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旅游描蓝图 十里官窑赢先机
依托东平水道、西南涌、佛山水道等整合文旅资源,建设“水上旅游”线路

▲狮山“文旅核”——十里官窑古驿道、官窑南站、东风水库、南国桃园、松岗城区融合发展。图为南国桃园航拍。

▲狮山“城市核”——以泛博爱湖推动中心城区向南、向北、向西拓展。

▲狮山“商贸核”——推动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与罗村城区融合。

▲狮山科创核——大学城、大圃片区加快科学、科技的成果转化。
4月24日,新南海人吴三俊从里水骑行50分钟,来到西南涌狮山官窑段钓鱼。在他身后,“古墟码头”的牌坊高高耸立,这是“南粤古驿·十里官窑”的重要节点,南海“三带三区”之郁水官驿文化带、大桃园产城活力区的狮山示范段所在地。
先建官窑,后有佛山。一千年前南汉皇朝建都广州时起,从北方到佛山的人们都要“先步官窑后履佛山”。俯瞰狮山水脉,从东往西依次流淌着西南涌、仙溪与东风水库、博爱湖,以及北江、汾江河,依次串起官窑、松岗的文旅核,大学城、大圃的科创核,狮山、小塘的城市核,西站、罗村的商务核,狮山“一轴四核三带”产城空间布局呼之欲出。
“让狮山每一个区域都充满潜力、迸发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佛北城市中心。”狮山镇委书记麦满良表示,在经历拼经济、拼管理后,拼文化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主战场。狮山人口过百万、经济超千亿,当前正开足马力建设“水上旅游”线路,重燃千年窑火、再现十里官窑,打造大湾区产城人文融合典范。
十里官窑
投资9.8亿点燃氢能窑火
“老侯,新灯柱下蚊虫多,老人小孩又中意来玩,能否加一些电虫设备?”4月24日,眼尖的驿园社区69岁村民梁润城又发现“老侯”来“巡窑”了,“又双叒叕”献上宝计。
“好好好,城哥不愧是民间监理师!”狮山镇城市更新办公室副主任侯毅强笑着迎上去。
“老哥俩”一见面就是“现场办公会”,脚下踩的是梁润城前不久推荐美化的窖井盖,“背景布”是“南粤古驿·十里官窑”项目第七里的马步头公园,镬耳屋造型的新灯由“老侯”一手设计。
老农民四处“巡查”,自觉当起“民间监理师”;老掌柜坚守布行,见人秒变“义工导赏员”;旧商铺自裁“新衣”,媲美官方“御用刷漆工”;官窑商会筹资复建,凤山古庙重现辉煌;政府出资改造,十里长街修旧如旧……投资9.8亿建设“南粤古驿·十里官窑”项目前,侯毅强怎么也想不到民间对这事的支持程度竟然如此之高。
“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狮山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是只有产业,其实有很深厚的历史底蕴、人文环境。”狮山镇党委委员杜殊同表示,只要政府搭台出来——甚至台子没搭好,群众都自发参与进来,契合“政府搭台,全社会唱戏”的“水上旅游”线路建设初衷。
西南涌作为狮山参与“水上南海”建设的示范段,不仅见证着当代官窑的人文之美,更流淌着千年窑火的文旅基因。
“先建官窑,后有佛山”是南海官窑坊间流传的古话。凭借着西南涌与芦苞涌的相遇,官窑成了连接北江、西江两大水系的一个重要节点。据《南海县建置志》记载,因南汉皇朝建都广州后曾派官到此建陶窑,故名“官窑”。从宋朝开始,官窑逐渐发展成一个繁华的墟镇。
“我家布行早在抗日战争胜利第二年建成,当年十里八乡都来买布,广州客络绎不绝。”在“南粤古驿·十里官窑”项目第五里的长街上,76岁的广德兴布行老掌柜林辉沛秒变“义工导赏员”,讲起往日繁华,双目透出掩饰不住的自豪光芒,“政府大手笔改造官窑,我就小手笔把铺子翻新了,全力支持!”
“水上南海”发展计划给了官窑浴火重生的新机。狮山镇以“南粤古驿·十里官窑”项目为示范,分十个主题打造第一里至第十里,精华段(五、六、七里)已于2021年启动,第五里“古驿禅院”所涉的官窑生菜会文化博物馆(凤山古庙)主体已完工,第六里“榕荫古渡”所涉沿江公园景观提升改造及“古墟码头”等均已完工,第七里“马步南拳”所涉时光廊道改貌提升及马步头公园等已建好6成。
第一里万窑广场利用氢能创新重燃千年窑火、第四里三洲村老旧小区提升、第五里“摸仔岩”公园再续传奇、第六里官窑粮仓艺术馆和李见深国际陶艺工作室聚焦艺术表达、第七八里以官窑水泥厂为中心打造后工业复兴活力街区,以及第九里官窑绿洲农业文创园项目、西南涌官窑城区段碧道……这些正在建设中的项目,给了人们更大想象空间。
无论是艺术家、美术家还是企业家,都是爱生活的生活家。据了解,5月中旬狮山将举办官窑生活家论坛活动,正式聘请国际陶艺艺术家李见深担任“十里官窑”总营造师,为官窑生活艺术中心(暂名)揭牌,促使各领域对生活美学概念有提升价值的内容
在官窑落地,将官窑打造成大湾区乃至国际的知名生活美学聚落。
水上旅游
水上夜经济扮靓新城
佛山唯一的南海大学城就坐落于狮山,问计于专家是狮山各项计划落地的必经之 路。2022年,狮山组织相关部门联同袁奇峰团队进行实地走访和前期调研。
