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召开全区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工程推进会
实施多项重点工程 全面提升城乡面貌
2020年底建设文明示范公厕24座、确保2020年消除黑臭水体、 在农村推行“四分法”强化源头治理……2019年12月18日,南海区召开全区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工程推进会,对推进2020~2021年农村厕所革命、水环境治理、垃圾处理、“三沿一口”景观整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三线”整治、田头棚整治、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重点工程进行部署,打响了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先行攻坚战。
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强调,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功在当下、利在长远。各镇街、各部门、各村(社区)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努力把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工作抓细抓实,举全区之力坚决打赢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为南海加快高质量发展营造更高品质的城乡环境。
提高站位
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深化对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工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
●这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任务。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扎扎实实做好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工作。
●这是推动实验区建设的基础工作。要着眼于实验区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各项工程,打好实验区建设的“当头炮”,下好实验区建设的“先手棋”。
●这是满足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突出重点、由点及面,坚决打好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提升攻坚仗,切实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解决好。
工作要求
●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攻坚思维,拿出“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决心和魄力;
●要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协同作战,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享;
●要做好示范引领,通过高标准打造示范点,不断积累经验,带动整体提升;
●要系统谋划,建管并重,要建立健全长效建管机制,突出抓好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要加强督导考核,整合各有关部门资源
,灵活采取明察暗访
、交叉检查等方式
,定期开展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巡查、回头看。
重点工程实施目标
●突出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厕所革命”
2020年底,全区共计划建设文明示范公厕24座,每个村(居)至少建成1座文明公厕。
确保到2020年基本完成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任务。
●突出截污管网建设,加快生活污水治理
2020年,南海计划新增建设污水管网300公里(力争360公里)。加快推进大型楼盘、餐饮、集贸市场和学校等四大场所分类整改,实现将污水收集到截污管网或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加快污水管网和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建设,推进自然村“截污到户、雨污分流”,打通污水收集处理“最后一公里”,确保2020年消除黑臭水体。
●突出垃圾分类,加快农村垃圾治理
2020年底前,各镇街要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以上。
2020年,将区内28个乡村振兴特色精品村和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成为“农村四分法分类试点”。
●突出提升品质,加快“三沿一口”景观整治
以提升品质为重点,协同推进城市出入口环境提升、出入口周边的交通整治提升、国省道红线和沿线范围内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到2020年高标准完成“三沿一口”景观整治提升。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
各镇街要加大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集基础设施的力度
。争取到
2021年实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集体系全覆盖。
●突出统筹推进,加快“三线”整治工作
各镇街、各部门、各村(社区)要坚持统筹推进;将“三线”整治工作纳入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范围。
●因地制宜,加快田头棚整治
2020年初,完成佛山市乡村振兴示范带范围内农田、鱼塘、棚舍的整治提升工作和“三沿一口”区域整治提升工作;2021年对田头棚整治工作进行完善提升。
●突出联动推进,加快城市精细化管理
2021年底前,对标周边城市园林绿化管养先进地区管养标准,全面提升园林绿化管养水平;力争2022年底前,达到全区村居公园实现全面覆盖。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 刘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