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6月1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新时代南海家书

    • 致青春!总书记提出这些要求
    • 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 学习 园地

    第02版:大家事

    • 从四方面认真贯彻落实 加快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 八个“坚定不移”推动省党代会各项部署落地落实
    • 落实九项重点工作 不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

    第03版:大家事

    • 南海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第04版:益晒你

    • “真金白银” 助企纾困

    第05版:大家事

    • @南海企业 快来申报隐形冠军
    • 每年整备农业用地万亩以上南海这样干

    第06版:大家事

    • 这些涉疫骗局要小心防范!
    • 这些涉疫违法违规行为不要试!

    第07版:大家事

    • 无证排污最高可罚50万元
    • 繁育、交易水生野生保护动物要办证

    第08版:大声公

    • 别让小疾变大患!自建房“体检”这样做
    • “八不准”遏制乱占耕地建房问题

    第09版:百事通

    • 汛期安全度汛 这些安全知识请牢记 这些安全知识请牢记
    • 电子居住证来了 动动手指就能申领

    第10版:诉衷情

    • 苏翊鸣妈妈:孩子热爱所以支持
    • 最美微家书选登9

    第11版:廿四味

    • 清甜水影冬瓜 本季最当造
    • 初夏身体湿气涨!这几种花煲汤能除湿

    第12版:有睇野

    • 非遗+文创 南海非遗焕发新活力
  • 数字报首页

04:益晒你

“真金白银” 助企纾困

2022年06月10日

    扫码看南海电商产业扶持办法

    扫码看南海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详情

    今年以来,南海区聚焦市场主体的“燃眉之急”,全面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密集推出“金融暖企服务实体”十条、印发电商产业扶持办法、发放新能源汽车补贴和预制菜消费券等措施,为南海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01

    引入金融活水出台“金融暖企 服务实体”十条措施

    5月16日,南海区发布《佛山市南海区“金融暖企 服务实体”十条措施》,从保障企业信贷稳定、降低企业续贷成本、开展融资风险补偿、提高融资租赁贴息力度等十个方面,支持企业冲破疫情困境,实现经营持续稳定发展。

    1保障企业信贷稳定

    落实银行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暂时受困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变相增加融资成本。

    2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协调区内银行机构对疫情受困企业新增授信额度不少于200亿元。 

    支持银行机构研发抗疫金融产品和复工金融产品,缓解企业和个人流动资金压力,尤其是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物流运输等行业的企业。

    3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落实广东金融高新区科技金融投资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人才团队、初创型企业的支持。

    4降低企业续贷成本

    由区财政增资5.5亿元,扩大区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规模至10亿元。

    区内企业使用融资专项资金的服务费由每自然日0.15‰调整为免费,减免期限自2022年6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

    5对困难行业进行融资风险补偿

    2022年6月1日~12月31日,将限上(规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旅游业、电影放映业企业临时新增纳入风险补偿扶持企业库。

    对于入库企业的融资项目,由区级财政给予贷款利息20%的贴息。

    6提高融资租赁贴息力度

    对区中小微型企业于本年度通过直接租赁方式实现取得生产设备的,补贴金额由每年融资金额的1%提高至2%。

    7出台支持企业投贷联动政策

    实行“先放贷、后报备”,经备案的贷款项目可享受投贷联动专项资金提供的3年贴息30%上限100万元的贴息以及本金40%风险损失补偿扶持。

    8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按照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的2%给予贴息扶持。

    推进广东股权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快速审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扶持事项。

    9加大保险保障力度

    鼓励保险公司设计疫情保障性产品。

    支持保险公司优化理赔流程,大力推进“闪赔”“秒赔”。

    10开展助企促消费活动

    财政投入不少于1亿元,分期发放文旅、零售、餐饮、预制菜、农产品等消费券,开展促销满减活动。

    线上平台宣传推广,帮助企业拓宽电商销售渠道。

    02

    最高2000万重奖优秀“网红”主播

    南海印发电商产业扶持办法

    5月9日,南海印发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试行)》,将从鼓励电子商务主体发展壮大、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培育电子商务人才和支持开展各类电商活动等方面进一步推动电商产业发展。

