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12月22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从新选之“匠”看南海之“变”
    • 神十七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完成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试验等既定任务
    • 南海温暖送往灾区
    • 前11个月我国吸收外资1.04万亿元
    • 桂城今年100%完成新增耕地任务

    第A02版:要闻

    • “制造业+文商旅”比翼齐飞 构建西樵发展新格局
    • p35

    第A03版:要闻

    • 创新技术 为装备零件穿高质量“外衣”
    • 追求极致创新 为普通瓷砖注入匠心

    第A04版:要闻

    • 从退役军人到纺织专家 跟“秒”较量的至臻匠心
    • 专注研发 用科技筑牢“生命防线”

    第A05版:要闻

    • 深耕行业四十载 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 同玉石“对话” 方寸间雕琢万千世界

    第A06版:要闻

    • 鱼塘搭防寒棚 护鱼苗“过冬”
    • 避免室外剧烈运动 饮食应适当进补
    • 从新选之“匠”看南海之“变”
    • 破案率86.7%涉黑恶警情持续下降
    • 离婚后,对方不配合房产更名怎么办?
    • 占用堵塞“生命通道”三家企业各被罚7000元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第A07版:网红/教育

    • 天气很冷 南海很热
    • 百名校长公开答辩 与教育专家“过招”
    • 一周网闻
    • 南海4名教师入围一展班主任风采
    • 停 水 通 知

    第A08版:文化

    • 平地冬祭 一场入古出新的约定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A05:要闻

佛山市馨槐阁艺术文化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刘庆峰:

同玉石“对话” 方寸间雕琢万千世界

2023年12月22日

    ■刘庆峰(左一)希望把玉雕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刘庆峰

    出生年月:1973年5月

    职务:佛山市馨槐阁艺术文化有

    限公司艺术总监

    工匠感言:把品质做到极致,把工

    艺的生命力唤醒

    工/匠/印/记/

    此情只为玉石痴,终身学习志不移。从事雕刻行业32年,他从学徒做起,一步步成长为中国高级技师、国家级非遗项目“广州玉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16次获国家级大赛金奖,多件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他不吝授徒,23年间培育出高级工艺美术师5人、高级技师1人、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1人。

    暖黄的灯光下,他右手三指捏起一支锣机(玉雕工具),随着金刚砂针在材料上游走和停顿,一件玉雕作品逐渐成型。在馨槐阁工作室,这样的画面已上演成千上万次。从学徒成长为大城工匠,他一干就是三十余载。他就是佛山市馨槐阁艺术文化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刘庆峰。

    琢玉,如做人。坚信“玉石”可镂,刘庆峰在创作中,与玉石“对话”,把文化、创新、专注等匠心精神传递给同行。把传承、发展玉石雕刻技艺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态度诠释着新时代“大城工匠”风采。

    十年磨一剑展现玉石之美

    “从千禧年到今年9月,我已在平洲度过了23个春秋。”2000年,出生于“中国雕刻之乡”福建莆田的刘庆峰跟随同村的师兄弟,攥着数十元的路费,搭乘乡村大巴,来到佛山平洲,在一间小作坊开始了玉雕生涯。

    对于雕刻来讲,木雕和玉雕技艺多有融会贯通之处,不同的是一些雕刻手法和材料的使用。虽然有扎实的雕刻功底和不俗的审美能力,刘庆峰仍不敢懈怠。

    从业之初,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雕刻同一个样式,一天上千次的雕琢,在工作台前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工具将手磨出茧子、磨破皮是家常便饭。“在不断重复中加深对材料的认识以及对技艺的积累,是必经之路。”回忆过往,刘庆峰感触颇深。

    “想达到艺术的标准,技术必须跟得上。”刘庆峰是典型的硬功实力派。从业多年来,他每天都要“和石头对话”。从翡翠到黄龙玉,从金丝玉到泥石,无论是玉石色彩的把握还是对材质的熟悉,刘庆峰都已攒下深厚经验。

    玉雕行业有一句话:“太聪明的,太笨的,往往都做不来。”相比其他人,刘庆峰更能耐得住雕刻的枯燥,创作也更有灵气。

    常有人欣赏刘庆峰作品时,会发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感触。当别人还在雕刻传统的佛像、生肖等题材时,刘庆峰开始把一块块玉料与古诗词或生活趣事结合,运用其最擅长的俏色技法,雕刻出《战疫》《海上明月共潮生》《岭南佳果》等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作品。即使隔着厚厚的玻璃,作品《海上明月共潮生》也能让观者感到光风霁月的意境、人物的神韵及俏色技法的绝妙。

    “作为现代艺术从业者,既要有迎合市场潮流的敏锐度,又要有追求艺术表达的坚持。”他说,每一块玉石都没有废料,只要用心去观察和体悟,“腐朽”就能变神奇,展现出独一无二的美。

    刘庆峰工于俏色,在传统题材上雕出新意,作品巧夺天工,入录《中国玉雕名家技巧丛书:刘庆峰翘色技巧谈》,成为现代玉雕工匠俏色技巧入门必修课。

    以艺术播种助推玉雕产业发展

    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多年后,刘庆峰的“粉丝”逐渐多了起来,专程从各地来到南海购买他作品的收藏家越来越多。但他认为,他们这一代的玉雕师,更应该扮演好时代承接者的角色。

    刘庆峰说,玉雕师一旦过了40岁,身体和眼睛都大不如前,在机器制造大量取缔手工制造的冲击下,许多人几乎不大动手。

    “受时代因素等影响,我们这一代可塑性要差许多,不如稳固好上一代传下的技艺,扎扎实实传承给下一代,提升他们未来的可能性。”刘庆峰并不吝啬将其拿手的俏色技巧传授给徒弟,但凡有同行登门取经,他也乐于交流,希望通过代代相传、相互学习,让玉雕行业永葆生命力。

    在日常授课中,刘庆峰还着重培养徒弟们树立工匠精神,要求他们对待每一个作品都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当今社会,年轻人能抵挡外界诱惑的实在太少了。”

    扎根平洲23年,刘庆峰为平洲玉雕产业培育出高级工艺美术师5人、高级技师1人、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1人。谈到未来,他表示,让俏色雕刻技艺走进校园是他的另一个梦想,将他的工作室作为大学生的实习基地。“一些美院的学生,都可以到我这里来实习。让更多学生和年轻人了解玉雕文化、爱上玉雕,才能让‘天下玉、平洲器’品牌更加响亮。”

    “我很庆幸,一直从事的都是兴趣所在。”刘庆峰说,“我认为工匠精神就是认真、坚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郑慧苗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宝翔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