专家组对“水上南海”-“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战略涉及狮山的东平金沙之旅、源流怀古之旅、展旗桃园之旅三条线路进行进一步规划及研判,
依托东平水道、西南涌、佛山水道等河道,串联狮山的旅游景区、红色旅游、历史古村、非遗民俗、生态农业等文旅资源,形成了《狮山镇“水上旅游”线路沿线文旅概览》。
近期,狮山进一步梳理“水上南海”重点项目,涉及水生态、水交通、水经济、水生活等四大主题数十个重点项目。在水生活领域,狮山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何健锋介绍,未来五年将重点打造大湾区特色农产品种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北江亲水“鱼·花”观光农业示范基地、佛中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基地、中南农业产业数字化交易示范基地4大园区,全力筑起环狮山现代农业生态文旅带。
其中,玉米大观园农旅项目颇具“科技范”。颜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钟肖微介绍,该项目规划使用颜峰社区约33万平方米(490亩)集约农用地,依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雄厚的育种科研实力,引入社会资本,以研发生产特色“甜玉米”为主,“水稻”和“马铃薯”为辅,分设甜玉米育种研发区、农业科普种植示范区、自助采摘区、管理服务和DIY美食亲子体验区、休闲拓展和研学教育区5个功能区,打造“农业科普、农耕文化、青少年教育研学”基地。
“我们正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预计5月建成中轴线观光路,6月底举行甜玉米文化节及新品种展示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园艺系副教授杨泉女表示,近期还将迎来6个学校每批次300名学生进行农耕劳动教育,这是与狮山镇教育发展中心合作推进的“学研行”劳动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在水生态主题上,松岗湿地公园(一期)工程较为亮眼。该工程计划对镇土资公司约85000多平方米(约128亩)用地范围进行提升改造,建设内容包含公园入口广场、休闲步道、公园绿地、亲水栈道、单车索桥等,打造具有狮山特色的湿地自然景观公园,为市民提供又一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在水经济主题上,南海体育中心水上夜经济、南国桃园出入口景观提升工程都让人精神一振;在水交通主题上,佛山高新区极核——创新灯塔社区人才公园、市政配套工程、跨水库东侧桥等为产业创新发展插上文旅的翅膀。
声动狮山
“水上旅游”线路如何打造?
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副院长、文学博士、教授方孝坤:狮山建设“水上旅游”线路要坚持生态性、文化性、独特性、可观赏性,在自然生态、建筑生态基础上建设运营,尤其是要盘活历史文化资源、工业文化遗产,深挖红色文化、官窑文化等资源。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粟霞:水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不绝,狮山要发展好水经济,必须在水环境整治、具体项目选择、交通网络建设等事项上与其它镇街走合作共赢之路。在顶层设计上需要理解并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处理好城镇与乡村、经济与生态、人居与文旅等的关系。在建设上,要规避当前文旅建设的同质化现象,开发别具一格或自成特色的项目。
狮山镇党委委员杜殊同:我们将“一带一区”中的“郁水官驿文化带”作为落实“水上南海”的先发、重点、示范项目,依托官窑沿江路西南涌整体优化提升,引入国际陶艺艺术家李见深团队,力推“新南海一号”生活艺术大集落地。
狮舞岭南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韬:“水上南海”发展计划是一项系统宏大的战略部署,建议狮山乘势而上,打造“狮山版的综合发展计划”,让狮山成为富有狮情狮意、商者获益、游者欢喜、居者幸福的创业之城、文化之城、幸福之城。
狮山镇官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李展鹰:我们将积极配合政府,力促活化提升街头经济社的观音庙、马家巷,以及厚西经济社刘凤翔生祠、厚东经济社刘氏大宗祠等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让官窑传统文化重获新生。
文/南海融媒体中心记者孙茜通讯员潘健君何国声丁倩欣林纬峰图片由狮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