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6月1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新时代南海家书

    • 致青春!总书记提出这些要求
    • 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 学习 园地

    第02版:大家事

    • 从四方面认真贯彻落实 加快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 八个“坚定不移”推动省党代会各项部署落地落实
    • 落实九项重点工作 不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

    第03版:大家事

    • 南海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第04版:益晒你

    • “真金白银” 助企纾困

    第05版:大家事

    • @南海企业 快来申报隐形冠军
    • 每年整备农业用地万亩以上南海这样干

    第06版:大家事

    • 这些涉疫骗局要小心防范!
    • 这些涉疫违法违规行为不要试!

    第07版:大家事

    • 无证排污最高可罚50万元
    • 繁育、交易水生野生保护动物要办证

    第08版:大声公

    • 别让小疾变大患!自建房“体检”这样做
    • “八不准”遏制乱占耕地建房问题

    第09版:百事通

    • 汛期安全度汛 这些安全知识请牢记 这些安全知识请牢记
    • 电子居住证来了 动动手指就能申领

    第10版:诉衷情

    • 苏翊鸣妈妈:孩子热爱所以支持
    • 最美微家书选登9

    第11版:廿四味

    • 清甜水影冬瓜 本季最当造
    • 初夏身体湿气涨!这几种花煲汤能除湿

    第12版:有睇野

    • 非遗+文创 南海非遗焕发新活力
  • 数字报首页

12:有睇野

非遗+文创 南海非遗焕发新活力

南海将举办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2022年06月10日

    九江鱼花

    南海洪拳

    家具制作

    九江传统龙舟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

    ▲康言康语系列书签。   

    ▲南海非遗烧番塔果盘。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时

    代共进 人民共享”。近年,南海的非遗技艺从过

    去的抢救性保护、展览式传播,逐步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非遗工艺品从博物馆走入百姓日常,非遗资源有机融入文化生活,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时

    代气息和创新活力。

    南海“非遗目录”再上新

    功夫洪拳,南拳精华!洪拳是广东“洪、刘、蔡、李、莫”五大拳之首,被南派武术界公认为南拳之精华。弓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及铁线拳等都是洪拳广为流传的套路。现今,洪拳弟子遍布南海各镇街,从南海走出去的洪拳弟子、传人更是遍布世界各地。

    5月20日,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南海区九江鱼花生产习俗、家具制作技艺(广式家具制作技艺)、洪拳(南海洪拳)等3个项目入选。

    一直以来,南海积极推进非遗项目的挖掘与申报工作。早在今年3月21日,南海区公布了第七批区级非遗名录,新增汉字书法(康体)、苏村拜斗、木作工具制作技艺、百西村头村六祖诞、九江鱼筛编织技艺、南海牛皮鼓制作技艺等11个非遗项目,大大丰富了南海的非遗名录。这些非遗项目均能代表南海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传统技艺、民俗、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体现了人民群众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鲜明特色。

    加大力度挖掘非遗资源

    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申报工作,是挖掘本地非遗资源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进非遗传承和发展,有利于增强城市文化底蕴。

    据了解,近年来,南海区非遗保护坚持齐抓共管、积极作为,出政策、建机制,搭平台、育人才,夯基础、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南海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7项,其中2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7项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传统技艺展现多元魅力

    当下,“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已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共识。南海坚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非遗技艺“潮”起来的活态传承模式,非遗在现实生活中结出累累硕果。

    取材于南海非遗烧番塔的果盘,以南海茶基十番为原型的风铃,从乐安花灯中提取了莲花、莲藕、鲤鱼等元素设计成花灯戒指……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创产品都是设计师以南海的非遗元素为基础设计产生的。非遗技艺点亮文创产品的设计灵感,现代设计赋予非遗技艺以时尚气质,二者的有机融合受到人们的欢迎。

    创新推动文博IP活化

    2020年12月,“南海·耀文创——首届南海文博IP活化大赛”启动,南海首创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邀请全球设计师从南海多家文博场馆和艺术馆(展览馆)的文化资源中寻找设计灵感,精心打造了一批颜值与内涵并重、传统与时尚兼具的南海特色文创产品,以此推动南海文博文创产业发展。

    南海区博物馆举办《文物活起来,生活美起来》主题展,集中展示南海文博IP活化项目以及近年来区内文博单位、非遗传承基地在文创开发方面的探索成果,让市民在文创产品中感受历史文化、非遗文化。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文博IP活化,实现了对南海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海将继续以《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为行动指引,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发掘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据悉,6月11日,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在九江侨乡博物馆举办主题为“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为“南海有礼”文创作品颁发版权登记证书,为广东省第八批非遗项目及南海区第七批非遗项目授牌。同时,由本土音乐人邓耀邦创作的三首非遗相关歌曲《九江鱼花》《无影脚》《南海红木之歌》也于当天发布。

    数读南海非遗

    ●南海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 77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 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4 项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4项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7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狮舞(广东醒狮)、十番音乐(佛山十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窑生菜会、灯会(乐安花灯会)、九江双蒸酒酿制技艺、赛龙舟(九江传统龙舟)、端午节(盐步老龙礼俗)、咏春拳(叶问宗支)、藤编(大沥、里水)、金箔锻造技艺、庙会(大仙诞庙会)、粤曲、糕点制作技艺(九江煎堆制作技艺)、九江鱼花生产习俗、家具制作技艺(广式家具制作技艺)、洪拳(南海洪拳)●南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24人国家级传承人2人   省级传承人9人市级传承人42人   区级传承人71人●传承基地52所省级传承基地2个  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市级传承基地(传习所)21个  区级传习所26个

    特色非遗点击

    九江鱼花生产习俗

    九江鱼花生产习俗是佛山南海九江乡民在鱼花捕捞季节,据气象预测鱼花流经时间,在河段设立鱼花埠,捞取鱼花后进行分类、培育管理,以及交易和运输的民间生产模式。

    明代初期,九江人开始在西江河段装捞鱼花、培育鱼苗,其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带动的家鱼养殖极具岭南地域特色,是珠三角农耕文化的重要构成。

    洪拳

    (南海洪拳)

    洪拳是广东“洪、刘、蔡、李、莫”五大拳之首,被南派武术界公认为南拳之精华。南海历代有铁桥三(梁坤)、黄飞鸿、林世荣、颜殿雄等对洪拳历史影响深远的武术名人。

    时至今日,流传较广的洪拳派脉有黄飞鸿一脉、谭敏一脉、颜振华一脉、林世荣一脉、邓芳一脉、精武体育会一脉等。现今,洪拳弟子遍布南海各镇街,从南海走出去的洪拳弟子、传人更是遍布世界各地。

    家具制作技艺

    (广式家具制作技艺)

    中国传统家具有三大流派:

    “广作”

    、“苏作”

    和

    “京作”

    。广式家具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

    ,是中国传统家具流派中的重要一员。

    广式家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既保留中国传统家具的传统特色

    ,也借鉴吸取了欧洲巴洛克艺术

    、洛可可艺术,在家具造型和装饰纹上形成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

    文/珠江时报记者 洪晓诗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