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龙湾大道美颜 他们拼了
桂城助力三龙湾大道沿线两侧环境美化提升,为城市增“颜”提“质”

■三龙湾大道是广佛同城化的重要纽带。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春风绿涟水,路洁人心畅。路域环境整治是提升公路形象和公路整体服务功能的有力抓手。干净、整洁的路域环境,不仅有助于提升道路沿线环境,还能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6月14日,魁奇路——三龙湾大道沿线环境治理现场会召开。在南海区桂城三龙湾大道,调研组看到沿途干净整洁的道路与碧绿青翠的树木,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又和谐的画卷。这背后是桂城街道聚焦实干当头,以不干则已、干就干好的使命感,助力三龙湾大道沿线两侧环境美化提升,为城市增“颜”提“质”的成果。
分岗定兵强部署
三龙湾大道作为广佛同城化的重要纽带,是佛山市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节点。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佛山启动魁奇路——三龙湾大道沿线影响道路环境问题专项整治。佛山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迅速行动,以佛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牵头,会同沿线各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属地镇街成立魁奇路——三龙湾大道沿线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专班,深入整治沿线各类乱象,提升沿线景观品质。
对此,南海区高度重视,2024年4月起将魁奇路——三龙湾大道沿线环境整治作为重点工作全力攻坚。桂城综合行政执法队在各级支持下,组织各部门迅速开展三龙湾大道沿线两侧排查,对老旧厂房、大棚不符合要求、绿化养护不到位、卫生环境不达标的点位进行完善台账、挂图作战、科学统筹,全面发力提升三龙湾大道沿线两侧环境。
路域环境整治是一项惠民生、顺民意的民心工程,是展示一个地方发展环境和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桂城街道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联合各部门、各社区力量,提高站位、统一认识,科学统筹、精准施策,做到“一个点位一套方案”,整体提升三龙湾大道沿线市容品质,主要领导多次一线协调调度,以驰而不息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态度打好路域环境整治攻坚战。
不折不扣抓落实
宽敞笔直的道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整齐明亮的厂房大棚……驾车行驶在三龙湾大道上,路景交融、和谐自然的环境,给调研组成员留下了好印象。
“这里是很多人进入佛山的必经之路,从沿线环境的变化,看得出来大家下了很大的功夫。”6月14日,佛山市副市长文曦在魁奇路——三龙湾大道沿线环境治理现场会上,对三龙湾大道沿线整治成效表示认可,同时她呼吁各部门积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环境提升中,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三龙湾大道沿线两侧整治工作路段总长度共计16公里,自整治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出动执法人员1628人次,施工人员3538人次,环卫作业人员636人次整治点位214个,其中整治老旧厂房2.4万平方米,拆除围挡长度3222米。拆除违规搭建共计1.5万平方米,提升绿化长度约6.8公里。出动环卫车辆252车次,清理生活垃圾约75吨、建筑垃圾共计1745立方米。对三龙湾大道沿线两侧出店经营、占道摊贩等市容乱象开展综合整治提升……
5月底,佛山市委书记郑轲一行沿三龙湾大道检查种植大棚改造提升、乱搭乱建整治、绿化美化等工作进展情况,充分肯定前期工作成效,他要求各部门继续发力,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种植大棚环境整治提升,加快清拆整治老旧厂房、乱建围挡,保持道路环境整洁美观,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在“绿”上下足功夫,在“美”上彰显力度,在“做”上务求实效,持续推进三龙湾大道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坚持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一体到位,为群众创造畅通安全、规范有序、干净整洁、美丽舒适的新风貌,夯实良好的环境基础。
久久为功促提升
路域环境的改善不仅收获了群众满满的好评,更打造了道路沿线“车在画中游、人在景中行”的美丽画卷,这是桂城在城市品质提升中描绘的美好愿景。
今年1月,桂城在2024年“百千万工程”工作推进暨城市品质提升会议上发布“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当前辖区城乡环境存在问题,通过健全机制、制定标准、专项整治、强化管理等系列措施,推动城市品质实现整体跃升,强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为加快建设“千亿镇街”提供有力保障。
众所周知,城市的品质高低,影响着市民生活的便捷性、舒适度,也关系到对人才、产业等各类资源要素的集聚力和吸引力。
桂城在这一点上作出了承诺,更亮出了招数,围绕市容管理、围挡管理、工地管理、城市绿化标准化提升等8个方面,共同推动桂城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面貌不断更新,有效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桂城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系列行动,推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人居环境有效改善,进一步促进城市品质提升建设。
行百里者半九十,路域环境整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桂城综合行政执法队将持续把三龙湾大道沿线环境提升列入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从日常整治,从点滴细化,知责于心,担责于行,努力再绘就桂城品质提升新图景。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棋清 通讯员温静娟黄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