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2月2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船到中游更奋楫
    • 减少“两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
    • 凝聚政企共识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落实“四个先”要求 “丹灶先锋”加速攻坚
    • “狮山雄狮”发起冲锋 6个项目同步开拆
    • 南海梁伟民获 省五一劳动奖章
    • 佛山评选“六个十” 优秀网络作品
    • 《砥砺初心实干为民》 特刊今日出街

    第A02版:南商周刊

    • 依托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传承

    第A03版:要闻

    • 激发金融活水 服务实体经济
    • 借鉴运用历史经验 推动高质量发展
    • 提高网办率 为企业提供更大便利
    • 一路学习一路讨论 谋划改革再出发思路
    •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放眼湾区构链强链

    第A04版:要闻

    • “嗦粉”由你 安全有我
    • 缅怀革命先烈 致敬最可爱的人
    • 盗窃刑事案件现案破案率全省最高
    • “严”字当头 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 部门齐出动 紧绷安全弦
    • 广东浩宏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第A05版:要闻

    • 为堤岸“洗澡” 给河涌“美容”
    • 为职工办实事 做最值得信赖的“娘家人”

    第A06版:镇街

    • 凝聚青年活力 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里水首个超百亩纯工改工项目启动
    • 昔日杂草堆 今成小公园
    • 旧楼加电梯,南海一站搞掂

    第A07版:教育

    • 广职院学子勇夺国赛大奖
    • 师生同台表演 展示教育成果
    • 优质学前教育送到百姓家门口
    • 专场汇演“上线”超3万人次观看
    • p50

    第A08版:天下

    • 船到中游更奋楫
    • 确保“两节”市场供应足价格稳
    • 到2025年推动每个地级市建有1座科技馆
    •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新建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项目佛山特大桥(DK24+720-DK34+600段)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公告

    第B01版:砥砺初心 实干为民

    • 奋进南海 践行幸福之路

    第B02版:618022273

    • 勇立潮头逐浪高

    第B03版:617422267

    • 点燃信念之火 激发南海力量

    第B04版:617022263

    • 将“民生清单”变暖心“成绩单”

    第B05版:人大

    • 以学促行践初心 凝聚智慧勇向前

    第B06版:政协

    • 凝心聚力学党史 务实政协谱新篇

    第B07版:文广旅体

    • 10分钟文体圈为群众幸福加码

    第B08版:617722270

    • 好事办实 实事办好

    第B10版:自然资源

    • 聚焦民情民意 解决“急难愁盼”

    第B11版:卫健

    • 学上下功夫 新上做文章 实上求突破

    第B12版:民政

    • 脚步丈量民情 行动温暖民心

    第B13版:特刊

    • 立足课堂学党史 教育实事惠民生

    第B14版:特刊

    • 惠民举措再升级 增强群众幸福感

    第B15版:特刊

    • 凝聚青春力量 共建活力城市

    第B16版:特刊

    • 聚焦“急难愁盼”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 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绿色发展

    第B17版:特刊

    • 服务企业出实招 惠企政策见实效
    • p25

    第B18版:特刊

    • 真抓实干 书写税务“新答卷”
    • 当好大沥的“城市管家”

    第B19版:特刊

    • 三个聚焦学做结合 三个一度激活动力

    第B20版:特刊

    • 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让供电服务“一路领跑”

    第B21版:特刊

    • 用赶考精神书写新时代答卷

    第B22版:特刊

    • 以学促行践初心 用心为民办实事

    第B23版:特刊

    • 创新形式学党史 转化成效促发展

    第B24版:特刊

    • “七个一百”践使命 学习教育入人心
    • 干群护河常态化 水清岸绿添幸福

    第B25版:特刊

    • 深学细悟学党史 服务群众办实事

    第B26版:特刊

    • 多样课堂汲取“沥”量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第B27版:特刊

    • 以 100%执行力 为群众办实事

    第B28版:特刊

    • 印象馆里忆初心 功夫党建亮品牌

    第C01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2

    第C02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2

    第C03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7

    第C04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目录
    • 赋能实体经济恪守责任担当

    第C05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见证佛山金融力量
    • p46

    第C06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见证佛山金融力量
    • p65

    第C07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创新·初心佛山银行业为新经济赋能

    第C08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佛山保险业:惠民办实事 惠企促发展

    第C09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全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佛山农行推出系列硬核举措,成效显著

