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海万泰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胡建武:
让关键件国产化 迈向世界一流

■胡建武。

让“佛山制造”登上南极科考船,在全球技术PK中一枝独秀……从业28年,胡建武从一名学徒成长为劳模、工匠、公司首席专家。
一路走来,载誉无数。他先后获“全国技术能手”“南粤技术能手”和“佛山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称号,2016年被评为首届“佛山·大城工匠”,同年享受国务院高技能人才津贴,2017年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工人有技术,才更有力量。南海推进制造业当家,需要千千万万掌握绝招绝技、有技能本领的青年工匠。”胡建武说。
潜心钻研技术攻关
“学文化不太行的话,至少得学一门技术傍身。”1993年,高考失利的胡建武进入技工学校学习车工。两年后,他成为佛山市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机械”)的一名学徒,每日跟着师傅到车间,沉下心去学、虚心讨教,把能做的活都揽到身上。
一次,中南机械采购了一批先进数控机床,上面标的全是英文。不懂英文的胡建武买来科技英语词典,边看机床说明书边翻词典,弄懂新机床的操作方法。
胡建武利用业余时间取得机电专业成人大专文凭,后来还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结业证书。
“做技术活是艰苦的,那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要的是不浮躁、不放弃。”胡建武认为,技术攻关就是一次次潜心钻研。
他一次次向高难度挑战,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使大型船用柴油机燃油共轨单元项目实现年产100多台机组,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并装载在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上使用。
2016年,胡建武被评为首届“佛山·大城工匠”,2017年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研发精益求精助推高端制造业
在南海制造行业,胡建武是当之无愧的劳模工匠。
谈及对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理解,胡建武说:“只要做事情脚踏实地,就将会成为一名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如果在这基础上再努力一些,那就会成为行业的工匠,如果能一直坚守,把创新作为自己的使命,就会成为‘国宝级’工匠。”
2018年,胡建武被委以重任,带着中南机械18个人的技术团队到北京,托管中海油服制造中心。
当更多“卡脖子”技术摆在面前,胡建武再次冲到攻关最前线。与他一同前往北京的徒弟张峰回忆,那段时间大家吃住都在一起,白天围绕着上千张图纸研究,晚上在会议室讨论生产中发现的难题,从早上7时干到晚上10时。
“研发之路没有尽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用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是新时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体现。
胡建武传递着这种精神,带领团队一步步改进了工装夹具的设计,优化了设计方案,最终突破了国内制造技术壁垒,实现了石油钻探随钻测井与随钻旋转导向系统关键件的国产化和产业化。
2020年11月,南海通过招商引资“牵线搭桥”,让中南机械与中海油服的合资企业中海万泰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海万泰”)落户南海狮山。胡建武成为该公司首席专家。
中海万泰的成立,为国家高端油气钻井领域“重器”的关键零部件提供了重要的制造基地。不久前,由中海万泰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钻井装备璇玑系统实现100万米钻井总进尺,关键作业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标志着我国高端油气钻井技术实现跨越。
薪火相传师带徒匠心永驻促发展
学徒期是一个技工成长的重要阶段,“师带徒”是技工行业常见的培训模式。这些年,胡建武带过许多学徒,他们有的跟随胡建武参与过多个重大项目,有的成为“佛山市技术能手”“佛山市劳动模范”。
李朝辉是胡建武的徒弟之一。2002年入厂的他,如今已是佛山市技术能手。
“胡总经常和我们说,选择这行就要沉下心来,用心干下去。”在李朝辉的眼中,师父胡建武为人随和,做事认真,十分重视对技术人才的培养。
“南海推进制造业当家,需要千千万万掌握绝招绝技、有技能本领的青年工匠。”在胡建武看来,做强制造业,归根结底需要人才支撑,除了做好当下工作外,更要做好人才培养和传承。
在企业负责培训工作的时候,胡建武经常与新进员工交流,分享经验,希望能帮助他们少走弯路。
“劳模,不仅是一个荣誉,更是给年轻一代树立榜样,让匠心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支撑起更多技术大拿。”胡建武愿意传承,更重视传承。
如今,他经常受邀前往广东技师学院等专业院校开展培训。每每站在学校的讲台上,台下青涩的面孔都让他回想起28年前的自己。
“年轻人不要浮躁,让自己沉淀下来,才能有所成就。”时光流转,匠心永驻,他用28年的经历向年轻人传递一个信念,“脚踏实地,让路在自己的脚下延伸,就能成就不凡。”
统筹/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程虹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