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李惠文:
追求极致创新 为普通瓷砖注入匠心
■李惠文(中)与同事讨论工作。
李惠文
出生年月:1979年10月
职业: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工匠感言:务实创新,追求产品精湛性能与艺术美学,消费者的认同,就是我们工匠最大的荣誉。
工/匠/印/记/
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20多年来钻研生产技术和产品研发两大领域,与技术研发团队共同承担完成32项新工艺、新技术产品开发,超过10项技术分别达国内领先或国际领先水平。带领团队不断深入生产一线了解项目难点,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中攻克并解决问题。他不惧艰辛,专心、专注建筑陶瓷行业,勇于尝试,敢于突破,精益求精,用艺术思维结合技术方法为行业源源不断开发更多的创新性产品。
走到蒙娜丽莎集团2023年的陶瓷大板连纹背景墙新品《流云苍翠》前,李惠文脱口而出宋代诗人朱熹的一首诗:“流云绕空山,绝壁上苍翠。应有采芝人,相期烟雨外。”
为了打造这款极具诗意的背景墙陶瓷产品,李惠文与团队花了近半年时间。在他眼中,研发出各种兼具卓越性能和艺术美感的建筑陶瓷产品,就好比竭尽所能地为各类建筑空间“披上”优质外衣,创造出一种人人向往的美好生活场景。入行21年的李惠文,始终心怀匠心,守正创新。
引领市场趋势攻克瓷砖尺寸难题
2002年,从“瓷都”景德镇完成大学学业之后的李惠文,先是进入了珠海一家瓷砖厂工作。几个月后,他来到“南国陶都”佛山,2003年5月成为蒙娜丽莎集团的一名工艺技术员。
21年来,李惠文所在的研发创新团队对瓷砖变大变薄的技术探索始终没有停止。作为团队的一员,李惠文参与了中国陶瓷行业近20年来所有的陶瓷规格尺寸重大变革与突破。
2007年,蒙娜丽莎集团研发创新团队利用国产成型装备,成功研发出了900×1800mm大规格、厚度5.5mm的建筑陶瓷薄板,将传统陶瓷厚度尺寸从10.5mm减薄到了5.5mm。
数字变化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尤其是国内行业还没有成熟的薄板成型装备,薄型化生产工艺和技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把陶瓷板做得又大又薄,还不会损失强度?
李惠文带领攻关创新团队迎难而上,不断重复实验——失败——总结——再实验的过程。最终,经过长达一年、几百次的实验摸索,锤炼出了成熟的配方和工艺路线,并在当年完成薄板示范生产线的建设,实现市场化。这项大规格陶瓷技术不仅填补国内空白,更是打破了国外对大规格陶瓷板相关技术的垄断,带动了中国陶瓷行业往薄型化发展,推动国内陶瓷板材生产技术跃升至国际先进水平。
薄型陶瓷的持续创新,意味着李惠文和研发创新团队在技术上需要朝着更高的方向突破。2021年,李惠文又与团队研发出更大的1600×3200mm规格、厚度只有2.5mm的高强韧抛光岩板。从5.5到2.5,这看似“毫不起眼”的3mm变化,却花了他们差不多半年时间。“尺寸变大变薄后,需要对配方、工艺、烧成、设备及表面装饰方法等众多环节进行颠覆式创新和改变,相当于搭建了一个全新的生产制造系统。”李惠文说。
精益求精,是李惠文从事陶瓷行业21年来一直坚守的初心。秉持这一信念,让他逐渐从技术员成长为技术领头人,而不变的是,他始终奋斗在科研一线。
追求极致创新用跨界思维开发艺术产品
2018年,李惠文从生产技术中心调任到集团研发中心。作为企业研发中心核心骨干,李惠文也有一套“个人标准”,“每研发一个产品,首先定框设限,自己要制定标准,生产过程中追求极致和完美。”
在研发中心岗位上,李惠文开始用新的思维来对待产品创新工作,带领研发设计团队再次回归到产品研发的最前端去思考。
研发过程中,李惠文希望用艺术思维结合技术方法,为行业源源不断开发更多的创新性产品。“把产品做成极致的艺术品,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李惠文带领团队在研发设计创新的过程中,做的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从肌理、质感、色彩等多方面深入研究,最终做成被市场广泛认可的产品。
为实现在岩板表面形成丰富图案,赋予瓷砖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设计故事,蒙娜丽莎开启了与油画、漆画、水墨、工笔画等领域的跨界融合。李惠文带领研发人员不断尝试通过不同技术叠加、材料调整、工艺试验,将原创设计图案完美还原。从第一次测试实验开始,连续加班反复做10~20次,每次都长达20多个小时,李惠文却乐在其中。“成功的产品来自每一次的失败和改进,而一次成功带来的那种喜悦就足以让人欣慰。”如今,这些跨界融合的产品打开了瓷砖行业新的消费“蓝海”。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黄婷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陈志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