    鼓励电子商务主体发展壮大

    通过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商务部门认定的自营平台或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开展网络内销业务的电子商务企业,年应税网络销售额首次突破5000万元、1亿元、10亿元、100亿元分档,且为国家统计联网直报名录库的在库“四上”企业,分别按5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2000万元给予一次性奖励。

    区外电子商务企业总部迁入南海,承诺经营期限在5年以上,且落户后3年内年应税网络销售额达10亿元,区内年纳税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给予一次性落户奖励500万元。

    获评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商务部门认定为南海区直播电商示范企业的,奖励标准为:国家级50万元,省级30万元,市级20万元,区级10万元。

    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

    首次获评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商务部门认定的电商产业园区,补贴标准为:国家级500万元,省级300万元,市级100万元,区级50万元。

    本区内的电子商务产业载体,按入驻电子商务企业100家、300家、500家以上分档,给予载体运营单位一次性200万元、500万、1000万元的奖励。

    区级或以上的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奖励标准为:国家级100万元,省级50万元,市级30万元,区级20万元。

    大力培育直播电商基地,符合条件的单个基地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

    培育电子商务人才

    拥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粉丝量50万以上,且在南海依法纳税的优秀网红主播,为南海企业年应税带货销售额首次达到2000万、5000万、1亿、10亿元以上分档,分别给予10万、20万、50万、200万元一次性奖励。

    支持开展各类电商活动

    对重大电商活动进行奖补。参加企业50家以上、与会人数100人以上的电商主题活动、会议和大赛等,按场租、宣传、物料等费用的50%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对电商类培训活动进行奖补。电商从业人员参加人数在50人以上,每场给予一次性补贴2万元,同一个单位举办培训活动补贴总额不超过10万元。

    03

    派发2000万元消费券 “品预制菜享南海味”

    5月10日~11月15日,南海将向消费者发放总规模达2000万元的“品预制菜 享南海味”预制菜消费券。

    预制菜消费券首批发放时间为5月10日,其他批次发放时间初定为7月~10月1日。消费券设满50元立减20元、消费满100元立减50元、消费满200元立减100元、消费满500元立减300元4种,单用户每周限领取2张。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券有效期为7天,逾期未使用将失效并退回券池,供消费者重新领用。每笔消费限用1张消费券,一次性全额使用,不找零、不叠加使用。

    参与步骤

    通过“南海农业农村”“南海旅游”“南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及银联云闪付APP进入“南海预制菜消费券”领券页面,根据需要直接领取预制菜消费券。

    到云闪付APP“南海预制菜专区”选购商品并使用云闪付APP支付,满额即可自动核销消费券。

    04

    南海将派发5000万元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买新能源汽车最高补贴2.3万元

    补贴对象

    在符合条件的汽车经销企业处选购南海汽车企业出产的新能源汽车,并在佛山市上牌的南海个人消费者,所购车辆须登记注册在本人名下。

    购买新车时间:

    2022年6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以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时间为准)。 

    补贴标准

    购车发票金额在20万元(含)以下

    补贴5000元(含4000元购车补贴+1000元餐饮零售消费券)

    购车发票金额在20万元(不含)~30万元(含)补贴10000元(含8000元购车补贴+2000元餐饮零售消费券)

    购车发票金额在30万元(不含)以上

    补贴15000元(含1.2万元购车补贴+3000元餐饮零售消费券)

    申领使用

    通过银联云闪付APP发放,其中购车补贴以现金方式返还至消费者银行卡,餐饮零售消费券发放至卡包使用。

    餐饮零售消费券有效期自领取后30个自然日内到报名参加活动的南海区餐饮零售商户核销,逾期收回。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 李春妹 李丹丹 沈煜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