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 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书写镇域发展传奇

■狮山城区。 通讯员供图

■广工大研究院。 受访者供图

■少年们挑战“叶问蹲”。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彭燕燕摄

■龙舟健儿在博爱湖上劈波斩浪。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章佳琳摄

■2024年草莓音乐节。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泳诚摄
从连片农田到蜕变为大湾区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这里成为新型工业化引领产城人文全面发展的典范;
从“一门八进士”到叶问咏春拳传至全球,再到多元文化遍地开花,这片土地,既崇文也尚武,流淌着习文练武、文武兼修的文化基因;
从全国首个GDP超千亿,到连续三年位居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第一位,这里有着爱拼敢赢的狮子血性;
……
这就是狮山,佛山南海最年轻的镇街。从1995年1月首次以镇街身份出现,到2005年1月将小塘、官窑、松岗、狮山合并为狮山镇,再到2013年3月并入罗村街道、大沥镇西部5个社区,狮山在历史发展浪潮中一直在变,但勇立潮头的争先精神未变,主动谋变、破局立局的气势不减,书写镇域发展传奇,不断刷新“狮山速度”的志气更坚。
文化赋能活力澎湃
今年中秋假期,烧番塔、舞青火龙等民俗活动与月争辉。围绕“月色经济”,引入非遗、民俗、策展等元素的市集推出新潮玩法,仅凭一场狮山镇“狮+好货”文旅直通车活动,就吸引游客达15万人次。“烟火气”升腾,感知到的是活力澎湃的狮山,带来的是文化自信。
在岭南文化的深厚沃土上,狮山以其独特的咏春文化底蕴,屡次成为全球武术爱好者瞩目的焦点。
世界咏春拳大赛多次在狮山举办。在第三届的比赛中,甄子丹、张晋与叶问宗师之子叶准等悉数亮相,上演“千人咏春”。2021年6月10日,佛山咏春拳入选国家级非遗。2024年7月,在广东省咏春拳精英赛暨国际咏春拳大赛热身赛中,狮山成功创下“最多人同时单腿下蹲”吉尼斯世界纪录;8月,咏春拳“叶问蹲”亮相巴黎奥运会,全网再掀起挑战热潮。咏春拳不仅活跃在狮山的街头巷里,也成为全球所有咏春爱好者交流的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
功夫不负百年心,咏春拳的武林从未消失。乐安花灯、金箔锻造技艺、佛鹤狮头制作、南海剪纸、官窑生菜会……狮山还有很多像咏春一样历经岁月洗礼仍熠熠生辉的非遗与传统文化。
在狮山官窑,每年正月廿六举办的生菜会,宴开百席、千席,已有400年历史。今年的生菜会,更是万人齐聚包生菜、吃生菜宴,南粤古驿·十里官窑潮玩街同步开放,游人如织。
十里官窑活化项目作为“水上南海”的重要节点,十里各自对应10个一级产品,以此恢复昔日十里长街的繁荣盛景,延续独具魅力的岭南文化。新狮山、“新官窑”,正在让世界看见!
为了让“流量”变“留量”,狮山顺势推出“非遗+研学”“非遗+文创”等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潮起来,成为一项全新的文旅融合项目。
狮山红色研学将上“新”。90多年前,中共南海县委在这里成立,星星之火在这片热土上渐成燎原之势,点燃了风起云涌的革命火种。如今,狮山不仅将13个革命老区村串珠成链,赋能“红色狮山”新内涵,更推出佛山首个沉浸式红色实景话剧《显纲星火》,以南海区革命故事为蓝本,再现英雄双子优秀共产党员张云峰、张霭泉的感人事迹。
包容博大的文化基因,让狮山传统文化与现代活动相得益彰。草莓、海潮宇宙音乐节,英雄联盟春季赛决赛、中甲联赛等大型文体赛事落地狮山;博爱湖龙舟擦亮南海“龙超”IP;乘势扩大体育经济、演艺经济、赛事经济热度,打造“一主三副”(“一主”即狮山主城区,“三副”即官窑、松岗-大圃、罗村老城区)文体旅演多元格局;“博爱湖之夜”、动漫音乐会等一系列活动正契合年轻人的潮流经。
激活文化赋能,花一样年纪的狮山,花样不是一般的多。
行而不辍潮头争先
29年,从零到产业大镇。
在数轮的区划调整当中,狮山犹如南海的一颗闪亮新星开始崭露头角。狮山成立后,南海信息产业基地、狮山科技工业园、广东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多个大型项目的建设,为狮山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2013年,是狮山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一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适逢改革开放新机遇,狮山迎难而上,从“三来一补”的乡镇企业,逐步筑巢引凤,形成制造业发展百花齐放新格局:
一汽-大众华南基地一期建成投产;逐渐形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有色金属、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显示及照明、智能家居、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材料等7个产业集群。狮山拥有了跟全国数以万计的镇街较量的底气。
