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9月26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 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
    • 活力新南海 一起向未来
    • 问答之中明晰路径 推进南海“头号工程”
    • 搭平台让英才优企“相向奔赴”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第A02版:要闻

    • 校企地携手合作 留住青年人才

    第A03版:要闻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
    • 全区铺设36个无人机机巢
    • p18

    第A04版:特别报道

    • 奋进的城市最活力

    第A05版:特别报道

    • 与人民同心 与时代同行

    第A06版:特别报道

    • 凝聚委员共识 同心方能同行

    第A07版:特别报道

    • 千日攻坚万般变化 “全域整治”南海焕新

    第A08版:特别报道

    • 新质生产力赋能 南海智造跃新阶

    第A09版:特别报道

    • 立体交通渐成型 助力发展再提速
    • 蒙娜丽莎:“科技+绿色”构筑新质生产力

    第A10版:特别报道

    • 桂城 以领跑姿态 全力“冲刺千亿”

    第A11版:特别报道

    • 九江 城美民富产业兴 描绘振兴新图景

    第A12版:特别报道

    • 西樵 打造岭南文旅第一镇 答好人文经济之问

    第A13版:特别报道

    • 丹灶 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五金小镇“氢”装出发

    第A14版:特别报道

    • 狮山 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书写镇域发展传奇

    第A15版:特别报道

    • 里水 推进“百千万工程”铸就镇域发展金名片

    第A16版:特别报道

    • 大沥 打造“网红之城” 书写人文经济新答卷
    • 百万学子游南海 解锁校外大课堂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16:特别报道

大沥 打造“网红之城” 书写人文经济新答卷

2024年09月26日

■大沥积极发展人文经济,以“人文”兴城。

9月20日,《2024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发布。大沥居全国第12名,已连续三年稳居佛山市第2位,并实现连续四年排名提升。这份喜人的“成绩单”,来自大沥这些年的奋力作答。当中的一份答卷尤为引人瞩目——发展人文经济,以“人文”兴城。

在高质量发展路上,大沥一直奋力探索前行。南海提出要把人文经济作为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持续用文化塑造城市、拉动产业、凝聚人口、激活镇村。作为经济重镇的大沥积极响应。无论是“爆改”一批批美学空间,还是引入一个个优质项目,都让人能从中读懂身为“网红之城”的中心大沥,如何奋力书写“人文经济”的新答卷。

解码

以美学赋能发展的“网红之城”

“城市应该让生活更美好。一座舒适宜居、别具一格的现代城市,一定有自己城市的内涵和美学特色。”南海区委常委、大沥镇委书记岑灼雄曾多次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近年来,大沥提出要打造“网红之城”,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整合各方资源、激活基层动力,依托地方文化特点,把众多的旧空间盘活,“爆改”成为“新网红”。

如盐步老龙1432项目,以老龙文化为魂,通过打造“一涌两街五园十三景”,活化百里芳华示范区,呈现出一个城产人文融合的标杆文旅创意产业项目。满载大沥人集体记忆的兴隆街,也将被改造成为“听老店故事+看青年创意+玩民俗庆典+聚社群营造”的“有故事的创意文化发生地”,营建开放式街区。

与此同时,大沥也在对城市空间进行精心雕琢。截至目前,全镇共计建设完成15个桥下空间项目,已完工中轴公园一期及示范区、滨江公园示范区等8个公园,九龙公园、中轴二期、滨江二期、雅瑶湿地公园等项目也预计今年完工。未来,它们将共同成为大沥的城市门面担当。

这些改造成果,让城市绽放出更大的活力,也为文旅产业、人文经济提供发展新空间。大沥不仅打造聚焦周围群众、周末消费、周边产品的“三周”城市微文旅模式,如今,又推出了打造演艺新高地行动计划,力争在2026年内完成湾区演艺新高地“大沥站”的全方位建设,塑造全新的美“沥”、活“沥”城市形象,将大沥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玩的活力之城。

实践

人文力量撬动产业发展新天地

在镇域经济领域,大沥在中国已经创造了多个“第一”,已连续多年上榜全国百强镇并位居前列。深厚的经济实力,就是大沥以文化为抓手打造“网红之城”的底气来源。

文化不仅助力城市营商环境的塑造,更能进一步汇聚消费人气、加速聚集商气、推动发展提气,从而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如今,大沥不断充实和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色,同时鲜明的人文特色又带动了城市的繁荣发展,新经济业态不断涌现。

9月19日,大沥文体中心开工建设,乐运体育签约项目运营,打造该公司的“大湾区首店”。而在该项目不远处,大沥镇还引入鹿尔花园大湾区首店项目,通过“公园+商业”模式,打造成一站式微度假目的地、户外生活美学空间。

一周之内引入两家文旅“首店”,也反映出大沥如今新的发展思路——用文化提升经济活动的附加值、激活创造力、提升发展品质,为地方产业打开新天地,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活力。

工展贸一体、文商旅融合的新格局、新业态不断在大沥涌现:黄岐钢瓶厂将打造为“广佛·印巷”主题场景商业街区,成为时尚创意潮文化聚集地;江西仓将改造成沿江路时代美食广场;南克树脂厂将打造为羊城创意产业园……

在载体纷纷“上线”的同时,大沥还以各类文化活动为契机,巧妙地将线上线下的“流量”,转化为长期城市产业发展环境的“增量”。这些年,大沥策划举办“网红之城中心大沥”灯湖中轴音乐季系列活动等,通过“文化+城市+产业”的模式,串联购物、美食、音乐等多领域。同时,这些“潮玩”文化活动也为灯湖中轴长期发展引流、聚流带来“神助攻”,提升灯湖中轴在大湾区影响力、辐射力。

作答

凝聚发展动力共筑“中心大沥”

可以说,大沥这座“网红之城”,正成为越来越多人青睐的追梦“始发站”。对于大沥来说,推动人文经济的发展,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在激烈竞争环境中为镇街赢得发展优势的突破点。

“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大沥的人文经济学,正是以“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需求为立足点。它努力给予企业和个人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机会,在医疗、教育、休闲、娱乐等方面做好规划配套,在精细雕琢中让城市人才吸引力“升温”。

汇聚人气的专业市场是大沥的一块招牌。近年来,大沥推动专业市场改造升级,打造“工展贸”一体产业新形态,成为财气、才气和人气汇聚的商贸强镇、产业强镇。如环球水产市场改造项目将实现以水产品展销展示、水文化特色休闲等为特色的现代化的商业模式。大沥镇还坚持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全力破解土地碎片化、零散化、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持续释放优质产业空间。

在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浪潮中,大沥正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奋力塑造新的追梦空间、打造新的潮流生活,讲好新的大沥故事,为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作出“中心大沥”新贡献。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翠贞通讯员阎思彤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