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举行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合力打造“南海好粮油”品牌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年智通讯员/黄备潘凤婷)昨日上午,南海区举行“幸福南海优粮同行”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南海区“优质粮食工程”及“南海好粮油”工作方案,签约一批粮食产业项目,助力打造“南海好粮油”金字招牌。
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南海区高度重视粮食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近期发布了《佛山市南海区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暨开展“南海好粮油”工作方案》,对优质大米种植、品牌企业生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南海是省内重要的粮食主销区。其中,大沥镇三眼桥粮食商圈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粮油产业集群,也是国内最大进口粮食贸易商圈之一。商圈内共有加工、国际贸易等各类型粮食企业近300家,专业粮油市场150亩,仓储园区超3万平方米,大米年装卸量150万吨,成品粮年交易额超100亿元,涵盖了粮油加工、经销、流通等全产业链环节。
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是南海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有力探索。打造“南海好粮油”品牌,是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核心路径。“南海好粮油”将重点孵化一批示范企业,推出“优质、营养、健康”的系列粮油产品。通过推动形成粮油企业争创示范企业的氛围,利用团体标准推动产业升级,强化抱团发展,政企合力将“南海好粮油”打造成一张金字招牌。
记者了解到,要拿到“南海好粮油”品牌,企业需要经过现场审查评分,同时对大米的营养成分和质量都有要求,且进行动态管理抽查。
成立协会激发行业活力
会上,南海区粮食行业协会举行了揭牌仪式,11家企业作为协会发起单位。
南海区粮食行业协会将充分发挥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纽带、服务、自律、协调和监督的作用,努力为会员企业、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服务,同时打造具有南海特色的现代粮食行业的服务交流平台。
南海区副区长黄智斌表示,希望行业协会发挥组织优势,围绕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完善粮食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完备的会员结构,推动产业链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创新、产能协同、产品提升。引领南海粮食企业入选“省级好粮油”和“中国好粮油”产品,成长为行业领域的示范标杆。
“我们将全力推进南海好粮油品牌建设领域规划,规范和约束行业企业行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南海区粮食行业协会会长崔兵表示,协会将充分发挥沟通桥梁的作用,全力推进‘南海好粮油’品牌建设。
10亿元产业园项目落地
大会上,一批粮食项目举行签约仪式。
今年3月,易优粮国际农产品供应链产业园项目落地三眼桥,总投资10亿元,占地9.73公顷(146亩),涵盖国际粮食大宗贸易、国内粮油副食品采购、智慧仓储、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电商直播、物流运输等一站式配套服务,打造为大湾区首个集国际农产品服务与贸易为一体的产业孵化园区。
一批合作机构也举行了集中签约。其中,绿芯(广东)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与大沥镇太平社区居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南海区粮食行业协会分别与中科英睿、佛山拓锐、华测检测三家检测机构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发行三家银行签约达成友好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