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原创儿童音乐剧《面包仙子》在琼花大剧院连演4场
本土班底创作 展原创精品魅力

演出结束后,演职人员上台谢幕。
童话用各色人物和动人的故事,告诉小朋友们对与错,善与恶。儿童剧,则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童话情节,切实感受人物心理。近日,由佛山电台、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佛山市演艺中心联袂打造的原创儿童音乐剧《面包仙子》在琼花大剧院连演4场,好评不断。
该剧的原作者、编剧、导演、演员等制作班底都来自佛山,精湛的演出、巧妙的音乐搭配、美轮美奂的舞台设计、欢乐的交流互动,展现出佛山本土原创文艺精品的魅力与生机。
本土班底精心打造
儿童音乐剧《面包仙子》由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副院长、儿童文学作家廖雪林的同名童话改编,讲述了面包屋老板阿松希望做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强烈的愿望召唤了面包仙子,在仙子的帮助下如愿以偿,然而美味的面包也引来了反派魔术师麦霸,他掳走了仙子。最终,在蚂蚁的帮助下,阿松打败麦霸,解救了面包仙子的故事。
改编后的舞台剧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现场互动的形式深深吸引了孩子们,让他们在开心欢笑之余,学习到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精神。
“这是我第一次编儿童剧,我把受众定位在4岁~7岁的小朋友,在创作的过程中我看了许多动画片,尝试掌握小朋友的心智和喜好,前期素材的准备与积累花了近半年的时间。”该剧的制作人、编剧林靖曾担任《偷偷爱》《满庭芳》《佛山功夫少年》等作品的编剧。在她看来,童话剧要引人入胜,需要依照儿童年龄、心理、审美及性格特点进行创作。“在此次编剧中便加入了一些戏剧冲突让剧情更有故事性,舞台表演方面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演绎显得更加有趣。”
该剧的一大亮点是由古典音乐推进剧情,林靖在浩瀚的古典音乐宝库中,精心挑选了莫扎特、贝多芬、维瓦尔第、舒伯特等大师创作的《布基上校进行曲》《军队进行曲》《蓝色多瑙河》等经典曲目,并且用心填上歌词,邀请佛山知名音乐制作人郭宏波重新编曲,并由佛山实验小学合唱团演唱。
“剧本创作的一半时间花费在填词中,希望孩子们通过观剧感受到古典音乐的魅力。”林靖表示,音乐不仅能陶冶情操,还有助大脑发育,尤其是古典音乐。因此,加上这些经典的旋律,通过音乐渲染情绪,更好地推动剧情的发展。
推动佛山原创文艺精品发展
该剧是由6位优秀成人演员担纲,配角“蚂蚁”则由儿童活动中心的孩子演绎,剧中小演员和专业演员一起载歌载舞,再加上不少互动环节,精彩演出让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童话故事很有哲理,对小朋友优秀人格的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春雪表示,编剧、古典音乐、演员的完美融合,让孩子得到很好的艺术熏陶。
对于自己的童话作品改编成舞台儿童剧,廖雪林表示很期待。“因为相比童话文本作品来说,儿童剧是一种更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融合了文学、表演、音乐、美术、光影等多种艺术门类,能带给观众更直观、更强烈的艺术感受,观众的年龄跨度也可以更大。”
近年来,佛山积极推动群众文艺繁荣发展,原创作品屡出佳绩,而儿童音乐剧《面包仙子》便是获得了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19年佛山市优秀原创文艺作品扶持项目”。
“佛山的创作人才和表演人才并不少,这一次把佛山优秀作家的作品打造成儿童剧,导演、演员、灯光、舞美等都是本土班底,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和开端。”林靖表示,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给本土文艺人才更多施展才能的舞台。“培育文艺精品需要土壤,希望本土文艺人才得到更多的机会,在实践中成长。”
“佛山的文艺人才分散在不同单位,把这些人才挖掘并培育好,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陈新文表示,佛山要打造文艺精品,本土人才需相互协作,共同促进佛山原创文艺作品的发展。
采写/佛山文化周刊记者洪晓诗图片/佛山文化周刊记者戚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