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新联社区
建设美丽乡村解锁“善治密码”

■赤坎经济社一角。

■里东经济社新建的停车场。
走进里水镇新联社区梅冲经济社,古色古香的梅溪亭首先映入眼帘,整洁的村道两旁绿树红花交相映衬,别致的“四小园”分布于村中各个角落,车辆停放整齐有序,村民在榕树下谈笑风生,一派安乐和谐的景象。“这两年,村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真正实现了‘生活在公园里’的梦想!”居民叶阿姨说。
作为里水镇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社区)之一,新联社区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主攻“老大难”环境整治问题,同时凝聚基层善治力量,让脏乱差的乡村摇身一变成为美丽乡村,造福居民。
攻克“老大难”问题
刷新人居环境“颜值”
新联社区紧邻里水城区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为社区发展带来无限商机。伴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提升等因素,社区居民的车辆购置率大幅上升,但停车位的配置未能跟上发展的脚步,导致道路两侧、荒地边上常常停满车辆,一位难求、村道堵塞,村民意见很大。
“从里水成人学校到里水城区水质净化厂那段路,上下班高峰期经常堵到水泄不通。”里东经济社社长林伟冲说,村民因堵车引发的争吵也随之增多。
如何解决“停车难”问题?新联社区通过盘活闲置地、新建6个停车场,新增400个停车位,不但有效缓解了车位紧张、堵车的“老大难”问题,新建的停车场还为经济社带来每年60万元的经济收益。“现在停车难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什么时候回来都有位置停车。”里东经济社居民新哥说,马路两边不再有乱停的车辆,道路通畅了,大家出入方便又安全。
这只是新联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在其他方面,社区也取得显著成效。例如投入近200万元,相继完成里东公园线路提升、里东经济社南北芝麻场停车场改造、新联工业区工业大道安装雨棚、新联大围公园、桥星经济社街巷改造及重铺下水道工程、赤坎生水塘沿岸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
“人居环境改善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桥星经济社委员梁伟坚感触良多,在他看来,环境变好了,最终得益的就是村民,因此他总是积极响应社区的环境整治工作。
党建引领基层善治
共建共享幸福家园
在新联社区党委书记邓铭军看来,社区要长治久安,关键在“人”,“乡村治理,不能是问题出现一个解决一个,更不能干部在干群众在看。因此,重要的是做好‘人’的工作。”
位于梅冲经济社的新联大围公园原本是一个脏乱差的鱼塘,长期受居民诟病。为此,社区将其改造成公园,让环境美了、居民乐了。但要实现长效管理,就要从人入手。新联社区每月组织党员开展花化、美化、垃圾清理等志愿活动,持续巩固环境整治成果。“我们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持续提升村容环境,让村民安居乐业。”梅冲村经济社社长陈英华说,目前,该经济社已经完成“四小园”建设,结合花化、美化行动,助力提升人居环境。
党员干部月复一月的坚持,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怀疑到信任再到支持。现在,每到志愿服务日,群众都自觉参与其中,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垃圾分类定点投放,从点滴入手,把脏乱的地方收拾干净,共同营造美好家园。“变化很大,一年比一年好,以前的脏乱差已经见不到了。作为社区的一份子,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美化村容环境。”经常参与志愿活动的梅冲经济社股东代表叶永添说,扮靓村庄是每个村民的义务和责任。
2022年,里水镇发布了《里水镇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力指数考评实施方案》,把党建工作考核与业务工作考核深度融合,从组织锻造、发展推动、基层治理、急难攻坚、风尚引领等五个维度进行指标量化,综合考评党组织战斗力的强弱。
在这份战斗力指数的引领下,新联社区成立党员先锋队,向治理“硬骨头”发起了进攻:顺利拆除近千平方米违建物,消除违建潜在的消防、安全隐患,改善水环境,拓宽路面,化解拥堵问题。同时,规范宅基地的管理、建设与使用,对非法侵占部分进行处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党员先锋队顶住压力,多方奔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硬骨头”一个个啃了下来。
“敢于向难题冲锋的背后,是一支在战斗力指数指引下,信心更加充足的党员干部队伍。”邓铭军说,在2022年的里水镇村(社区)战斗力指数评分中,新联社区的组织锻造力在全镇农村社区中排名第二;急难攻坚力(四季度平均指数)位居农村社区第四,2023年一季度更上升至第一位。
作为里水镇乡村振兴示范村(社区)之一,新联社区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持续发力,做到点上突破、线上延伸和面上覆盖,实现社区环境焕然一新。接下来,社区将发动党员、乡贤、青少年等各方力量,通过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模式,让基层善治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袁小燕邓施恩通讯员邓铭军邓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