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2023年度大气成绩单出炉
南海优良天数全市第一

■蓝天白云下的南海。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方智恒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长安)1月17日,南海区2023年度大气成绩单出炉。2023年,南海区优良天数比例为90.4%,优良天数比例、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率均位列全市第一。
2023年,南海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了“常态化会商—精准化分析—全要素监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为巩固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奠定良好基础。
夯实“硬件”专业团队保驾护航
一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2023年9月13日17时许,桂城街道大气监测站点PM10浓度突然异常升高达到预警目标,驻点人员即刻排查,发现站点东南侧约150米,现场一台非道路机械设备涉土作业存在明显扬尘问题,立即联合相关部门现场处置,一小时后数据回归正常。
早在2022年,南海就依托“智慧环保”项目,组建了一支以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南海区气象局、第三方专家及技术骨干为核心的大气攻坚团队,通过智能监测、精准分析和快速应对,实现了对大气环境污染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每天早晚,攻坚团队都会各发布1次气象分析简报,通过对本地气象条件综合分析、研判,对空气质量变化情况预警预报。
为此,团队还整合了全区71个自动气象站的风速风向数据,并结合60个微站建设,搭建了一张全区风场扩散图,实现了气象全要素分析与利用。
此外,攻坚团队还通过“智慧环保”平台,分析国控站点各项指标监测数据特征、变化规律及趋势,尤其注重对异常数据及指标的分析,提前商讨制定污染天气应对的工作建议及计划,为后续科学应对提供技术支撑。
落到实处全要素监管及时管控
每天晚霞刚落,万达金街的烧烤摊就摆起了各自的阵势,等待着第一波客流的到来。
“没有浓浓的烟尘,但还是熟悉的味道。”正在撸串的市民李孝波兴奋地说:“以前浓烟会呛到人流泪,现在每个摊位都安装了油烟净化器,空气变得清新,环境变得整洁了。”
加强污染源管控,是提高空气质量的根本之策。为此,南海区重点开展了站点周边微环境管控、提前介入管控、应急减排闭环管控、长效化提升管控等措施,取得积极成效。
例如,为保障站点周边空气质量,南海区创新实施微环境管控,即对该区域周边的交通道路、自建房、餐饮食肆等污染源实行每日巡检,及时采取洒水降尘、交通疏导、执法劝导等方式,管理好站点周边的每一个污染源。
对于污染影响较大的工业源,南海区也提前介入管控,如引导日间高温时段禁止加油站装卸油,鼓励错峰加油;对汽修企业,引导其错峰生产,高温时段进行错峰喷烤漆等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作业,在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减缓污染影响。
此外,针对部分排放量大、环境管理效能低的VOCs企业,南海区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持续开展行业长效化整治提升。2023年以来,重点针对凹版印刷行业推进整治提升工作,督促相关凹印企业从源头替代、密闭收集、高效治理、规范化管理等各方面长效化提升,实现环境与传统制造业同步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