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志:
无偿献血22年救人一命是他最大动力

■周光志在南海血站献血。
近日,佛山市发布《关于表扬2023年度佛山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通报》,其中南海区有刘世华、周光志、朱龙文、冼少玲、傅展洪、麦倩影、陈焕新等7人获佛山市“无偿献血博爱奖”。今天,我们来听听其中两位得奖者的故事,了解无偿献血事业中的爱与义。
从青涩的年轻小伙到如今即将迈入沉稳的大衍之年,22年的献血生涯见证了他的坚持;68次献血,累积献血总量24900毫升,这些数据见证了他的善与爱。他就是“2023年度佛山市无偿献血博爱奖”得主之一的周光志。他坦言,自己献血的初衷就是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一直从未改变,“每当想到我多捐献一次血液,就能够多救一人的生命时,我就对此充满动力。”
周光志的初次献血是在2002年,那时候他刚从老家湛江来到广州番禺打工。在同事的介绍下,他了解到无偿献血这份事业,从未有过献血经历的他,猛然萌生了一个念头:献血可以帮助到他人,很有意义,我要去试试!
于是,趁着一个休息日,周光志约了几个工友一同到附近的献血点献血。经过健康状况初筛,只有周光志一人的身体条件符合捐献标准,他毫不犹豫地捐献了200毫升全血。“第一次献血觉得新奇又兴奋,我们一行人里只有我符合捐献标准,说明我身体健康,还挺骄傲的。”他回忆道。
后来,周光志来到佛山发展,依然保持着献血的习惯,几乎每年都会前往附近的献血点捐献全血。
“健康人体内血小板数量充裕,献出的血小板一般在72小时左右即可恢复到捐献前水平,比捐献全血的恢复时间更短。其实你可以试试捐献血小板……”2022年,在南海血站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周光志由献全血改为捐献血小板。此后,他基本上每隔20多天就会到血站捐献一次血小板,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作为一名厨师,周光志每天的工作都很忙碌,休息的时间也很少,但他会见缝插针地安排时间去献血。中午2时下班后,他会从大沥踩单车或是开车,跨越十多公里来到位于桂城的南海血站本部捐献血小板,再赶在下午5时前回到单位上班。
周光志因为无偿献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广东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荣誉。他还时常用自身经历教育孩子,建立正确的三观,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虽然只是一小袋的血,却能拯救他人的生命,这种感觉让人无比愉悦和幸福。”周光志呼吁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无偿献血行动中来,传递正能量、传递爱的力量,共同努力让这份爱心延续下去,让社会充满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