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 南海智造跃新阶
南海区经促局、招商局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清溢光电项目奠基仪式。

■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佛山慧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月1日,在佛山慧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总部启用之际,该公司总经理邓飞舟激动地说:“从确定拿地到奠基仅用时3个月,从动工到竣工验收更是只用了15个月,这是我们建设速度最快的工厂。”
这一高效进程,既是南海区政府“店小二”式服务的真实写照,也映射出南海企业增资扩产的热潮。截至今年8月,南海已成功签约引进164个投资额超1亿元或1000万美元的重大项目,签约总额突破700亿元大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推动战新产业“小树开繁花”的同时,南海更不忘助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2024年1月至8月,南海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5%,完成总量连续14个月位居全市首位。三年内,全区数字化示范车间数量达75个,占全市近四成,充分展现数智化转型成效。
近年来,南海确立了以“三高四新六集群”为导向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蓝图,坚定地踏上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征程。随着制造业迈向“智造”步伐的加快、战新龙头项目的纷至沓来,南海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展现出无限的活力与潜力。
新质突破
“三高四新六集群”加速成势
8月30日,佛山市与南海区政府携手北斗航天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大湾区北斗时空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合作基地在南海的建设。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标志着南海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迈出了又一重大步伐。
从制造业大区向新型工业化强区迈进,做强新兴产业是绕不开的课题。自2018年起,南海便提出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今年更是升级为“三高四新六集群”的发展导向,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的活力。
在拼经济的赛道上,南海深知招商引资与项目落地的重要性。今年以来,南海捷报频传,清溢光电投资35亿元建设的平板显示及半导体用掩膜版生产基地、宏旺集团斥资20亿元打造的高端精密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以及海格云链、根源集团总部、铝合金轻量化中国总部等多个重量级项目相继落户南海,为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彰显了南海在吸引高质量投资方面的强大磁力与良好生态。
聚焦这些项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新”。截至目前,战新产业项目在成功签约项目中占比高达44.7%,彰显了南海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度布局与前瞻视野。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南海始终坚持对外招引与增资扩产并重。南海深信,为本地企业提供优质的增资扩产服务,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方式。截至目前,南海已积极为47家有增资扩产需求的企业提供了土地供应方案,并成功助力27个项目签约落地,累计投资额高达178.6亿元。
这些令人瞩目的数据,不仅体现了南海对本地企业发展的深切关心与大力支持,也成为了企业家们对南海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有力证明。
南海不仅在招商引资上抢占先机,更在项目落地转化上展现高效。截至8月,新签约的164个项目中,已有95个项目顺利开工,开工率高达58%。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南海在项目推进上的速度与效率。
展望未来,南海将持续高质量招商引资,培育新的支柱产业,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具“含金量”的南海。因为今天的招商引资签约,就是明天的项目投资,更是后天的产值。南海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辉煌篇章。
数实融合
打造产业转型“南海样本”
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忽视或放弃。在南海的产业重塑之路上,坚持的是“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另一方面助力传统制造业在技改和数字化转型中实现华丽转身。
慧谷科技的变迁便是这一战略的生动写照。“我们已经从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工厂,蜕变为一个涵盖软件服务的高科技企业。”邓飞舟分享道,慧谷科技的转型,不仅体现在产品形态的升级,更在于盈利模式的革新。软件订阅、年费等新兴服务已成为公司利润的重要支柱,成功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
南海深知,存量产业是经济的基本盘,因此,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成为南海的必由之路。南海拥有16个产值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其中许多是传统优势产业。为此,南海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以“大技改”和“数智转型”为存量产业注入新活力。
随着国务院《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印发,南海作为装备制造大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南海一直以“大技改”为抓手,推动工业领域设备的更新换代。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8月,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5%,完成总量连续14个月位居全市首位。
