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护河常态化 水清岸绿添幸福
狮山镇狮南村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

■狮南村村民在干净整洁的濠溪涌里开展龙舟训练,吸引了众多村民围观。
通讯员供图
狮南村
利用志愿力量帮扶困难群众及长者、每周开展志愿巡河服务、弘扬村中传统文化……2021年以来,狮山镇狮南村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切切实实为群众谋福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行动实/落实困难群众帮扶志愿巡河守护水网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务求实效,贴近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基层服务群众,确保取得过硬成效。”狮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陈健平介绍,狮南村定期组织各经济社党支部党员开展党史知识专题学习,创新提出党员分区负责管理经济社的举措,并利用下班、假期时间到村里走访,了解群众需求,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同时,狮南村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务建设和管理,带动他们开展志愿服务,促成由“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到“群众自发为群众办实事”的思想和行动转变。包括专门建立困难群众帮扶制度、开展志愿巡河活动等,借助志愿力量,为困难群众及长者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
志愿巡河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大服务特色。每周,狮南村党群志愿服务队会组织9人的巡河小组,对狮南解放涌、濠溪涌进行河道水质、卫生检查,至今已持续开展了6个月,实现巡河、护河常态化。
“以前河涌两岸都是荒地,很杂乱,垃圾也会落入水面。”狮南村巡河志愿者陈带欢说,现在岸边垃圾杂物清理干净了,且种上了水草花卉,水质也越来越好。
/成效丰/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挖掘弘扬村中文化
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还体现在乡村振兴方面。2021年,狮南村党委梳理出多个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包括“四小园”建设、田头棚整治、三线整治、雨污分流以及“平安乡村”视频监控项目等,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实事解难题,全力提升狮南村村容村貌。
狮南村文化底蕴深厚,烧番塔、赛龙舟、舞狮等,都是狮南村传统文化项目。为此,狮南村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大重点工作就是文化振兴,比如开展龙舟传承文化小组宣讲活动、小小龙舟运动员体验活动等,促进村民传承狮南龙舟文化,关注狮南河道水质。
随着水质越来越清澈,如今每天下午5时,都有村民在解放涌、濠溪涌里训练划龙舟,不少小朋友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前往观看,龙舟文化氛围越来越浓。
“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通过建设村中各项硬件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狮南村要深入挖掘村中历史文化,做大做强狮南村文化印记。”陈健平表示,狮南村正在规划利用4年的时间建成龙舟公园,打造龙舟文化基地。
案例
学党史实践力行办实事情系民心
村民抢答党史知识、看表演、猜爱国歌曲、向党“表白”拍照……2021年10月28日,狮南村举行“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
“中共南海县委旧址位于狮山镇哪个村?”“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区梦觉参加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是在哪一年?”现场设置了党史知识抢答环节,主持人随机提问,村民在没有参考答案的情况下踊跃答题,回答正确率令人惊喜。
活动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爱国歌曲我来猜”“我向党表白+即影”等环节。“爱国歌曲我来猜”由工作人员随机播放爱国歌曲,活动参与者听歌猜歌名,或正确接唱歌词;“我向党表白+即影”要求参与者手举心语牌进行拍照,把照片和对党表白的一句话发送至朋友圈。对于这些小活动,长者们都乐此不疲。“这种学习方式很好,学得轻松愉快,尤其适合我们老年人。”长者才姨说。
自2021年5月以来,狮南村针对长者、小学生、党员等,用不同形式促进其学党史知识。如针对长者的包括游园、举办歌唱比赛、送便民服务、办长者课堂、为老党员颁发纪念章等;针对小学生的包括唱爱国歌曲、讲党课、亲子共读、举办夏令营、送红色电影入村等;针对党员的则要求党员深入基层,调查民意,以及开展便民服务、党员志愿活动,为村民办实事等。
文/珠江时报记者马一右通讯员梁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