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南海·近悦远来
南海实施“九大工程”,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进创文工作,锻造城市文明气质
走在南海的大街小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绘随处可见;道路交通井然有序,文明礼让成为城市新风尚;志愿服务温暖人心,凡人善举不断涌现......由内而外散发的文明气息,让南海这座城市近悦远来,格外迷人。
一年来,南海以助力佛山奋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为目标,从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动文明创建工作,把它内化为每个市民的自觉力量,让文明真正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新动力。
外塑文明之形
“现在买菜可舒服了,像逛超市一样。”西樵东碧社区市民谢明菲兴奋地说,市场环境的提升在方便市民购物的同时,也提升了周边环境。
车辆划线停放,地面整洁干爽,商户诚信经营,南海的农贸市场正在实现华丽变身。随着改造工程的深入实施,职能部门重点做好市场整治、日常巡查监督等工作,越来越多农贸市场告别了往日的乱象,整洁宜人的环境换来了市民满意的笑颜。
市民的需求在哪里,南海的创文工作就做到哪里。
以前新手妈妈出外办事,经常因为哺乳一事感到尴尬。在大沥行政服务中心,一个13平方米的母婴室,各项设施一应俱全,婴儿护理台、育儿书籍、热水器、洗洁精、微波炉等设备物品,免费提供给来这里办事的妈妈们所用。这样的母婴室,已在南海各大型商场、交通枢纽、医疗机构、景区景点、公共文化设施等场所铺开建设,以期形成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的和谐社会环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南海区委区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区直各部门和各镇街按照“三个务必”,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推进全区文明创建工作。其中,区卫健局成立了南海区“母婴设施提升工程”工作小组,确保母婴设施建设达到国家统一标准和要求;区内15家公立医院与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挂号、收费、取药窗口等划设“一米线安全距离”,指引群众做好防护,文明就医。
内铸文明之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犹如指挥棒,推动人的素质全面提升、文明素养从心迸发,才能持续激发文明城市的生命力。
雷雨过后的艳阳,照耀在桂城关爱公园,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关爱正能量为精神核心的雕塑作品,展现着积极向上的魅力;在九江镇水南社区村心公园,市民在观赏荷塘美景之余,还可以读一读围栏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板。
在市民最常见的公园、路边、公交站、社区等地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还创新性把这些景观渗透到校园内、电梯里、农贸市场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脑入心。
文明理念要从娃娃抓起。近年来,南海持续深化文明校园创建,目前已建成区级文明校园207所,市级文明校园30所,省级文明校园1所。同时,南海还强化校园活动品牌打造,近三年全区策划实施80多个大型活动项目,涵盖20多个专题,形成20多个全区性品牌活动。
在南海,处处是舞台,时时有歌声。艺术四季系列活动、南海区百村篮球赛、狮王争霸赛等文体品牌活动,烧番塔、跳火光、生菜会等传统民俗活动,每一项都精彩纷呈,在弘扬传统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城市气质不断提升。
开出文明之花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去,为创文工作添砖加瓦。据统计,南海现有注册志愿者已突破36万人,备案志愿服务总队1100余支,年平均服务群众超150万人次,志愿服务已成为南海文明城市最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主要是协助交警在狮山城区主要路口执勤,引导文明出行。”狮城中学爱心义工队队长袁小红介绍,义工队注册志愿者有800多人,一直以来都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狮城中学校外道路和主要路口指挥交通,引导车辆文明行驶,护送学生过马路。
为倡导志愿服务理念,营造文明出行氛围,每天早上7:30至9:00,下午17:00至19:00,南海文明交通志愿者们风雨不改,准时准点坚守在各中心路口,在烈日下无私守护着城市的文明。截至8月7日,南海7个镇街共91个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累计2926人次参与。
文明于人,是沉淀的品德;文明于南海,已成为城市执着的精神追求。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南海将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姿态,一路向前。
人物故事
“楼长”刘玉南:合力扮靓小区 街坊住得更舒适
20多年前,刘玉南从韶关来到狮山乐安社区,乐观外向的她喜欢和邻居打成一片,当地居民都叫她“玉姐”。
乐安社区地处禅南交界,外来人口众多,周边还有中南农产品交易中心、粤丰汽配城等商贸区,社区管理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2018年8月,乐安社区探索推行“楼长制”,刘玉南当上嘉乐楼楼长,成为一名楼宇大管家。她的目标,就是营造一个舒适的楼栋环境。
“以前过道里堆满杂物和废弃单车摩托车,白天都能看到老鼠乱窜。”后来,刘玉南和其他几位楼长共同努力,重刷墙体和车房门,清理废弃单车,设置图书角和娱乐室……社区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近期,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她们还自筹资金,安装了一些精美的宣传画,美化楼栋走廊。刘玉南表示,她没办法改变外部大环境,但可以改善自己周边的小环境。“我是文明城市的践行者,也是受益者。”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生活,人的心情也会特别舒畅。刘玉南说“平时就喜欢和街坊们一起坐在走廊、天台聊天,觉得在这里生活很幸福。”
九大重点工程推进情况(部分)
●核心价值观景观提升工程
建筑工地、主次干道、公共文化设施、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等,加强维护宣传载体,增设公益广告景观小品。
●集贸市场综合整治工程
重点围绕“创文”集贸市场本底数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建成区范围内17个上报省本底形成重点整治的市场清单。
●老旧社区、背街小巷
补短板工程
针对重点整治背街小巷、社区存在问题,按照“一点一策”模式制定《佛山市南海区助力奋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一点一策综合整治工程工作方案》。
●非建成区的镇街综合整治提升工程
截止2020年6月,清理垃圾74441吨,清理杂物9445吨,清理乱张贴341057处。
整治乱搭建2323宗,其中教育纠正1947 宗,立案查处376宗。
●校园文明创建提升工程
落实“两个100%”。即:全市中小学校100%开展文明校园创建,100%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
完成207所区级文明校园的申报、建设和验收工作,其中包括省级1所,市级30所。
●公共环卫设施提升工程
到2020年7月,区、镇(街道)两级约450个公共机构已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动员和设施配置工作。
●母婴设施建设提升工程
全区摸查22个重点场所,其中20个母婴设置已达标,未达标的2个场所已全部制定母婴设施提升计划。
●公共机构和窗口行业文明服务工程
全区医疗卫生健康单位均对人员密集场所、窗口单位等“一米线”的落实情况进行梳理,同时积极更新、设置“一米线”。
●交通秩序提升工程
区团委、公安分局、文明办、义工联联合推动志愿者在全区213个路口开展志愿劝导,市民守法率大幅提高。
文/珠江时报记者 陈焯莹 通讯员 郑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