2017年,狮山镇GDP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GDP破千亿的经济强镇;2021年起,狮山镇连续三年位居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首位。
这就是狮山,发展如开挂般迅速。另一组数据也可证明。2023年末,狮山“四上”企业超2550家,比2013年末的705家翻了不止一番;各类市场经营主体从2013年的1.92万家增至2023年的14.48万家,10年增长了超7倍,狮山蜕变为大湾区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
工业强镇,制造之都,是狮山永不褪色的标签。当前,狮山正依托丰厚的科创资源、大院大所、高职院校等,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今年3月,东方精工股价直线拉升,一度达到9.21元/股的高点,涨幅累计超过100%,市值飙升55亿,其投资方向多与新质生产力挂钩。9月20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东方精工入选“特别贡献企业”。
窥一斑而见全豹。今年以来,狮山金科创产齐头并进。狮企佛智芯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香港兴伦实验室群落户狮山;全区3家入选市数字化牵引单位均为狮企;新增20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区占比超四成。上半年,狮山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材料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6%,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展现强劲动能。
在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同时,狮山还坚持农业稳家。第二届“顶瓜瓜”、首届“甜甜的狮山”西瓜节等节庆活动,打造“农业+旅游”融合新业态。成立镇属公资企业统筹农业招商和农用地开发,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布局打通“艾”产业全链条。
千亿大镇,产业向新,实干向兴。
履践致远城市跃迁
“欢迎乘坐佛山地铁3号线,下一站是南海大学城站。”2024年8月23日,对狮山来说,是个划时代的日子。
佛山地铁3号线在建段开通,狮山设有9个站点。加上5月开通的城际“大湾区一号线”,至此,狮山坐拥佛山机场、佛山西站、国际陆港等空、铁、货运交通枢纽,构建起全国罕见的集机场、高铁、城际、地铁、高快速路、区域路网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实现半小时往来广佛、1小时通达湾区,助推狮山与湾区城际城产人文全方位协同,成就“狮+湾区”。
20多年前,彼时的南海市立足“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发展战略,掀起建设信息产业的高潮,并提出要在土地资源相对充足的狮山打造软件科技园。
因此,南海大学城应南海发展需求而生,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进驻,软件科技园从萋萋荒草地摇身一变为狮山、南海乃至佛山的人才高地。狮山也建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链条教育体系。尤其是佛山大学成功改名后,首次招生最低排位“暴涨”5.3万位,在狮山读大学越来越有“牌面”。
教育名镇享誉湾区,佛山机场、佛山植物园、南国桃园、南海体育中心、南海人民医院新院等优质配套,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佛北城市中心逐步成型,狮山成为近悦远来的湾区梦想家园。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临近国庆节,狮山博爱湖边传来练习者的歌声,旗袍秀、舞蹈团队也在此反复录制,将美丽湖景作为背景。狮山镇依山傍水、林水相依,像博爱湖一样美丽的还有孝德湖、东风水库、仙溪水库等湖库20多座,更有4个万亩森林公园,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尤为丰富。
或许正是爱美的年纪,狮山将“美”的概念无限扩大、延伸。村居建起“四小园”,企业打造公园式办公环境,桥下空间变公园,家庭装扮“美丽庭院”,一场美的比拼悄然开启,“绿美狮山”建设加速。
区位交通优越、产业基础扎实、市场活力强劲、科创资源集聚、城市宜居宜业……如今,地处大湾区广佛经济圈核心地带的狮山,以新型工业化引领产城人文全面发展,入选2024年中小城市优秀案例,也是佛山唯一入选的镇街。
这就是,狮山!一座生态绿城、一座宜居新城、一座年轻的城市,正在迅速崛起,正逐步成为佛山、广东乃至全国的璀璨明珠,全力打造华南产业高地、湾区梦想家园,建设名副其实的佛山战新产业中心和佛北城市中心。
二十九载栉风沐雨,当打之年,正是乘风破浪时。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福云通讯员詹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