在设备更新方面,南海持续发力,今年1月至8月共举办各类专场活动15场,覆盖超650家中大型企业。通过路演等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大力推广本地优质设备生产供应商,助力企业实现设备更新和产业升级。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与工业的深度融合被视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南海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步成为这一融合过程的最佳试验田。今年7月,南海6家企业脱颖而出,成为佛山市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培育对象。未来,南海计划出台《推动南海区制造业“数字领航”行动升级发展指导意见》,推动“数字领航”迈入2.0时代。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南海制造”的数智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南海已推动2954家规上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占比67.04%,涌现出75个数字化示范车间、17个数字工厂及12个国家示范试点项目。同时,南海还培育出超200家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服务商,逐步构建起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重点方向的“数字领航”政策体系。
此外,南海还深入开展重点产业链常态化服务工作,今年1月至8月全区累计举办各类产业链对接活动217场,组织近13500家(次)企业参与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在资金支持方面,南海今年1月至8月成功备案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项目117个,涉及贷款约9.17亿元。
南海的传统产业升级与战略新兴产业齐头并进、互为支撑,不仅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增强了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为南海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内外循环
全力以赴稳增长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稳”字成为了经济工作的核心关键词。南海在积极推动项目投资的同时,促进消费、扩大外贸也成为稳增长的关键举措。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马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2024年以来,南海精准施策,通过举办汽车美食嘉年华、“焕新计划·乐享南海”等50余场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成功联动商家开展“以旧换新”活动,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促进了消费市场的平稳向好。与此同时,每年投入近千万专项资金,对连锁总部发展、知名品牌首店引进等方面进行奖励和扶持。
今年1月至8月,南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1.02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今年以来,南海汽车促消费补贴促成1800辆汽车购置,拉动新能源汽车销售近3.5亿元。第一轮“以旧换新”消费券补贴中,南海拉动汽车交易近4亿元,家电交易金额近8000万元,汽车与家电交易总额在全市位列第一。可以说,消费这驾“马车”正在南海这片广袤大地上提速奔跑,进一步激活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在稳消费的同时,南海也积极拓展外贸,不仅扩大内需,还促进“五外联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针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影响下的需求萎缩,南海积极瞄准“一带一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高峰期,推动企业出海,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配置。
今年以来,南海积极支持企业海内外抢订单,已推动企业前往坦桑尼亚、肯尼亚、越南、俄罗斯等国开展经贸活动,组织192家企业参加第135届广交会,其中佛山市南海西樵纺织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工作站以转型升级基地集体展示的模式首次亮相广交会。另一方面,南海加快五大高能级外贸平台建设,优化采购、报关、通关、物流等环节,为南海企业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外贸服务。
自2023年以来,南海新增境外投资企业53家,投资总额超2.39亿美元,其中“一带一路”沿线新增企业16家。文灿压铸、华特气体、天波信息等链主企业成功“走出去”,并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出海。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南海将从优化服务、搭建平台、创新机制等方面着手,深入推进“跨境出海服务行动计划”,完善跨境出海综合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南海,这片活力四射的热土,凭借投资热潮、消费活力与企业蓬勃发展,彰显出经济的强大韧劲与无限潜力。南海,一个永远保持向上发展激情的地方,始终怀揣进取之心,不断追求突破与超越。
75年征程波澜壮阔,75年奋斗初心如磐。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南海正处在动能转换加速、新质生产力拔节的关键时期,将继续发扬担当有为、敢打必胜的精神,坚持制造业当家,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昂扬的姿态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南海篇章。
数读成绩
招商引资
●今年1月至8月,南海全区共签约引进1亿元人民币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64个,签约投资总额超700亿元。
●南海已对47家有增资扩产需求的企业推荐供地方案,其中已成功签约项目共27个,签约总投资额达178.6亿元,总固投为57.6亿元。
数智化转型
●全区示范车间数量三年合计共75个,占全市车间数量近四成,占比全市最高。
●涌现出17个数字工厂及12个国家示范试点项目。
企业培育
●新增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占全市60.87%。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48家,占全市49.0%,稳居五区之首。
工业投资
今年1月至8月,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5%,完成总量连续14个月卫冕全市第一。
产业链对接
●今年1月至8月全区累计举办各类产业链对接活动217场,组织近13500家(次)企业参与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
●南海区安全应急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年智 通讯员 许楚蘅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