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2月2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船到中游更奋楫
    • 减少“两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
    • 凝聚政企共识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落实“四个先”要求 “丹灶先锋”加速攻坚
    • “狮山雄狮”发起冲锋 6个项目同步开拆
    • 南海梁伟民获 省五一劳动奖章
    • 佛山评选“六个十” 优秀网络作品
    • 《砥砺初心实干为民》 特刊今日出街

    第A02版:南商周刊

    • 依托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传承

    第A03版:要闻

    • 激发金融活水 服务实体经济
    • 借鉴运用历史经验 推动高质量发展
    • 提高网办率 为企业提供更大便利
    • 一路学习一路讨论 谋划改革再出发思路
    •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放眼湾区构链强链

    第A04版:要闻

    • “嗦粉”由你 安全有我
    • 缅怀革命先烈 致敬最可爱的人
    • 盗窃刑事案件现案破案率全省最高
    • “严”字当头 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 部门齐出动 紧绷安全弦
    • 广东浩宏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第A05版:要闻

    • 为堤岸“洗澡” 给河涌“美容”
    • 为职工办实事 做最值得信赖的“娘家人”

    第A06版:镇街

    • 凝聚青年活力 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里水首个超百亩纯工改工项目启动
    • 昔日杂草堆 今成小公园
    • 旧楼加电梯,南海一站搞掂

    第A07版:教育

    • 广职院学子勇夺国赛大奖
    • 师生同台表演 展示教育成果
    • 优质学前教育送到百姓家门口
    • 专场汇演“上线”超3万人次观看
    • p50

    第A08版:天下

    • 船到中游更奋楫
    • 确保“两节”市场供应足价格稳
    • 到2025年推动每个地级市建有1座科技馆
    •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新建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项目佛山特大桥(DK24+720-DK34+600段)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公告

    第B01版:砥砺初心 实干为民

    • 奋进南海 践行幸福之路

    第B02版:618022273

    • 勇立潮头逐浪高

    第B03版:617422267

    • 点燃信念之火 激发南海力量

    第B04版:617022263

    • 将“民生清单”变暖心“成绩单”

    第B05版:人大

    • 以学促行践初心 凝聚智慧勇向前

    第B06版:政协

    • 凝心聚力学党史 务实政协谱新篇

    第B07版:文广旅体

    • 10分钟文体圈为群众幸福加码

    第B08版:617722270

    • 好事办实 实事办好

    第B10版:自然资源

    • 聚焦民情民意 解决“急难愁盼”

    第B11版:卫健

    • 学上下功夫 新上做文章 实上求突破

    第B12版:民政

    • 脚步丈量民情 行动温暖民心

    第B13版:特刊

    • 立足课堂学党史 教育实事惠民生

    第B14版:特刊

    • 惠民举措再升级 增强群众幸福感

    第B15版:特刊

    • 凝聚青春力量 共建活力城市

    第B16版:特刊

    • 聚焦“急难愁盼”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 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绿色发展

    第B17版:特刊

    • 服务企业出实招 惠企政策见实效
    • p25

    第B18版:特刊

    • 真抓实干 书写税务“新答卷”
    • 当好大沥的“城市管家”

    第B19版:特刊

    • 三个聚焦学做结合 三个一度激活动力

    第B20版:特刊

    • 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让供电服务“一路领跑”

    第B21版:特刊

    • 用赶考精神书写新时代答卷

    第B22版:特刊

    • 以学促行践初心 用心为民办实事

    第B23版:特刊

    • 创新形式学党史 转化成效促发展

    第B24版:特刊

    • “七个一百”践使命 学习教育入人心
    • 干群护河常态化 水清岸绿添幸福

    第B25版:特刊

    • 深学细悟学党史 服务群众办实事

    第B26版:特刊

    • 多样课堂汲取“沥”量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第B27版:特刊

    • 以 100%执行力 为群众办实事

    第B28版:特刊

    • 印象馆里忆初心 功夫党建亮品牌

    第C01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2

    第C02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2

    第C03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7

    第C04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目录
    • 赋能实体经济恪守责任担当

    第C05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见证佛山金融力量
    • p46

    第C06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见证佛山金融力量
    • p65

    第C07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创新·初心佛山银行业为新经济赋能

    第C08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佛山保险业:惠民办实事 惠企促发展

    第C09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全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佛山农行推出系列硬核举措,成效显著

    第C10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创新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佛山分行主动作为强化责任担当

    第C11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农行南海分行:金融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