    第C10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创新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佛山分行主动作为强化责任担当

    第C11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农行南海分行:金融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

    第C12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29

    第C13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市民最喜爱金融单位简介

    第C14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市民最喜爱金融产品

    第C15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金融行业服务之星 获奖名单

    第C16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金融行业理财之星获奖名单
  • 数字报首页

B04:

将“民生清单”变暖心“成绩单”

南海办结千余件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2021年12月24日

■南海启用全市首个旧楼加装电梯服务中心,市民了解加装电梯相关情况。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摄

■南海区政府“区长直通车”平台聆听市民声音。珠江时报记者/ 方智恒摄

“桂南社区-桂园小学共享校车”首发,社区居民接送学生不再停车难;“退休一件事”实现打包办,业务办理时限缩减;智慧图书馆“村居”全覆盖,村民家门口享受“悦读”时光……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海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深入了解群众需求,以更加有力的举措解决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民生清单”变暖心“成绩单”。

数据显示,2021年,南海通过线上平台向市民收集需要党委政府解决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1335件,现已办结1230件,办结率为92.13%。

/摸清实情/

发力群众的“急难愁盼”

2021年,里水镇党委副书记余海生带领挂钩鹤峰村的直联团队,到鹤峰村开展“党建星期二”工作。在走访入户中,鹤峰村民邹润好建议,在村校车接送点建设风雨棚。

原来,里水镇鹤峰村的校车接送点空间狭窄且没有风雨棚,若是突然下雨,接送学生的村民就很头疼。“没想到工程很快就开始筹建起来。”邹润好称赞道。

在里水镇党群共建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原本只有6平方米、简易搭建的遮雨棚迎来升级改造。目前,护苗长廊项目已竣工验收,让村民“伤脑筋”的问题解决了。

这是南海靶向精准办实事的一个生动案例。

办实事首先要懂需求,事才能办到群众心坎上。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

为此,南海通过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走访、集体座谈、民意调查、上线“南海民生微访谈”,发布线上问题需求收集平台等方式,广泛听民声、察民情,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2021年4月,86名区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分别深入挂钩联系的村(社区),进村入户倾听、收集群众问题需求和意见建议。

5月,南海区政府“区长直通车”平台启动,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服务,推动企业和群众反映的诉求快速流转、高效办理,保障群众诉求“接诉即办”。

4月至11月,南海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上线“南海民生微访谈”,以“广播+视频”等直播形式,向市民解读本部门的民生工作。

南海区还开发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我是党员我来办”问题需求收集平台,实现24小时服务不打烊。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收集的群众需求,都会依托现有的驻点直联系统进行处理,并将结果通过短信告知相应群众,在需求平台予以公布,形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馈结果”的闭环模式。

为了更有效收集群众诉求,全区区直机关干部和7.9万党员纷纷深入村(社区)、生产一线,围绕道路交通安全、老旧小区改造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专题调研。

“浸水黑点没了,这真是办了件好事!”“电动车楼下就能充电,方便安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了,生意才更好做!”……从一句句充满感情的回应中可以看到,群众已然感受到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决心和速度。

/聚焦实干/

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关键在于“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实事不是简单帮钱帮物、搞花架子、堆几个盆景。”

为此,南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安排好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立足长远,探索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和实效。

“一下雨就臭水横流,出太阳也臭气熏天。”因其他道路升级改造需要,桂城街道名苑三区与叠南圣堂村交界路段的区间路成了主要通行道路,长期超负荷运作,致路面严重破损。获悉情况后,叠二社区党委联合驻点团队及市政管理办积极沟通,寻找修补方案,很快就修复了路面。

深化改革,是解决难题的良方。针对群众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书时间较长的痛点,南海区政数局探索智能政务服务新模式,推出“网上办”等举措,将时间从8个工作日减少到10分钟;紧扣纳税人缴费人最关注的难点,南海区税务局启动了首期20个深改攻坚创新项目;聚焦业主维修金交存手续繁琐的堵点,南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牵头开发了“指尖上的秒缴物维”系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问题需求收集平台对外开放一个月左右时间,南海就已收集群众诉求728件,完成458条,而各部门、各镇街也结合职能自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累计办理过万项民生“微实事”。

