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地携手合作 留住青年人才
南海人社强化政策落实、精准对接服务、深化校地和校企合作,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校地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招聘会现场,学生在企业摊位面试。

■直播招聘师现场直播带岗。
金秋时节,南海区“万企进校园”系列活动在佛山大学(仙溪校区)启动。60家优质本地企业向应届毕业生抛出橄榄枝,现场收集简历超1600份,达成就业意向超420个,直播带岗在线收看观众超24.4万人,收到简历投递超330份。
首场活动的圆满收官,为南海区“万企进校园”系列活动开了个好头。今年第四季度,南海将继续开展38场专题招聘,13场职业指导、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以及供需对接会等,助力本地企业招揽优质人才,为南海留住青年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最重要的活力要素,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发展速度、一家企业的发展质量。今年以来,南海人社强化政策落实、精准对接服务、深化校地和校企合作,推动高校毕业生在南海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提供人才支撑。
校地携手发展
让人才成为城市前行的强大动能
人才因产业而聚,城市因人才而兴。早在2011年,南海确立人才立区战略时就意识到,城市与人才最好的关系是相互成就,推动形成“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勇立潮头。
大学生是重要的人才资源。目前,南海区拥有10所高校,超16万名在校生,坐拥大学城的“资源富矿”。为充分发挥南海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利用好地方高校优势资源,南海区深入谋划校地合作,不断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
今年以来,南海校地合作频频“上新”。7月9日,南海区全面深化校地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在佛山大学仙溪校区启动,南海与区内10所高校(高职)全面深化战略合作,让大学与城市向“新”而行,产业与科技以“质”致远;8月7日,南海开启“万名学子进企业”系列活动,让更多学子更好地了解南海、留在南海、建设南海未来;9月25日,佛山市南海区“万企进校园”系列活动首场在佛山大学(仙溪校区)举行,进一步细化和延伸南海区全面深化校地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以校地合作为切入点,有效衔接资源,推动人才就业在南海。
一系列动作充分表明,南海全面深化校地融合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高校科技资源、人才培养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衔接。
在“万企进校园”的首场活动中,南海校地合作再谱新篇。九江酒厂与佛山大学签约开展“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通过合作研发智能化生产设备等方式,共同解决食品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南海区家具行业协会、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迪奥比家具有限公司签约共建行校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中科安齿、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签约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并设立专项奖学金,进行校企双制、“工学交替”联合人才培养。
“今年南海大力推动校地合作,让企业跟学校相向奔赴。”南海区区长王勇表示,南海将持续强化“人才引力”,让人才创业就业为南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校企精准对接
让青年英才和优质企业“相向奔赴”
推动校企合作,对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南海的校企合作之路始于2005年,19年来,不断丰富活动形式与内涵,通过搭建起技能人才引育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平台,为南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其中,2023年,南海首次将单场洽谈会扩展为合作周,让院校与企业有更多机会深化交流与合作。2024年6月,南海将校企合作洽谈会开进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促进南海区38家企业精准对接广州地区18家院校的技能人才资源。
如果说校企合作活动的“提级”举办,彰显了南海加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心,那么万名学子进企业、万企进校园,就是实现了校企更精准对接,让青年英才和优质企业“相向奔赴”。
今年以来,南海创新方式方法,不断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其中,“南海十校百师引才推荐官”让校企对接更加精准。学生好不好,身边老师最清楚,南海区从属地十所高校(高职)院校各院系选聘超百名教师共同担任“南海十校百师引才推荐官”,链接政企平台资源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一方面,畅通学子毕业-成长-就业路径。南海企业可通过推荐官们深入院系,实现“点对点”精准链接,直面所需专业学生,切实打通引才“最后一米”,提高企业引才准确性、选择覆盖面。推荐官们可借力佛山南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直连专业人资机构,对接后台上万企业岗位资源,使用专业的人才测评、技能培训、职业规划等市场化人资服务,企业、院校均通过市场化服务实现有效引才。
另一方面,共建人才培育使用通道。以院校特色专业为依托,推荐官可链接南海方向对口企业“按需下单”,院校根据企业需求订立人才培养方案,组建“订单式”培养班级,校企双方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可进行全方位合作,赋能院校高效输送人才,解决区内企业定制化引才需求。
再者,促进科技成果升级、转化落地。在推荐官的引荐下,将有力助推院校科技人才在南海坚实的产业基础上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接下来,南海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让用工企业与高校毕业生更精准对接。
创新招聘形式
助力求职者轻松找到好工作
通过1号求职机,点点屏幕就能快速筛选心仪企业并递交简历。活动现场,不少学生给求职“黑科技”点赞。“可以根据薪资水平、岗位等需求筛选合适的岗位,非常快捷高效。”学生阮玲说。
这是南海持续优化服务,助力优秀人才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举措之一。一直以来,南海结合不同群体特征和诉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譬如正在推进的“万企进校园”系列活动,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群体;最近赴黔东南州开展的2024年东西部劳务协作“南粤家政”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则是服务于黔东南州“三江一寨”及凯里市的劳动者;每年节后返工潮,还有针对不同行业企业的综合性或专场招聘会。
不仅如此,招聘的形式随着社会需求不断调整。线上招聘方面,南海人社“就在南海”微信公众号每周定期发布企业最新招聘信息;通过南海引才云平台、职小二直播带岗等形式,不断拓宽求职者的应聘渠道。
为满足企业灵活用工需求,促进大学生灵活就业,南海人社还于今年推出线上“大学生零工市场”,旨在为全区阶段性、订单性、专业性企业用工需求提供服务,着重发掘区内企业在数字营销、电竞文创、电商运营等方面学历和技能门槛较高、薪酬较丰厚的大学生零工岗位,为大学生提供灵活就业新途径。
目前,平台共有在库重点企业689家,截至9月19日,累计发布超5700个岗位,简历投递量超2.9万份次。其中,“大学生零工市场”上线五个月,发布岗位企业94家,发布岗位近500个,简历投递量超7800份次,效果显著。
此外,今年4月,南海人社打造“读书成才,就业有为”的就业服务品牌,建成首批示范性“读书+就业”驿站共7个,覆盖南海各镇街,并启用“15秒刷脸求职”的“1号求职机”。以“指尖求职小场景”赋能“稳定就业大格局”,不断拓展数字化公共就业服务新空间,将就业服务送到求职者身边。
在“数智领航礼包”助力求职者找到心仪岗位的同时,南海人社还推出了就业护航礼包和职业启航礼包。前者由南海10所高校(高职)超100名教师组成的引才推荐官队伍直连专业人资机构,将实现“点对点”精准链接,畅通学子毕业-成长-就业路径;后者以职业生涯探寻营、职涯下午茶等形式,帮助重点就业群体创业创新、明确职业定位,拓宽就业视野,加速个人职业规划进程,助力人才引进。
接下来,南海区“万企进校园”系列活动还将聚焦高质量就业和精准引才目标,持续链接省内外高校和企业,深挖区内高质量岗位,不断丰富引才渠道和求职体验,让就业市场“热起来”、人才发展“活起来”、企业生产“干起来”,加速推动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钊泷汤晓冰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范仕杰廖焜张志成穆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