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服务 助南企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
南海区工商联深入走访调研,收集企业诉求,联动部门为企业防疫复工排忧解难

■南海区工商联联合广东省门窗协会向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海人民医院和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捐赠抗疫物资。

■广东省门窗协会向区工商联设立的“南商慈善基金”捐赠50.8万元。

■在区工商联等单位的协助下,企业逐步有序复工复产。
“南海的企业真是幸福!近日区工商联链接资源为企业解决了一部分测温枪的问题,现在口罩需求也得到回应。共克时艰,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2月19日,在收到南海区工商联发来的帮助解决会员企业复工复产急需的防疫应急物资的相关指引后,桂城总商会秘书长王慧芳在朋友圈为这种精细化服务点赞。
防疫正关键,复工正推进,南海区工商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既当宣传员,引导企业家提升防疫意识;又当服务员,深入走访调研,广泛收集企业的信息共享,并及时排忧解难,为南海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用实际行动诠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振奋人心!
深入调研
企业“心事”记心上
“您和您的员工身体状况怎么样?”“你们有什么需求?”“目前遇到什么困难?”“准备什么时候复工?”从1月31日起,这成了南海区工商联走访小组成员的口头禅,每到一家走访单位,小组成员都嘘寒问暖不断。
为及时收集企业复工防疫中存在的问题,区工商联作为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积极发挥“纽带”作用。从1月31日开始,区工商联组成3个小组,分别走访全区7个镇街总商会及相关重点行业协会、重点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复工准备情况,将区委区政府的相关政策信息传达给企业,收集企业诉求。
走访前,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何敏仪为走访小组定了3大关键点:首先要与商会和企业的“领头羊”深入沟通,将区委区政府的相关政策和部署、企业防疫措施要求传达给“一把手”;其次要对接好秘书处,发挥其信息上传下达作用;最后还要将企业反馈的信息、诉求及时收集整理。
何敏仪表示,区工商联将继续收集诉求,向区委区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反馈,为企业排忧解难。
深入走访才能准确了解企业的需求,此外,区工商联也能从中得到启发,获取更有价值的建议。2月1日,走访组在与大沥总商会会长林治平交流中,就得到了2个建议。这些建议在区工商联后来的工作中均得到有效落实。
防疫物资紧缺、员工返岗难、资金周转难、交通运输难、产业协同难,企业复工前的几大“心事”,区工商联通过走访纷纷记在心上,及时将这些诉求传达给相关职能部门,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区工商联在走访中得知企业对员工顺利返岗有着强烈需求,于是及时向区交通部门进行咨询,了解到全区有四家跨省客运资质的出租车公司可提供包车服务接送外地员工后,当天便协调媒体采访梳理。2月15日,一份覆盖航空、铁路、公路的交通指引大全在南海区工商联的微信公众号推出,这篇交通指引受到各商协会和企业的欢迎转发,阅读量在短短几小时就突破7300次。
靠前服务
宣传工作“不打烊”
2月10日复工后,走进南海的企业,会被一张蓝底白字、简洁醒目的《企业复工八件事》海报吸引。这张海报用直观明了的图文告知企业防疫工作重点。
这是南海区工商联联合区经济促进局在复工前紧急编制、印刷后,为企业送上的5万份特别防疫礼物。
除了海报,区工商联还向区委宣传部申请加印10万份《新时代南海家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特辑》作为防疫手册,及时送到商协会和企业手中。这是区工商联走访企业时,了解到企业急需简洁明了、操作性强的防疫指引,此举受到众多企业欢迎,可谓是“及时雨”。
2月6日,南海区政府在全市率先发布稳企“十五条”,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送上冬日暖阳。南海区工商联作为负责单位之一,积极响应,很快就成立了企业走访组、信息收集组、企业服务组、物资对接组、宣传资料组、后勤保障组,助力稳定企业经营。小组工作内容包括联系走访商协会、企业,传达区委区政府对企业的关心与支持,收集企业防疫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搜集捐资捐物信息、所需物资情况收集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动态信息等。
之后,南海稳企“十五条”实施细则陆续推出,为更好地让企业理解,区工商联主动联系各个细则实施部门,两周内接连策划、推出5期“南海区工商联图解新闻系列”,以简洁明了的图表为企业划重点、找亮点。