为实现群众所“愿”,南海区专门设立了“民生微实事”专项经费,区镇共同拿出1.5亿元财政资金,为每个村(社区)提供50万元左右的经费,专门用来解决当地民生“微实事”。该项经费使用范围涵盖便民利民实事、公共智慧图书馆全覆盖、党群活动筹办、志愿服务开展、特殊群体帮扶等多个领域,实现群众“点单”,党委政府“买单”。

/力求实效/

以实在成果取信于民

为群众办实事,要力求实效,无论事情大小,都要真心实意地拿出措施、拿出办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海各镇街各部门紧扣“实”字,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小切口”推动民生“大变化”。

南海区教育局印发《南海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课后服务,辖区内202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按照“5+2”模式落实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

推进城乡黑臭水体长制久清,南海通过加大村级工业园执法监督力度,深化河涌水生态治理、底泥疏浚、岸线修复绿化等治理工程,全方位控源截污,截至9月底已建成市政截污管网约2087公里;

截至10月,南海已完成东平路与华翠南路、怡海路—半岛—平西大道路口、海三路与锦园路口、佛山一环与佛平路、桂澜路和海五路口、海北大道与沙面横路、海北大道与三乡路口等7个交通综治改善方案。

实干兴于邦,实事乐于民。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这些“硬骨头”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实不实,直接关系“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进展和成效。

今年4月,根据群众反映较多、最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南海区发布了首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区级工作项目清单,同时,联动镇、村定期发布一批新项目,形成区、镇、村民生实事“三级清单”。

老旧小区改造这个“老大难”项目就是清单内容之一。数据显示:至9月底,全区已开工改造小区72个,涉及居民约23770户。其中,桂一社区成为佛山市唯一纳入广东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项目的老旧小区。11月30日,桂一社区海棠村小区业主表决通过由碧桂园生活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该小区提供物业服务及相关事项。居民江建清欣喜不已:“等了三十年,终于有物业了,脏乱差的日子就到头咯!”

实事办得好不好,群众来评价。在清单事项完成后,具体办理的单位或村(社区)党组织都将直接联系“点单”群众进行评价。同时,南海还在多个媒体平台上建立群众微实事“我是党员我来办”专栏,定期宣传推广典型案例和感人故事,每月汇总问题收集、处理、评价情况,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

/凝聚实情/

不断满足群众新期待

狮山镇罗湖社区积极推进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失能长者黎伯居家养老的需求得到了满足;针对西樵山南门节点区域交通拥堵问题,区交通综治办开展全天交通调查,形成分析简报,定制改善方案;公司经营者因经营不善拖欠工资还跑路,南海民警多方走访调查,抓获嫌疑人……

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南海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中,千方百计“兜”住最困难群体,接住“最烫手的山芋”,使出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用情办实事,就要理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内涵、新诉求,不断满足群众的新期待。

什么是新期待?更好的教育、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只有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结合起来,针对人民群众需要办的事出实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大沥黄岐瑞安花园小区,居民多年来一直用着瓶装气。2021年,南海区住建水利局与广州城管部门商议决定,以跨市供气方式解决管道铺设问题,并每周安排工作人员实时跟进。8月24日,大沥黄岐瑞安花园瓶组站所有设备设施拆除,该小区的1632户居民终于用上了天然气。“再也不用担心用气安全了!”居民刘叔开心地说。

“以前我们习惯把书包放在椅背上,坐着不舒服。”今年9月前,九江镇中心小学的学生还用着旧课桌椅。2021年,九江镇实施“儒乡教育品质升级”工程,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为镇属学校配备可调节高度课桌椅等,给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11月15日,九江镇中心小学,一批美观的可调节桌椅已投入使用“。现在的新桌椅专门设计了放书包的篮筐,坐起来舒服多了!”五年级学生黄浩宁高兴地说。

“我们这些老人家不会用手机,社区能主动帮我们认证真是太好了。”2021年11月17日,狮山镇五星社区党总支志愿者及巾帼志愿者走进王坊等经济社,为70岁及以上的社区长者办理高龄津贴资格认证。五星社区刘阿姨高兴地说,完成了认证,她就能领取高龄津贴,继续享受党和国家的福利待遇了,“很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感谢你们的帮助!”

据了解,南海梳理了153项区级民生实事清单,涵盖卫生健康、教育、就业、交通等多个重点民生领域,目前已完成56项,97项正在推进中,预计12月全面完成。

一件件办成的实事,一声声真挚的感谢,足以见证,南海的广大党员干部以百姓所思所盼为努力方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百姓的烦心事。

文/珠江时报记者程虹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