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举措再升级 增强群众幸福感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干事动力,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西樵市场监管所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首套印章服务。
通讯员供图

■南海开展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感。图为里水镇大冲五谊市场。(资料图片)
市场监管
12月15日,经过几个月的升级改造,位于大沥的领篮鲜生现代街市(联安市场)、沙溪市场终于迎来了“年终考核验收”。现场可见,经过改造后的市场,不仅环境更加整洁,摊位变靓,还变得更加“聪明”——能够自动计价等,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方便、更全面的服务,让市民有更好的买菜体验。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是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挥市场监管优势,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的一个生动案例。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引导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到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同时,立足主业主责,着眼服务群众,通过开展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最低消费”专项整治行动、免费刻制公章等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月月“有主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不想当英雄,只希望工作一生能对得起党和人民。”……今年6月,在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的“永远跟党走·聚智写新篇”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之“红色记忆·共话初心故事”座谈会上,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李炽章向在场的市场监管人分享自己的初心,让在场不少党员颇受触动。
铸牢信仰信念,涵养为民情怀。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通过党组成员带头学、丰富载体学、强化培训学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静下心、坐下来学习,形成主动学、经常学的良好氛围。
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学党史的新方式,打造“百年党史”系列活动月,让党史学习月月有主题。除了“红色记忆·共话初心故事”座谈会外,今年4月,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举行了“青春心向党·聚智谋新篇”系列活动之“永远的初心——我与市场监管局同成长”青年演讲比赛,让南海区市场监管系统干部职工讲述个人的心路历程、身边的典型事迹,展示自己在市场监管领域工作中的行动成就和内心感受;9月,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参观“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党组织活力,增强广大党员的光荣感、使命感;12月,举行“聚智同行传递力量”金牌讲师评选活动,遴选出一批党性修养强、业务能力强的讲师队伍赴企业、赴基层开展政策宣讲。
/守护“菜篮子”/实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
今年以来,南海居民有一种切身感受——家门口的农贸市场越来越干净,规划越来越合理,买菜越来越放心。
小市场,大民生。农贸市场关系着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关系着千家万户餐桌上的安全。今年,南海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纳入年度十大民生实事,倾力打造好这一项惠民利民工程。
根据《南海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超过2亿元,对不少于89个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其中今年完成不少于32个。
多方合力下,截至12月13日,全区完成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4个,进入完工收尾阶段的市场29个,预计全年将有43个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工作,是年度改造计划的134%。
位于里水镇的岗联市场不久前完成了一期改造,变化十分明显:会渗水的铁棚屋顶已经“不见踪影”,市场内不再脏水四溢、怪味扑鼻,同时每个摊位均纳入“智信市场”体系,消费者购买商品后扫一扫小票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上看到摊主姓名、手机号及商品溯源等信息。附近居民黄敏仪说,现在市场变得干净,更加“智慧”,买菜体验很好,她对市场售卖的产品安全也更放心。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炬昆表示,为办好这一民生实事,南海区实行区、镇、村三级联动,“专人专责、每月上报、定期督办”机制日渐成熟,做到了任务、责任、人员、进度、时限“五落实”,让市民的菜篮子装上放心肉、放心菜。
未来,南海将继续加大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力度,坚持用“绣花功夫”稳步推进,2022年和2023年分别完成不少于38个和19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持续提升市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关注“微民生”/着眼小而微、小而急的民生服务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坚守市场监管“服务民生”的功能定位,针对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的内容,推出一批创新举措,做好小而微、小而急的民生服务。
今年4月起,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最低消费”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经营者以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明示或暗示设置“最低消费”门槛的违法行为。据了解,三个月时间内,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检查相关餐饮经营单位2723家次,核查相关举报线索26条,立案13宗,结案11宗,作出行政处罚5.4万元。结合边查边改的形式,发布禁止设置“最低消费”的通告,并印制7000份宣传资料,拍摄宣传视频获得1.6万阅读量,营造守法经营氛围。
此外,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食品药品“清风”专项执法行动等,立案查办各类违法案件2084宗,办结1676宗;围绕学校食堂、网红茶饮、应节食品、生鲜超市及社区团购等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开展“你选我检”活动,不断加强监管;处理各类投诉举报咨询工单累计7711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646.2万元,其中通过诉调对接、线上调解成功处理消费纠纷45宗,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完成了消费纠纷调解,挽回经济损失148万元。
/优化营商环境/群众办事省心省钱省力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探索创新,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9月28日,新开设企业的全小姐在桂城行政服务中心,仅用三个小时就领到了营业执照,还获赠开业“大礼包”——一套免费的公章。“一套印章要500元至1000元,现在可以免费领取,不仅帮企业省钱、省时,也让我感受到政府服务企业的诚意。”全小姐说。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许可与登记注册股股长曹孟谊表示,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为群众办理证照方面推出多项改革和便民举措。以免费刻制公章为例,目前成功为4538户企业免费刻制印章,减免费用高达145.2万元。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深化许可注册“网上办”、商事登记“智能办”等改革工作部署,不断探索许可登记业务零接触办理,2021年共办理智能登记业务7.85万笔,同比增长50.65%;全省首创的电梯类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智能审批改革,使得平均审批时间从原来的8个工作日压缩到10分钟。
此外,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为包括餐饮店在内的部分行业市场主体提供“证照联办”服务。市民可选择直接向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一次申请、一并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同时,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核发加载食品经营许可二维码的营业执照,不再单独核发纸质食品经营许可证,相关食品经营许可信息可以扫码查看,也可下载电子许可证对外使用。
仅2021年,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办理相关业务3.3万笔。该项改革还获全国“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奖”“2020年度广东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十大优胜案例”。
为民办实事,市监尽全力。现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启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大讨论活动,欢迎广大市民朋友们向我们建言献策,携手推动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阔步向前。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色系列活动
4月
举办“永远的初心——我与市场监管局同成长”青年演讲比赛;
5月
举办“百年经典·品读一本好书”撰写读后感活动和“百年足迹·寻访红色印记”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参观活动;
6月
举办“红色记忆·共话初心故事”分享会、“百年党史”答题比赛、“百年初心”红色歌曲献给党、“百年传承”革命诗歌朗诵视频大赛、“百年起航”亲子绘画比赛;
7月
到红色革命基地参观并举办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9月
各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参观“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等一系列活动。
/特写/党员下沉社区贴心服务群众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动员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实际问题。
5月28日,正值周末,南海疫情防控形势突然严重,不少社区急需志愿者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党员们纷纷放弃休息时间,在10分钟内集结完毕,半小时内抵达抗疫一线,助力构筑起疫情防控坚固屏障。5月28日~30日,该局组织79名党员干部前往桂二社区、江南名居、平南社区等协助开展核酸检测采样;8月19日,又组织15名党员干部支援佛山西站开展核酸检测采样。
目前,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组建起党员志愿服务队,不定时到社区开展联系群众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如今年5月20日和10月29日,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第一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来到西樵镇简村社区为市民科普食品安全知识,并开展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免费现场检测服务。该局各党支部在职党员到村(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或基层治理均不少于2次,他们到挂钩的沥北、沥西、沥中、凤池、东秀、街边、岐城、沥桂等社区,开展消费维权、过期药品回收、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讲等形式丰富的志愿服务,切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未来,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鼓励党员志愿者多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心贴心纾困解难,以多种形式为群众送关怀、送服务、送温暖,实现基层志愿服务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接地气又聚人气。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李春妹通讯员李凤颜娟霞邓秀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