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翰林实验学校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线上教学,统筹推进防疫教学双同步
线上教学花样多 关爱学生落实处

■南海翰林实验学校用花瓣摆出“武汉加油”字样,师生一起为武汉鼓劲。(通讯员供图)
第一时间落实校园防疫工作、开展缤纷多彩的网络课程、提前将新课本寄给身在湖北的学生……疫情发生后,位于丹灶镇的南海翰林实验学校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线上教学,统筹推进防疫教学双同步。近日,学生线上课堂正式上线,以别样方式开启不一样的新学期。
防疫
未雨绸缪开展防疫工作
1月23日,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当时,学生已结束一学期的课程,回家欢度寒假。尽管如此,南海翰林实验学校仍然不敢掉以轻心。2月1日,学校全体教职工投入防疫工作。
返校后,如何观测学生身体状况?食堂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如何处理……这些事项都被写进南海翰林实验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一旦学校出现疑似患者,学校将立即对疑似患者和接触人员进行隔离,在联系村委的同时,由校医上报健康管理平台,由医生医学诊断是否确诊。
“受疫情影响,何时开学尚未可知,但是学校防疫工作却未曾停下脚步。”南海翰林实验学校校长魏克雄介绍,从1月31日开始,学校对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实行数据摸排登记,登记内容包括人员体温、户籍所在地、家庭成员健康卡等。
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致学生/家长/全体教职工一封信、防疫三字经等形式引导学生、家长和教职工正确防疫。“截至目前,全校97名教职工和学生均未确诊新冠肺炎,包括5名人在湖北的学生。”魏克雄说,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学校将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再与学生相聚书香校园。
学习
花式网课丰富学生生活
停课不停学,如何让学生在家保持良好状态,以别样的方式开展学习?南海翰林实验学校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同学们,除了听歌,你们有没有留意过,在我们的身边有什么音乐?”学校音乐老师胡嘉瑜以“生活中的音乐”为主题,录制了身体节奏、杯子音乐、penbeat等5个视频网课供学生观看学习。
不一样的音乐课只是南海翰林实验学校开展网络课程的一个缩影。从3月2日开始,学校网络课程正式推出,按照每天5节课、每节课20分钟的频率上课,科目涵盖语数英、音体美、信息技术等。
“网课只有短短的20分钟,要求科任老师做得更加精细。”魏克雄说,为此,学校提前半个月研制网课方案,根据方案反复优化课案才得以正式推出。
关怀
为异地学生上课排忧解难
受疫情影响,令学生和老师“天各一方”。但是,学校从未忘记市外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地的学生。
“回不了学校,孩子落下功课影响成绩怎么办?”学生钱一丁(化名)和妈妈人在湖北,心急如焚却毫无办法。
“您放心吧,学校已经计划好了,等孩子一回来,我们就利用晚修和其他时间给孩子补课,一定把落下的课程追回来,孩子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待在家里,保护好自己。”教师熊小琴的一席话,让钱一丁的妈妈安心不少。
疫情以来,熊小琴每天都会通过电话或微信与其交流,了解钱一丁和家长的身体状况、学习状态。2月下旬,熊小琴一收到新学期的课本便立即邮寄到湖北,以便钱一丁上学时能用上课本。
“老师真的很有心,除了关心我们的近况,还会利用线上批改作业的机会,给孩子写下鼓励的话。”钱一丁的妈妈说,有一次熊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写下了文字:“疫情困住了我们的身体,困不住我们求知的心灵!加油,一丁!”
“在特殊时期,给身处异地的学生更多关爱,是学校理当要做的事。”魏克雄说。经统计,学校共有97名学生在外地,为排解家长顾虑、了解家长需求,学校专程致电家长和学生,提醒学生要注意学习,为日后返校做好准备。他还鼓励全体学生,把疫情当作一堂考验大课,从中学习、乐观成长。等疫情过去,再相聚学校一起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
南海翰林实验学校防疫大事记
1月23日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第一版疫情防控方案。
1月24日行政管理服务群设为疫情防控专项工作微信群。
1月25日校园实施全封闭管理,防控领导小组派专任行政到岗轮值,严控学校进出人员,并开始实行进出校园体温监测。
2月1日至2月29日学校制定详细网络学习方案,安排部署线上学习工作。
2月1日起全校即按照省消毒指引进行全方位消毒。
2月1日学校即刻购置疫情防控物资,全力进行物资储备。
2月8日学校每日向上级疫情工作部门进行疫情监测上报,每日不间断。
2月17日学校教师按照上级文件指示返粤并实施自动隔离14天,实施每天监测制度。
2月25日全校按照省消毒指引,对教室、宿舍等功能场室安装紫外线消毒灯。
2月27日全体教师实施线上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完善线上教学流程。
2月27日学校通过快递等方式向学生分发新教材。
3月2日举行线上开学第一课,正式开始线上教学活动。
文/珠江时报记者周钊泷通讯员周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