    第C12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29

    第C13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市民最喜爱金融单位简介

    第C14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市民最喜爱金融产品

    第C15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金融行业服务之星 获奖名单

    第C16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金融行业理财之星获奖名单
  • 数字报首页

B26:特刊

多样课堂汲取“沥”量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擦亮党史学习教育大沥品牌,办好实事绘就更美蓝图

2021年12月24日

    ■“思想解放大讨论”进社区,倾听村民心声、回应群众期盼。

    通讯员供图

    大沥

    一场场党史宣讲荡涤人心、一次次学习研讨滋养初心、一桩桩民生实事惠民暖心……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沥镇以实地参观、理论学习、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打造了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堂”,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广大党员干部以及群众的心灵,做出了党史学习教育大沥品牌。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每一次向历史回眸,都是一次精神洗礼、一次思想升华、一次行动感召。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流动式、沉浸式、实践式的环境中,大沥的党员干部获得了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切实滋养初心、汲取力量,通过唱响党史学习教育“合唱曲”,充分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沥”量,也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使党史学习教育更有深度、更有温度。

    /流动式“课堂”/多主题营造全员学习氛围

    “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出了导火索。”……在大沥镇举行“童心向党·党的故事我来讲”儿童讲故事比赛中,来自各学校的选手用各自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动人心弦的党史故事。

    重温历史才能牢记历史,牢记历史才能不负历史。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入脑走心、成效显著,大沥创新方法手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受教面纵横交错、全员覆盖。

    变“单向授课”为“群众会演”。除了举办儿童讲故事比赛外,大沥还在全区率先开展“党员播党史”“党史故事青年说”“童声诵党史”栏目,目前已开展60多期。通过邀请广大基层党员群众,运用遍布全镇的200个大喇叭,让党史内容声声入耳、句句入心。与此同时,一本本党史学习教育有声笔记本、一个个党史学习流动微书阁、微信公众号开设的“天天学党史”专栏……大沥打造形式丰富的“流动课堂”,随时随地满足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需求,营造全社会一齐学党史的浓厚氛围。

    变“单纯说教”为“生动演绎”。在大沥,党史学习教育也跟本土特色文化充分融合起来,形成了众多内容丰富的文化精品:大沥本土原创小粤剧《红军不怕远征难》,获国家级奖项——中国戏剧小梅花“小梅花集体节目奖”;以红色革命历史大沥战斗为创作背景的大沥镇原创舞蹈《南海红潮》,获得了省级奖项。此外,红色主题的摄影比赛、摄影展览、美术书法展览、合唱大赛、党史线上知识竞赛……这些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了党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不停歇、有效果。

    /沉浸式“课堂”/让红色资源成为“红色能量”

    2021年9月,喜讯传来:大沥革命烈士纪念碑获评为“佛山优秀红色文化名片”。这并不意外。大沥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是南海农村革命的摇篮,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学党史,要从灵魂深处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进一步凝聚起开拓进取、继往开来的勇气、信心和力量。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大沥充分运用红色资源这本“活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

    为更好地发挥“红色载体”的作用,大沥镇对镇委党校、大沥革命展示馆等党史学习教育阵地进行全新升级,并发布一批党史学习教育学习点,涵盖大沥革命展示馆、白沙乡情馆、大镇村史馆、凤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钟边铁村红色文化馆等20个场所。

    与传统教育宣讲形式相比,沉浸式“课堂”更灵活,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震撼与思考。2021年9月,大沥重磅推出“追忆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红色研学游路线。路线以大沥战斗为核心,串联南海大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红色史实与革命党员的感人事迹,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终点,追古溯今,让大家感受新时代文明成果以及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每一次向历史回眸,都是一次精神洗礼。为了丰富市民的红色“精神粮食”,位于九龙公园清风雅集的大沥首个红色革命精神主题图书馆,已免费向市民对外开放。通过挖掘并串联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人们在“沉浸式”观赏中,可再溯“红色记忆”、再悟“红色精神”。

    /实践式“课堂”/秉持初心为民办实事好事

    2021年11月14日,“南海大沥”微信公众号粉丝量正式突破50万。从5月到11月,该号的粉丝量就从20万迅速增长至50万,短时间内实现了飞速增长。如今,“南海大沥”微信公众号已被打造成为一站式民生服务与政务发布平台,是佛山市镇街级政务微信公众号之首。

    而这,正是大沥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惠民的真招实招之一。广佛江珠高速工程佛山版“海珠之眼”顺利拆除并实现道路贯通;短时间内打造出新冠疫苗基层接种点;加装电梯后的社区幸福院成为老人常常光顾的幸福乐园……2021年,一件又一件大大小小的民生实事,正在大沥不断办好办成。

