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织密织牢基层防控网
南海区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构筑战“疫”坚固防线

■桂城桂雅社区临时党支部成立宣誓仪式。
早春时节,春暖花开,火一般热情的木棉花花开满树。一家家企业陆续复工投产,一个个项目加快开工,沉寂一个多月的机器轰鸣声再次响起——南海疫情防控效果持续巩固,复工复产不断加速,人们熟悉的场景逐渐回归视野。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工作,突出党建引领,让党建成为抗击疫情和引领发展的强大动力,一直是南海最重要的战略部署。
面对疫情,南海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全区一盘棋,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党建引领,一呼百应,成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写照;刚刚经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洗礼的南海广大党员干部,一直保持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和谨慎之心,奋力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
吹响集结号
激发闻令而动的 实干力量
集结号,是战士集合的号令。动员力,则是一项事关强弱、成败乃至生死的重要能力。
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种让人猝不及防的方式,将巨大困难和挑战带给了各级党委政府。面对这次危机、这次大考,“南海速度”何以如此之快,“南海力量”何以源源不断?
这源于南海区4700多个基层党组织、7.5万多名党员迅速响应党的号召,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务落到实处,主动担当作为。
闻令而动,检验政治站位、政治担当。在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后,南海快速反应,及时进入“战时”状态。自1月22日起,南海区委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以及省、市工作要求,研究部署全区疫情防控工作。
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一再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务,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闻令而动,检验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南海基层党组织、党员,收到了“最强动员令”。1月25日,南海向全区基层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发出《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守初心担使命的倡议书》,要求在疫情防控中守初心、担使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区直部门工作人员必须服从镇街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补充到一线去,是战斗员,不是督导员。”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闫昊波1月底在工作群里喊出一句话。随着战“疫”号角吹响,3552名区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冲锋在战“疫”最前线。
在桂城,党员骨干冲在前,“熟人社区”总有“熟人”红马甲的身影;在九江,以户联系党小组为单位,织密三级党建网格,高效动员开展疫情防控;在西樵,小区防疫临时党支部纷纷成立,党员带头打通战“疫”最后一公里;在丹灶,村居被视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党旗在28个村居高高飘扬;在狮山,800多个基层党组织,组织5300多名党员参与一线战“疫”;在大沥,1438名网格员走街串巷,铸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在里水,组建63个党群综合志愿服务队,出台“六步走”工作流程,织密小区防疫网。
党建引领,一呼百应,党群联动,众志成城!在区委、区政府,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南海全区上下各镇街各部门,各担其责、各尽其责,全力以赴投入到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全区“一盘棋”,众志成城战“疫”情。
筑牢战斗堡垒
构筑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
“到!”铿锵有力的一声回应,让每个党员真正成为一面旗帜,不计报酬、不计安危地冲锋在前,在南海的每一个镇街、每一条村居筑牢防疫阵地,各行各业齐心将抗“疫”进行到底,用心护航400万南海人。
在南海海八路“护城河”联合检疫检查站,来自南海卫健、交通、检察机关、桂城街道等支援单位的党员,组成一线临时党支部,不分昼夜24小时坚守交通要道,坚决杜绝外地疫情输入南海。
不止海八路联合检疫检查站,一个多月来,南海防控一线成立136个临时党支部,切实把战斗堡垒筑在防疫最前沿,党群合力迎难而上,让一面面鲜艳的党旗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飘扬在广大群众心里。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作战中,“战斗堡垒”是攻防的支撑点。只有一个个支撑点顶得住、士气盛,才能为全局提供支撑。
面对疫情大考,基层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第一线,也是复工复产的第一线,是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关键所在。
战斗堡垒作用,源自扎实的基层党建。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南海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求,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把工作力量下沉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村居是重中之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战场上的一招一式,需要“内力”支撑。
考场上答卷,有赖于深厚积淀。南海近年来构建起的村(社区)党组织、经济社(住宅小区)党支部、户联系小组,由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的“三层党建网格”发挥了积极作用。
村(社区)党委统筹防疫部署、资源调配、信息宣传、网格动员等;经济社(住宅小区)党支部组建群防力量,落实科学措施,抓紧重要节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5114个户联系党小组设置闸口检测岗、信息摸查岗、巡查监督岗、关爱慰问岗、后勤支援岗,推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带动志愿者队伍领岗尽责,形成立体式、全方位防护体系。
正是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南海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社区居民发动起来,织牢织密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网。
勇当冲锋队
迸发舍我其谁的硬核担当
“关键岗位,党员顶上!”“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南海7.5万名党员面对疫情最响亮的回答。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无论是疫情防控救治最前沿的医院,还是物资配送、社区防控、稳企暖企等抗阻疫情和复工复产的最前线,到处都能看到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大年初四,南海区人民医院接到上级通知,要求发动院内医护人员驰援疫情发生地,南海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李智勇立即报名。“作为医生,我有救死扶伤的职责,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更感到责无旁贷。”已驰援湖北的李智勇说。
“疫情就是命令,我们随时听从医院指挥和派遣,若有战,召必回!”这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全科医学党支部的“请战书”。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医务人员就是冲锋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1726名党员医护勇当先锋,敢打头阵,用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们如星星之火,照亮着南海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这场战“疫”中最美的逆行者。
“我是党员”,是身份的亮相。在里水镇时代糖果一期悦园小区入口处,退休老党员张叔穿着印有党徽的红马甲,坚守在小区门口,不厌其烦地帮出入居民测量体温,提醒佩戴口罩。曾参与过2003年抗非典的他,坚持加入小区“防疫志愿服务队”,希望把多年前抗非典经验用上。党徽是身份的标识,给社区居民带去放心和安心。
疫情是检验党性成色的试金石。是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党员的党性和作风。
“你们要戴好口罩,加强自我防范。”“千万别出门,可以到阳台上晒太阳。”这是南海区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科长苏宇金,疫情防控期间在九江沙头社区、明苑小区等小区重复最多的话。他一遍遍把疫情防控的“温馨提示”传递到每一位群众的耳里、心里。
“我是党员”,是责任的担当,更是初心的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3552名区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组成“战斗员”,深入到村(社区)卡口处、到小区出入口、到商铺、到车站等公共场所,用自己的行动铸就一道抗击疫情的严密防线;4700多个基层党组织则率队攻坚,勇敢逆行,成为防疫中设卡劝导、入户宣传主力和基层群众的“守护人”。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南海的全体党员干部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战“疫”时间轴
1月25日,南海向全区基层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发出《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守初心担使命的倡议书》。
闻令而动,南海4700多个基层党组织,7.5万多名党员第一时间“出列”,1726名党员医护人员带头请缨、迎难而上。
1月30日,南海区发出《关于安排区直机关党员干部到镇(街道)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分批安排区直机关党员干部支援镇街疫情防控工作。
1月31日,南海首批282名区直机关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迄今,已有3552名区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义无反顾冲锋在战“疫”最前线。
2月1日,南海区委组织部向基层党组织转拨市委组织部专项党费、划拨区管党费合计640万元,用于支持医疗系统和村(社区)基层一线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2月2日至今,南海成立了136个临时党支部,筑起防疫战斗堡垒,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依托三级党建网格,南海区通过286个村(社区)党委、2118个经济社(住宅小区)党支部、5114个户联系党小组把全区4万多名党群志愿者动员起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
文/珠江时报记者
付艳霞
图/珠江时报记者
/戚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