惠,且长者福利进一步提高。而累计为7076人次提供老年教育、文体娱乐、便民等15种服务的罗村社区幸福院,也被南海区评为优秀等级。
“海纳百川、敢为人先、团结奋进、脚踏实地”的南海精神,流淌在罗村社区的血脉中。为解决村民的住房问题,罗村社区在罗村率先建设农民公寓,自2020年5月7日罗村社区寨边明苑(农民公寓)顺利封顶后,2021年末主体基建已完工,进入验收阶段;罗南公寓、罗东公寓如雨后春笋般分别启动预算编制、报建等工作,罗北经济社已申报南海新型公寓住房试点。
随着清单中一件件“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落地,变成可触可感的阵地、暖心暖意的慰问、民悦民赞的工程,罗村社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了落点。
/奋进/党建品牌强聚力乡村振兴成果丰
2021年3月8日,一卷美丽长图在罗村社区居委会的会议桌上铺开,颜铭坤摩挲着手中的《罗寨水乡图》,如数家珍地向狮山镇“狮山党建调研村居行”调研专家团队介绍罗村社区的发展历程。
《罗寨水乡图》描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罗村社区秀美的岭南水寨风光,青砖黛瓦与车水马龙相映成趣。罗村社区所处的汾江与东平水道北侧,是一片经千万年河水冲积、由10至20米厚的沙土淤泥质粘土形成的低洼土地,四五千年前已有百越族在此居住,宋朝末年已有村民在此农耕渔获,清末民初水道交通发达。
昔日辉煌如何重现?“我们打算用2年,将罗村旧城区改造提升成‘中国功夫街区’,活化罗村酒家、罗村粮仓、冰室、鬼佬庄等原罗村镇特色,擦亮皮革制造、狮武、厨艺等招牌。”颜铭坤思路清晰。
结合实地调研,“功夫罗村古韵水寨”这一朗朗上口的党建品牌跃然纸上,狮山镇党建工作办公室、罗村社区及专家调研团队高度赞同。佛山市第十二届党代表、南海区人大办四级调研员、佛山党史专家库专家谢晓云寄语,要依托10公里汾江河堤公园激发水寨魅力,努力打造“中国功夫街区”。
目前,“中国功夫街区”已通过政府的专家论证,设计方案基本敲定,正在编制预算。
为整体推进人居环境提升,罗村社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落实乡村振兴,近年来投入7000多万元,累计打造了20多个乡村振兴项目。仅2021年,罗村社区便新增了8个乡村振兴项目入库。其中投入500多万元建成一个占地24亩的集悠闲娱乐、特色观景、党群宣传教育于一体的罗村社区党群文化公园,还因地制宜打造了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42个生态景观。
接下来,依托罗村社区党群文化公园、罗村印象馆,罗村社区计划推出“功夫罗村”微积分,深化“功夫罗村古韵水寨”党建品牌,通过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未来/便民活动暖民心党建结对促共融
2021年12月26日,“学史增信强担当徒步健康你我他”2021年罗村社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之美丽乡村健步行活动,将在寨边司前渡举行,党员、群众共计150多人徒步于此,感受乡村振兴蝶变。
寨边司前渡是罗村社区寨五经济社河滨长廊的一座桥。岸边护栏绵延500米,岸上还矗立着建于清朝中叶的佛山市历史建筑——寨边李氏宗祠,一座座凉亭临水挺立。
罗村社区党委委员、居委委员杨焯洪介绍,该长廊由狮山镇政府、罗村社区、寨五经济社共同出资兴建。接下来,将依托这500米长廊,向下延伸至10公里处,建设汾江河堤公园,该景观建设已写入2021年狮山镇政府工作报告。
罗村社区美丽乡村健步行活动是罗村社区岁末年初“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清单中的一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寨边墙体涂鸦、百年党史文化宣讲、中布墙体涂鸦,以及“党建结对,便民服务”等活动,均赫然在列。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罗村社区还举办了2021年体艺节、互联网+党建主题系列活动,开展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赛事,参与人数达数百人。
党建结对,为民服务。罗村社区与罗湖社区成功结对共建,2022年双方将坚持“党委牵头、支部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合力、共赢未来”的原则,加强联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案例
罗寨长者饭堂:
率先开“饭”“管饱”向“养老”转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13年,罗村社区成立罗寨长者饭堂,这是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首家由社区开办的长者饭堂,可谓率先开“饭”。在其带动下,联星、罗湖社区等区域式社区长者配餐中心纷纷落成。
截至2020年底,罗村社区范围内60岁以上长者有1241人,约占社区人口20%,其中独居、残疾长者有133人。罗寨长者饭堂主要面向户籍人口70周岁以上长者,着力解决长者“买菜做饭难”的问题,按照15元/人/餐计算,罗寨慈善会资助10元/人/餐,长者个人承担5元/人/餐,即可享受周一至周六的午餐和晚餐。如今,饭堂用餐人数从当初的每月约110人发展到约150人,获得了长者的好评。
近年来,罗村社区还专门安排了为长者送餐的“骑手”送餐员,不少“候鸟”长者主动走出家门,到村口大榕树下等待这场香味四溢的温热交接。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罗寨长者饭堂还逐步从“管饱”向“养老”转变。罗村社区幸福院定期组织长者在该长者饭堂开展聚餐、唱歌、营养课等活动,让长者深入了解饭堂、关注饮食健康,且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
1.罗村印象馆项目
2.四小园改造项目
3.文化街区改造提升项目
4.寨边、罗东、罗南经济社雨污分流项目
5.“社区治理”公益专项基金项目
6.重阳千叟宴
7.探访慰问
8.便民服务
9.社区文化活动
10.青少年成长计划
11.亲子共读活动
12.公寓建设项目
岁末年初活动清单
“我为群众办实事”寨边墙体涂鸦在寨五经济社冬瓜仓位置,开展墙体涂鸦美化活动。计划完成时间2021年12月
百年党史文化宣讲邀请讲师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依托罗村印象馆举办巡展。计划完成时间2021年12月
“学史增信强担当徒步健康你我他”罗村社区美丽乡村健步行活动组织党员、群众,在寨边司前渡开展徒步活动。计划完成时间:2021年12月
梦圆“微心愿”党委班子到社区走访慰问孤寡独居长者,了解并满足其合理的“微心愿”。计划完成时间:2022年3月
中布墙体涂鸦在党建引领下美化亮化墙体,宣传乡村振兴、孝德文化、社区党建品牌。计划完成时间:2022年4月
罗村印象馆非遗传承活动举办剪纸、年画、春联等活动。计划完成时间:2022年5月
党建结对,便民服务开展义诊、义剪、义修等便民服务。计划完成时间:2022年5月
文/珠江时报记者孙茜通讯员余春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