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岗联村
基层治理“破局”有法经济发展“突围”有招

■岗联高新工业园效果图。

■干净整洁的岗联
“四小园
”。
走进里水镇中南部,穿过一片绿意、宽阔的崭新村前路,不论是房前屋后,还是工业园区,处处井然有序,给人干净整洁的舒适感。“新高楼拔地而起,村集体收入将翻一番。”指着即将投用的岗联高新工业园,岗联村党委书记黄溢基激动地说。
近年来,岗联村建设“多面开花”,在全市人居环境明检中排第二、获上级百万元资金奖励,经济社获评南海“精品经济社”。书记带党员、党员走近群众,全面深化岗联人居环境治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实现了土地16倍增值。
2022年,岗联村在里水镇村(社区)战斗力排行榜中跻身前列、位居第五。这股由内向外的党建引领力,正引领岗联投身“百千万工程”,坚实地走出一条基层治理“典型路”。
党群联动
打破基层治理“最后一堵墙”
基层工作,就是“同群众打交道、为群众办实事”,若不因地制宜,会陷入“干部在做、群众在看”的困局。优化组织架构、制定积分考核,由内向外提升党建引领作用,带动群众加入村建设行列,这便是岗联村实践得出的“破局之法”。
“基层治理虽无章可循,但有经验之法,做好‘面’工作只是第一步,更要做好‘点’工作。”黄溢基说,以人居环境治理为例,此前岗联村作为里水镇人居环境治理的代表村之一,参加佛山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检查,获得全市第二的好成绩。
“从接到任务到按标完成,仅用了不到两个月,这是党群凝聚力的体现。”黄溢基说,“点”即是村民,只有让村民动起来,让党群凝聚起来,才能打破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堵墙”。人居环境治理的成功,证明了岗联村制度创新、党群融合、基层善治的成效。
党员黄泳东是村民称赞的热心小伙,村里每次组织志愿活动,他都积极报名,率先挑重活累活干。“作为一名党员,村建设当然要带好头、做好事!”黄泳东说。
激发党员活力,推动基层善治。在岗联村党委牵头推动下,村、社两级尝试“制度创新”,推行“党支部书记责任制”,推行《党员评星定级管理办法》党员积分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党员积极性。定期策划、组织党支部活动,让书记带党员、党员走近群众,前后发动了超3000人次加入村建设行列。
近日,四联经济社党支部与源田床具有限公司党支部实现“支部共建”,发动村、企支部党员开展家园美化活动,携手种下景观树,由此焕然一新的村道,既是村民出入的主干道,也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路。2023年,四联经济社被南海区评为“精品经济社”。
土地增值
打造“高新工业园”
从地图上看,岗联村地理优势明显、交通优势突出:北接桂和路、广佛肇高速,东边直通里水城区,“地利人和”让岗联村得到了不少企业、客商的青睐,吸引了200余家企业前来投资。
此前,不少村民向村委反映,里水西线路岗联段经常堵车,既影响了村民出行,也不利于经济建设发展。
在黄溢基看来,村民安居乐业、生活安稳,才能称得上幸福的乡村生活。如何实现?曾有从商经历的黄溢基很快找到了“突围之法”。
“投资建厂为什么要选岗联,优势、配套、扬长补短,这是引资是否成功的关键。”黄溢基说,路通才会“财通”,岗联能得到众多厂商的青睐,离不开基建配套的加持。
2023年,岗联村加速推进里水镇西线路岗联段改造提升,由原来的双向两车道扩宽成双向四车道,车行道两侧新建2.5米宽人行道,道路沿线新建雨水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给水设施等,1.3公里长的道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外,岗联村还加大招商力度,欢迎商超、品牌店等进驻,持续完善周边生活配套,对岗联市场实现了全面升级改造。
岗联村还推动村社之间、经济社之间进行“土地碎片化管理”,通过土地整合,统筹蒲南、蒲北、新庄经济社(二队)的24.89亩“凼沥”地块,统一规划建起崭新的工业园区。
如今,一座座现代化办公大楼、连片厂区拔地而起,这片工业用地即将以“岗联高新工业园”为名投入使用,经济社集体收入由原来5000元/亩/年提升至80000元/亩/年,土地实现16倍增值,带动村集体收入翻了一番,经济社收入由约10万元/年提升到约134万元/年。
黄溢基介绍,产业园区定位为电子信息产业园。“目前已有15家企业签约进驻。”黄溢基说,集约土地、连片出租,不仅大大降低了村委管理难度,为基层治理腾出更多时间精力,“连片长租”的形式也极大地保障了村集体收入。
此外,岗联村还不断挖掘并打造乡村旅游品牌项目,计划引入“绵羊牧场”项目,该项目预计投资超5000万元,将打造集农业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文创体验等一体化的现代观光农业项目,让岗联村保持“一二三产”齐头并进之势。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伟鹏杨金飞通讯员梁冠华蒲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