此外,针对企业复工前的注意事项,南海区工商联分别于1月28日和2月6日向企业发出倡议,引导全区广大民营企业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和群众日常生活。
联动部门
解决复工路上“拦路虎”
2月10日,复工第一天,广东科立盈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遇到了麻烦。
该公司的一款重要产品为紫外线杀菌灯,能在家居消毒、公共场所杀菌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重要的防疫产品。生产所需原料200立方米石英管被阻隔在连云港。
为保证原材料按时从连云港运抵佛山,该公司向南海区工商联提出诉求。区工商联马上协助企业提出申请,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与连云港防控指挥部及时沟通,允许该企业的石英管物资车辆经严格检查后运出连云港,并接受外地配送的石英管物资车辆进入佛山,确保了生产原料准时到达。
企业复工了,南海区工商联也在为协调解决企业复工问题忙碌着。区工商联建立民企复工信息日报制度,收集并协调解决重点企业在机器、用工、资金、产业链供应(原辅料、重要零部件)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在企业普遍反映缺少口罩、测温枪等复工防疫物资后,南海区工商联通过区委统战部的牵线搭桥,由海外乡亲帮忙购置了2900支测温枪,均按购买成本价,不额外收取任何费用,向会员企业提供购售服务。
此外,在疫情发生初期,区工商联预判到受疫情影响,许多企业会受到冲击。为使企业渡过难关,区工商联委托广东制造业隐形冠军(南海)研究院开展南海区隐形冠军及重点企业疫情影响专题调查,摸清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此外,还联合该研究院等,邀请国内九位重量级经济学、管理学专家教授,发起“佛山制造搏‘疫’论——对话经管专家问策企业突围”活动,于3月2日至10日推出系列专访,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呼百应
信赖源于精细化服务
2月28日,一封红彤彤的感谢信和一面红艳艳的锦旗送到了南海区工商联的手上,向“南海慈善基金”携手广东省门窗协会捐助防疫物资用以支持防疫工作的善举表示感谢。
“南海慈善基金”的设立初衷来自于南海区工商联走访企业时,企业提出希望通过区工商联,汇聚企业爱心,统筹代购防疫物资。
企业为何愿意将善款交由区工商联统筹?“因为信任!”作为首笔善款的捐赠方,广东省门窗协会会长曾奎这样回答。作为南海区民营企业的“娘家人”,区工商联长期以来与南海区企业家们并肩作战,企业所想、所急、所难,都是区工商联所关注的。区工商联副主席冯纫芝说,区工商联长期走访、跟踪、紧密联系企业,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为企业排忧解难,企业自然对区工商联倍感亲切和信赖。
关键时期,一呼百应。在区工商联的指导和支持下,部分原来防疫意识比较淡薄的商协会和企业迅速重视起来,积极做好复工前的防疫准备;各商协会秘书处复工前就忙前忙后,派发家书防疫特辑和宣传海报,帮助收集企业情况和诉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6日,区工商联及其指导的商协会共走访企业1524家,收集问题1329个,解决问题1026个。
值得一提的是,2月5日,区工商联向广大南海民营企业发出倡议,为抗击疫情捐献爱心,积极主动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一大批民营企业和商协会组织火速响应,慷慨捐款捐物,截至3月4日,据不完全统计,全区354家民营企业和商(协)会累计捐款捐物4506.84万元,还以减租减费、免费提供信息系统等多种形式支援疫情防控,在此次抗“疫”战斗中,展现出新时代企业的社会担当,南商大爱在抗疫战斗中闪闪发亮。
数读南海工商联战疫
企业诉求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6日,区工商联及其指导的商协会共走访企业1524家,收集问题1329个,解决问题1026个。
爱心捐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4日,在区工商联的倡议下,全区354家民营企业和商(协)会累计捐款捐物4506.84万元。
加印家书
2月3日,南海区工商联向区委宣传部申请紧急加印10万份《新时代南海家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特辑》作为防疫手册,派发给68个下属商协会,约1万家会员企业。
宣传海报
企业复工前,结合企业实际需要,联合区经济促进局策划推出《企业复工八件事》宣传海报,紧急印制5万份送达企业。
细则解读
2月6日,南海稳企“十五条”出台后,积极响应,成立6个小组,助力稳定企业经营。并主动策划,对接5个细则执行部门推出5期一图读懂南海稳企“十五条”实施细则。
专题调查
开展疫情影响专题调查,委托广东制造业隐形冠军(南海)研究院开展南海区隐形冠军及重点企业疫情影响专题调查,于3月2日发布万字报告——南海区全国制造业隐形冠军及后备企业战“疫”调查。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海绵李丹丹图/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黄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