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瑞龙纺织有限公司、佛山瑞纺染整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黄瑞龙:
从退役军人到纺织专家 跟“秒”较量的至臻匠心
■黄瑞龙(右一)与同事交流。
黄瑞龙
出生年月:1973年2月
职务:佛山瑞龙纺织有限公司、佛山瑞纺染整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
工匠感言:追求极致,做工匠精神与企业创新的领航者,就是要敢闯敢拼敢创新。
工/匠/印/记/
从部队到地方再到纺织企业,他始终保持军人锲而不舍的钻研劲头和实业报国的奋斗精神,瞄准国内外领先设备,大胆进行技术改造,攻克了一个个“拦路虎”,获得1个发明专利、23个实用新型专利。企业也获得了“中国流行面料入围企业”“中国流行面料质量管理示范单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称号。
春夏中国流行面料入围奖获得者、佛山国际贸易年度人物、南海区政协委员,带领团队研发1个发明专利、23个实用新型专利走向生产一线,赢得“中国流行面料吊牌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荣誉……众多的头衔和荣誉,是一名从退役军人到叱咤商场的企业家,20年间在纺织行业摸着石头过河的勋章。
他是怎么从一名普通退役军人蝶变为南海“大城工匠”的?走近佛山瑞龙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兼研发中心主任黄瑞龙,让人不得不感叹,军人锲而不舍的钻研劲头和企业家实业报国的奋斗精神,都能从他身上找到缩影。
从退役军人到行业能手的跨越
棱角分明的国字脸,挺直的腰板,一双眼睛淳朴而炯炯有神,谈笑中豪爽大气,言语中透着挚诚,他就是黄瑞龙。
1973年,黄瑞龙在浙江省瑞安市出生。由于双亲都是商人,平时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对他进行管教,直到高中毕业,黄瑞龙的母亲决定把他送到部队磨练,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回顾3年的军旅生涯,黄瑞龙认为自己的人生因参军而改变,在部队练就的坚强、坚韧、吃苦耐劳等品质,至今依然受益。
不服输,敢为先,永不落后。骨子里流淌着军人血液的黄瑞龙,带着这种可贵的品质,从训练场来到纺织车间,加入到母亲创办的佛山瑞龙纺织有限公司,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的身份,每天就把自己当作普通工人,紧跟着技术厂长和生产厂长学技术、走车间。
“纺纱是传统产业,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使其焕发新的活力?”刚进厂不久,黄瑞龙发现创新是唯一的出路。他注意到,公司采用的面料染料染色工艺过于传统,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不环保。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黄瑞龙和技术厂长们不分昼夜探讨技术改良方案,研究产品工艺,最终研发出“一种牛仔面料的活性染料染色”的新型工艺,采用双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代替了以往的靛蓝染液和硫化染料,大大降低了以往染色工艺中排放的印染废水量。这些新工艺使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还有利于生态环境,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一度使企业成为南海染整行业清洁生产的标杆。
由于勤奋好学、善于发现,黄瑞龙在纺织工艺创新上的本领越来越强,从一个纺织行业的门外汉,成长为既懂生产管理又精通专业技术的行业“老兵”。
带领团队跟“秒”较量创新
2005年,黄瑞龙推动企业技术部升级为技术研发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专注于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客户的一个投诉、一次埋怨,在他眼里都是一次创新改进的机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黄瑞龙发现可以用机器收集残料用的纱线。于是,他撰写了《一种方便收集残料用的纱线染色机》实用新型专利,并很快获得授权,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就这样,很多看似不经意的灵感、创意转化成为一个个发明专利,体现出他融会贯通的能力,也来自于他长期贴近一线的好习惯。
纺织纱车间,接线头是最见技术的硬活儿。黄瑞龙常想的创新都是跟“秒”较量的。速度增快,就意味着工作能力提升,工作量增加,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但是,每一秒的提高,都来之不易。
“梅花香自苦寒来”,黄瑞龙获得1个发明专利、23个实用新型专利,包括“一种牛仔布纺织生产用磨毛加工装置”“一种染料供给系统”等实用新型专利,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了产品质量,满足了市场需求,企业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这些年,黄瑞龙和研发团队还成功开发了“瑞丽呢”和“七彩条牛仔”等面料产品,这些产品的成功不仅获得了“中国流行面料吊牌”认证,也更加坚定了他在技术创新道路上的信念。他带领团队在随后的几年里屡获业界认可,多次获得“中国流行面料吊牌企业”和“中国流行面料入围企业”的荣誉。
“只要坚持创新引领,传统产业也能成为朝阳产业。”黄瑞龙说。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戴欢婷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宝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