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平洲中南木雕工艺厂设计总监梁沛根:
深耕行业四十载 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梁沛根在制作传统硬木广式家具。
梁沛根
出生年月:1963年4月职务:佛山市南海区平洲中南木雕工艺厂设计总监工匠感言:无论做哪一行,都要精益求精,始终保持着对行业的热爱。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要求,广式家具要想发展,就要不断创新。
工/匠/印/记/
潜心研制广式家具44年,从学徒到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式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他始终没有忘记作为一名手艺人的根和本。在先后获得南海区先进劳动者、南海好人、中国家具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荣誉的同时,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广收门徒。目前,他的徒弟遍及珠三角,很多都创办了红木家具厂,让广式家具制作技艺在南海乃至大湾区发扬光大。
南海毗邻广州,曾是广式家具流行区域和重要生产基地,涌现了许多广式家具制作工匠和大师。改革开放后,部分南海平洲籍师傅回到家乡,创办广式家具厂,专供出口。目前,仅桂城的广式家具生产厂家就超过两百家,具有完整的红木家具产业链。
这其中,离不开梁沛根的坚守。1979年,梁沛根进入广州木雕工艺厂工作。从学徒到工人,再到创业、授徒,44年来,他从一名小木匠一步步成长为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如今,他的徒弟们开设的红木家具厂遍布大湾区,将广式家具制作技艺发扬光大。
广收门徒传承广式家具制作技艺
梁沛根出生于木作之家,从小耳濡目染,使得他对家具制作充满了兴趣和向往。16岁初中毕业,他进了省城国营工厂,端上“铁饭碗”。不过对于他而言,“铁饭碗”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终于可以全身心地学习广式硬木家具制作。在厂里,梁沛根认真向每一位师傅学艺,经常周末也不回家,反复练习新学的技术。
仅用三年时间,梁沛根就初步学会了画图、开料、造坯料、雕刻等技术。为全方位掌握红木家具制作技艺,1987年11月,梁沛根从厂里离职,先后在花都、平洲的家具厂担任技术厂长。1989年7月,年仅26岁的梁沛根在家乡平洲创办了中南木雕工艺厂,担任厂长兼设计总监。
在生产车间,梁沛根手里拿着木匠必备的两把工具——刨子。“这把短的是我父亲留下的,这把长的是我进厂当学徒后,师傅给我做的,四十多年了。以前这么厚,现在至少磨薄了一公分。”说话间,一片片近似透明的刨花从刨子里掉落。
虽然年过六十,但梁沛根仍然保持着下车间亲自参与生产的习惯。“干了一辈子,几天不做木工活就不舒服,就是腰越来越弯不下去了。”梁沛根说。
当年办厂之初,梁沛根就把已经退休的师傅连六请进厂里,一起设计、生产红木家具。此后,梁沛根和中南厂在广式家具圈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但随着老一辈艺人相继离世,手工精湛和全面精通制作工艺的艺人越来越少,使得广式家具在工艺传承上出现人才断层。梁沛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1997年起,梁沛根在工厂专门成立技艺制作培训班,传授广式家具设计与选材、开料、造坯料、雕刻、抖装(装堪)、刮磨、上漆等全套技艺。至今,他教过的学徒已有三百多人。
如今,梁沛根还不时会到外地授课,“会做红木家具的人越多,这个行业才能更兴旺,更能传承下去。”
除了收徒弟,梁沛根还积极思考如何让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术更多元地保留下来。他积极编写技艺教材,在行业和各中小学校传播广式家具中的广府文化。
“我还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给家乡争光!”梁沛根充满信心地说。
不断创新推动广式家具发展
广式硬木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三大流派之一,成品多用酸枝、花梨及紫檀木等优质硬木制作而成。一般情况下,一件家具由一种木料制成,大弧度部件弯料习惯用一块木料挖成。
然而,发展到现代,曾经的优点很多都成了缺点,阻碍广式硬木家具的发展。比如近10多年来,小叶紫檀、大红酸枝等中高档材料数量急剧下降,优质材料已近枯竭。原材料的紧缺,导致红木家具价格提升,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元,销量明显下降。
“现在来看我们产品的年轻人不多了。”梁沛根担忧地说。面对困境,梁沛根利用担任南海区红木行业协会会长的条件,带领同行们积极研究适合广式硬木家具制作的替代木材,“最近几年已经开始使用南美洲、非洲市场的材料,效果还需观察。”
在梁沛根看来,广式硬木家具之所以能流行几百年,关键在于创新。“你看这个部位,就是借鉴了欧洲巴洛克艺术风格。”梁沛根指着一张硬木座椅的下半部分说,“欧洲很多古老的建筑都是这种风格,广式家具能够一直流传,就是因为能够不断借鉴其他艺术的风格。”
除了材料,造型也要创新。“现在很多家具都讲究人体工学,广式家具也要跟上这个潮流。”最近,梁沛根总是将“人体工学”这个词挂在嘴边,并不断思考怎样设计、制作出更符合现代年轻人需要的广式硬木家具。
从木匠手艺人到省级“守艺人”,梁沛根始终坚信:“创新才有活力,有活力就有市场,有市场才有传承。”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迪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陈志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