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拟出台拆旧复垦(增减挂)新政
多种合作开发模式 指标允许跨镇街使用
日前,备受关注的《佛山市南海区拆旧复垦(增减挂)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暂行办法》)结束了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采用多种合作开发模式,允许拆旧复垦指标跨镇街使用是一大亮点。根据《暂行办法》,同一项目拆旧地块产生的挂钩指标,允许对应多个建新地块,而建新地块可以跨镇街实施。
此外,《暂行办法》还继承和延续南海“地券”制度“融转聚优”的特点,即政策融合,利用现有多项改革成果,形成改革合力;用地转型,挖掘现有存量建设用地资源,走存量发展之路;集约集聚,整合零星分散低效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优化布局,提升城乡发展面貌,改善人居环境。《暂行办法》还有哪些亮点?南海家书为你梳理呈现。
政策背景
为推动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创新城乡空间融合发展机制,破解南海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制定《暂行办法》。
适用范围
南海区低效、闲置以及禁止建设区内的现状建设用地
政策亮点
1
规划引领,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全流程监测
突出规划引领,指导全区各镇街开展拆旧复垦项目。结合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成果,挖潜拆旧复垦地块。建立拆旧复垦(增减挂)监测管理系统,将具有复垦潜力的地块、耕作层剥离地块以及指标需求等信息面向全区发布,实现供需信息有效对接,高效推进项目,降低复垦成本。
2
放宽复垦地类限制,打通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暂行办法》最大程度地放宽复垦地类限制,鼓励将地块复垦为耕地、园地等可通过种植产生经济价值的地类,但各镇街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复垦成林地、草地等有生态价值的地类。
同时,打通建设用地规模调整途径,将原有建设用地规模中难以开发的地块,通过拆旧复垦,将规模调整到需求地块。
3
采用多种合作开发模式,允许指标跨镇街使用
突破拆旧复垦只能由所有权人实施的限制,各镇街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自行复垦、委托复垦、合作复垦等多种方式进行拆旧复垦。
全程打通拆旧复垦省级指标产生通道,允许同一项目拆旧地块产生的挂钩指标,对应多个建新地块,建新地块可以跨镇街实施。
4
保障村集体权益,合理制定交易底价
根据《暂行办法》,产生的挂钩指标可以镇内自用、区内镇街协商转让、区内公开交易,目的是释放指标分配和交易的主动权,提高镇街和村集体的积极性。
使用指标时,只需要满足耕地占补平衡要求即可,指标分配、收益分配,是否交易均可由镇、村自主协商确定,而利润分成也全部归镇、村。
复垦地块为集体土地的,由拆旧地块所在镇街与土地权属人协商,以不低于30万元/亩的价格在南海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公开交易。
相关链接
南海拆除整理土地28639.8亩
为确保顺利完成任务,南海坚持“公资带动、社会参与、连片改造、混合开发”的改造思路,全力推动村级工业园“大策划、大拆除、大建设、大投入”,截至8月底,全区村级工业园共拆除整理土地28639.8亩,占今年3万亩任务的95.5%。接下来南海又有哪些举措?
数读成效
村级工业园(截至8月底)
全区村级工业园共拆除整理土地28639.8亩
占今年3万亩任务的95.5%
其中,“工改工”面积10495亩
复垦复绿类面积1964.7亩
工改其他类面积16180.1亩
试点项目(截至8月底)
72个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试点项目已启动项目 53个
启动面积2.2万亩
其中千亩以上启动项目11个 面积1.7万亩
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重点项目共87个,改造总面积3.72万亩,项目计划总投资额1038亿元。其中,已启动78个重点项目,启动面积3.01万亩,其中已启动千亩以上连片改造项目13个。累计完成土地整理1.17万亩,拆除旧建筑物303.9万平方米,累计已完成项目9个。在建项目23个,占地2604亩,在建面积375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06.2亿元。
下阶段工作
下阶段,南海把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作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最重要抓手,妥善处理好城市、乡村、农业、工业、生态五者关系,围绕城乡融合十大示范片区构建连片生态布局,推动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打造一批千亩、万亩级的产业园,实现南海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
1 坚决完成今年拆除整理村级工业园 3 万亩,累计完成拆除整理6万亩的工作任务。
2 进一步完善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政策体系。
3 进一步优化策划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推动千亩以上产业聚集区社区建设。
4 实施精准招商,打造新的产业聚集园区。
5 加强村改工作队伍建设,聘请专业的团队给予技术支持,并建立坚持巡查和优化考核机制,形成镇(街道)比学赶超的新局面。
6
结合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全方位、有梯度、高水平地开展宣传工作。
文/珠江时报记者 黎小燕 通讯员 陈曦 叶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