    这一桩桩、一件件实事的背后,正是党史学习教育力量的渗透。

    从党史中吸取养分,方能更好地锤炼党性、涵养初心。2021年,大沥镇委发布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方案。全镇收集梳理出一批办实事项目,形成挂图作战任务1400多项,并取得良好进展。如在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建扩建步伐方面,大沥镇在2021年已新建伯奇学校、沥雄小学等4间学校,并实施平地小学、城南小学等扩建工程。

    此外,大沥也确定了“四三三”工作思路。其中,“四”是依托主题直联、三级网格、设岗定责、暖心行动四项工程广接民意;“三”是围绕政事部门办、心愿党员领、难事大众议三个层次办成实事;另一个“三”则是依托“城市治理面对面”“巡城马”“南海大沥”微信号三大平台接纳评价。

    持初心,方能达使命。如今,大沥通过让群众做“考官”、部门来“答卷”的举措,让实事在“阳光”下落实,也真正做到民声我来听、民困我来纾、民心我来暖,切实在情满你我、幸福同行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

    数看成效

    八大主题

    大沥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八大主题,包括聆听一场红色宣讲、诵读一个红色经典、选树一批先锋模范、打卡一个红色基地、组织一次红色研学、颂唱一首爱国歌曲、展示一批红色作品、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其中,分为红色宣讲7大类、红色经典9大类、先锋模范3大类、红色基地3大类、红色研学2大类、爱国歌曲1大类、红色作品3大类,发布一批为群众办实事清单。

    声音

    南海区委常委、大沥镇党委书记何春云:

    走好群众路线用好发展之“钥”

    当前,区委区政府赋予大沥的新定位、新要求是:“大刀阔斧推进城市更新、商贸转型,争当城市中轴北延的桥头堡,走在广佛全域同城最前列”。这不是一件容易实现的事情,但这正是大沥在接下来要取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这些年来,大沥之所以能始终屹立潮头,在于大沥有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有百折不挠的发展韧劲,更在于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能领风气之先,敢闯敢试,敢于带领广大群众攻坚克难,大胆探索。立足新时代、面对新机遇,我们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要坚持把“急难险重”的一线工作作为考验、锻炼干部的“试金石”,打造一支“党旗所指、行动所向”的“大沥铁军”。

    当下,大沥正通过加强宣传统筹、丰富宣传形式、拓宽宣传载体,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相结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始终在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中干事创业。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攻坚战中,“大沥铁军”用责任和担当演绎了“速度与激情”,用心用情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结出了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硕果。

    每一把锁,总有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有党的坚强领导,在各个领域当中,一定能找到那把钥匙,打开工作的新局面。大沥广大党员干部在下阶段的工作中,也将继续坚定走好群众路线,继续关注民生、关切民意、关怀民情,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切实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特写

    用心用情“大沥铁军”取得丰硕成果

    “改造后,村周边环境将有很大提升,村民们都拍掌欢迎!”大沥镇河西社区六村经济社社长陆兆能兴奋地说。

    2021年11月23日,随着130台拆除工程机械的相继启动,大沥镇河西沿江250多亩旧厂房缓缓倒下。不到一个月后,大沥镇又举行桂澜路北延线(大沥段)项目交地仪式暨雅瑶旧村改造启动仪式,拉开了雅瑶片区旧改项目与桂澜路北延线雅瑶段建设同步启动的序幕。

    在河西,八天清租十天开拆,让南海城市中轴北延过河迈出实质性步伐;在沥北,九位社区书记进村入户,四天半完成湖马工业区改造项目的清租;在雅瑶,为了加速推进桂澜路北延线,四天即全部完成征拆协商工作;在太平,工作组进驻七天时间,改造项目厂房租约“全清零”;在泌冲,大沙经济社以99.3%的通过率表决通过大沙工业园改造项目土地前期整理方案……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这场攻坚战中,以大沥党员干部为主组成的“大沥铁军”,以担当作为,“赢”来了新的突破,为城市更新、商贸转型释放了新的发展空间,打造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鲜活的大沥样本。

    成绩的背后,是大沥铁军们日夜奋战的结果。他们让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阵地上、党员冲在最前线;他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以“一旦出发,必须到达”的坚定信念,“没有困难,只有办法”的干劲拼劲,快速实现攻坚突破;他们日夜兼程、披星戴月,以“今晚再晚也是早,明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感,争分夺秒收集民情、解决难题、宣讲政策,还用最接地气的榕树头议事方式,倾听村民心声、回应群众期盼。

    在种种努力下,仅用22天的时间,大沥就兑现了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提出的“在广佛交界处再撕出一个口子”的承诺,也为大沥的广大群众描绘出一幅更美好的发展蓝图。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翠贞通讯员刘成何慧慧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