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供应守 护市民“菜篮子”安全
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多举措保障农产品供给,助力农业企业复工复产

■何氏水产的工人们对早上采购回来的鱼进行分拣。

■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到农业企业检查复工复产。
南海农业战疫大事记
01
疫情防控期间
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共选派了
61名党员干部
其中女同志16名支援到抗疫一线
02
截至3月6日
96份
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共发放96份《民生保供企业资质证明》确保农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
03
42家南海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共42家,目前已全部复工复产。
04
全区蔬菜在田面积约3.9万亩水果在田面积约0.14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4.15万亩
疫情期间
全区蔬菜日生产供应量约540吨水果及水产养殖供应量与往年持平
05
疫情期间
区、镇两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对辖区内初级农产品进行监测总体合格率99.8%
其中蔬果99.8%畜禽产品99.9%水产品99.7%
区农检中心的抽检
合格率达99.9%
蔬果99.8%畜禽产品100%水产品100%
疫情期间,市民的“菜篮子”安全如何保证?在南海,有这样一批党员干部,他们查水生野生动物、解决农产品供应问题、协调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在守好疫情防控农产品供应大关的同时,让党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熠熠生辉,他们就是南海区农业农村局的党员干部。
疫情防控期间,南海一些地方的“菜篮子”产品和农牧渔业生产资料运输受阻,出现“菜篮子”产品出不了村,畜禽、水产养殖所需饲料难以及时补充等问题。为此,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全力保障农产品供给,抓实畜牧养殖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疫情防控和农事工作“两手抓、两不误”。
整治环境
拧紧疫情防控“安全阀”
疫情期间,西樵镇儒溪村党委书记陈旺弟有效利用起三级党建网格深入到户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动村内100多名党员志愿者加入疫情防控岗点值守、人员排查、环境整治工作中。“执勤的过程中,党员志愿者们不仅要劝导村民减少外出,还借机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和垃圾分类常识。”陈旺弟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防线。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海区各村(居)都行动起来,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奋战,主动清扫庭前屋后及路面卫生,推进厕所革命,村民们都自觉养成了垃圾不乱扔、杂物不乱堆等良好生活习惯,做好农村废弃口罩收集、转运、处置等,打好农村卫生健康基础,拧紧疫情防控“安全阀”。
党员群众保护环境意识提升,很大程度是得益于近年来南海坚持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西樵镇儒溪村为例,该村以前荒草丛生、杂物乱堆,一到夏天蚊子乱飞,一到雨天污水横流,如今只见村道干净整洁,溪水碧绿清澈的怡人村景。“我们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广泛发动村民参与,共同投入到这场美村美居大行动中。”陈旺弟说,随着“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的纵深推进,村民们对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南海各村(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少村(居)的村容村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从开始的被动清理,转变为后来的主动加入。为此,疫情防控期间,南海广大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他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成为南海疫情防控工作的坚实力量。
绿色通道
助力农企复工复产
一大早,一批新鲜的加州鲈鱼送达位于南海西樵的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下称“何氏水产”)分拣车间,工人们将鱼群分拣分装,随后把每条鲜鱼过磅称重,鲜鱼被送入不同区域的低温暂养鱼池,通过降温和一系列技术辅助,进入暂养区的鲜鱼暂时处于半休眠状态。当天下午,这些新鲜的鱼就被运送到武汉……
1月27日,何氏水产接到了武汉关于水产品的订单,从那天开始,何氏水产便已提前复工复产。从1月27日到至今,何氏水产每天都会向武汉运输一批鱼产品,少的时候每天运输4吨,多的时候每天运输7.5吨,全力保障武汉市民食用到新鲜健康的鱼产品。
疫情期间,何氏水产能够顺利将鱼产品送往疫情发生地,背后离不开南海区农业农村局的支持。疫情发生后,该局迅速号召并组织南海农业企业对疫情发生地展开生活物资供给支援。“企业有社会责任心,我们就负责为他们解决从收购到处理完毕运送过程中所遇到的交通通行问题,定点协调解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海是水产养殖大区,疫情导致水产品生产效益降低,水产品消费持续低迷,给各水产品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带来了一定困难。区农业农村局实行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农业稳产保供工作。
据介绍,区农业农村局落实“绿色通道”制度,通过区指挥部协调全区各相关镇(街)和村(居)实农产品、农资产品运输;协助农业、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单位申办《民生保供企业资质证明》,截至3月6日共办理96份,确保农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
启动应急机制
保障市民“菜篮子”安全
保障市民的“菜篮子”安全是抗击疫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疫情防控期间,南海主要“菜篮子”农产品生产供应充足,价格保持总体稳定。
据了解,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安排,区农业农村局迅速启动“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成立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领导小组,下设统筹协调、动物防疫、稳产保供、农村防控协作、宣传普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后勤保障等专班。
区农业农村局以“保供应、保质量、保安全”为重点,指定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领导小组成员分管负责“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农产品保生产供应,开展禽流感、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监测防控,打击违法违规从事活禽经营、野生动物交易的联合执法检查,以及农村疫情防控的协作工作,助力疫情防控和农产品安全供给。
此外,区农业农村局指导全区多家农产品重点批发市场完善供应农产品信息发布,发动多家“菜篮子”基地春节期间维持生产经营。为保障“菜篮子”有效供给,经区农业农村局申请、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同意,允许饲料、兽药及动物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按规定提前有序复工,确保畜禽水产生产正常运行和农产品足量供给。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做好“菜篮子”等农产品及时有效供应和安全质量保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支撑。
特写
党员带头筑牢疫情防线
“我是党员,我先上”“比起一线医护人员,我们能做的不多,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疫情防控期间,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纷纷主动报名组成先锋队支援到抗“疫”一线,不分周末、无论风雨,他们把守交通卡点,给过往的人员测量体温、排查登记,筑起了基层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
“你好,请出示身份证,接受体温检测”每天早上8点多,区农业农村局的党员先锋队成员在九江镇儒林社区交通检疫检查开始一天的“工作”:对过往的人员进行测温。
“这个交通卡口车流量大,遇上高峰期的时候,最多堵了100多辆车。”广东省渔政总队南海大队大队长王若辉说。疫情防控期间,王若辉还担任了区农业农村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一职,春节以来他一直在局值守,迅速将上级指示和疫情防控知识传达至全局,合理安排人员轮岗值守,在局快速设立疫情检测点,积极协调疫情防控物资,确保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他的妻子是市卫生健康局二级主任科员,第一批被紧急招入佛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夫妻两人商议后,决定将两岁的孩子交由岳父岳母照看。他说,“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能多尽一份力就多尽一份力,这也是每位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一个多月连轴转,王若辉对待每项工作丝毫没有懈怠,除了支援抗“疫”一线,王若辉每天还要负责沟通协调疫情防控期间大量事宜。在其负责的水生野生动物工作中,他带头梳理730多户水生野生动物养殖户基础数据,将野生动物保护最新精神宣贯至全区所有养殖、餐饮和市场从业者,紧急编印5000多份野生动物宣传海报等材料,对相关从业单位进行全覆盖式张贴宣传,多次带队检查野生动物工作,立案查处一宗无证驯养野生动物行为。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婷
通讯员郭嘉其图/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