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12月22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从新选之“匠”看南海之“变”
    • 神十七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完成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试验等既定任务
    • 南海温暖送往灾区
    • 前11个月我国吸收外资1.04万亿元
    • 桂城今年100%完成新增耕地任务

    第A02版:要闻

    • “制造业+文商旅”比翼齐飞 构建西樵发展新格局
    • p35

    第A03版:要闻

    • 创新技术 为装备零件穿高质量“外衣”
    • 追求极致创新 为普通瓷砖注入匠心

    第A04版:要闻

    • 从退役军人到纺织专家 跟“秒”较量的至臻匠心
    • 专注研发 用科技筑牢“生命防线”

    第A05版:要闻

    • 深耕行业四十载 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 同玉石“对话” 方寸间雕琢万千世界

    第A06版:要闻

    • 鱼塘搭防寒棚 护鱼苗“过冬”
    • 避免室外剧烈运动 饮食应适当进补
    • 从新选之“匠”看南海之“变”
    • 破案率86.7%涉黑恶警情持续下降
    • 离婚后,对方不配合房产更名怎么办?
    • 占用堵塞“生命通道”三家企业各被罚7000元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第A07版:网红/教育

    • 天气很冷 南海很热
    • 百名校长公开答辩 与教育专家“过招”
    • 一周网闻
    • 南海4名教师入围一展班主任风采
    • 停 水 通 知

    第A08版:文化

    • 平地冬祭 一场入古出新的约定
  • 数字报首页

A08:文化

平地冬祭 一场入古出新的约定

2023年12月22日

    ▲宗祠里的石狮子活灵活现。

    ▲冬日里的平地公园。

    ■村民为平地冬祭做准备。

    ■黄氏大宗祠。

    ■平地大石桥,连接百年商贸往来。

    ■平地牛仔城。

    扫码看视频

    “冬大过年”,这句老广最为熟悉的俗语,对于南海大沥平地有着同一座宗祠的人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

    12月22日冬至节气,《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栏目摄制组走进平地,穿越800年时光,细细探寻古村背后的传统民俗,感受它的前世今生。

    这座嵌于现代都市中的岭南古村,流芳八百载,宗祠的冬祭每年如期而至,成千上万人围聚,每个人都能吃上“太公分的猪肉”。这场象征着团圆、孝德、传承的宗族相聚,让传统民俗文化“入古出新”,有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平地人的根和源

    黄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聚族而居,族必有祠。在平地社区,就有这样一间始建于明代的黄氏大宗祠,是大沥的一张旅游名片,迎接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游客。

    黄氏大宗祠于清朝1755年迁建。三间三进式样,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特色上,镬耳封火山墙,龙船脊,木雕骆驼墩抬梁式梁架,水磨青砖墙。祠内木雕有300多条龙、24孝图、人文蕃盛等,200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正门进入宗祠,首先会被门上画工精美的两个门神郁垒神荼的画像所吸引。在宗祠的第一进,两边各有一列厢房。墙壁上挂着平地村各个年代的地图、平地黄氏宗族的历史介绍及黄氏族人参与活动的照片。其中与古老祠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平地黄氏28代孙、漫画家黄嘉伟获得的第三届国际漫画奖银奖的奖状。

    最有特色的是,独脚牌后方挂着4块巨大的棕红色木牌,上书忠、孝、廉、节,是平地黄氏的祖训。村里的长者感慨道:“我们要让子孙知道自己的祖先来自哪里,宗族里曾经出现过哪些文人雅士。”

    平地因平地涌在村北面流过,地势平坦而得名。据《平地印记》一书记载,“平地自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开村,经过800多年的历史沉淀,底蕴深厚,是岭南地区典型的人文古村落。”

    八百多年的岁月也刻进了黄氏大宗祠的一砖一瓦,黄氏后人见证了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漫步平地,榕荫掩映,黄氏大宗祠端庄肃穆,雕梁画栋与牌匾楹联相映,熠熠生辉的古老建筑散发出独特魅力。

    民俗入古出新

    ﹃冬至祭祖﹄逾百年,传统民俗焕发新活力

    宗祠,既是家族的记忆之所,也是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据《南海平地黄氏族谱》记载,平地黄氏每年举办春、秋、冬三祭,清咸丰年间取消秋祭。此后春祭又与清明祭祖合办,冬祭则传承下来。2005年,经历半世纪的停办后,藉平地黄氏开村820年之际,冬祭恢复举办。2012年10月,被列入南海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12月,被列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冬至这一天,各地黄氏族人纷纷回到黄氏大宗祠,在族老的主持下举行祭祖仪式,成千上万人围聚,遵循古礼,完成神圣的宗族祭祀仪式。祭祖完毕,每个人都能从族老手中领取到一份烧猪肉,吃上“太公分的猪肉”。

    要问“太公分猪肉”兴于何时,恐怕没人能说清楚,因为这种文化已深入生活。而这份太公分发的烧肉,在族人们眼中,更代表着健康、快乐,以及家族凝聚力。

    在“平地黄氏冬祭”佛山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黄汉威看来,宗祠作为一个纪念先祖、秉承家风、凝聚亲情、祈福安宁的场所,既寄托着本宗族对远方“祖根”的眷恋和怀念,也代表着这个宗族在岁月烟尘里所走过的风风雨雨,在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祠堂是最能够凝聚一个姓氏宗族的地方。只要祠堂在,有活动的时候,无论路程多远,族人都会回来相聚。”黄汉威说,平地冬祭,不单是一个祭拜仪式,更有着缅怀先祖功德,勉励后辈发愤图强的意义。“把平地冬祭文化更好地传承下来,传播出去,这是大家的心声。”

    除了“平地黄氏冬祭”,平地的传统民俗活动还有观音诞巡游、粹华曲艺、广东醒狮和麦边舞龙等非遗项目,都融入了时代元素,焕发出新的活力。

    文化凝聚人心

    高楼﹃平地﹄而起,让﹃沥商回家﹄成风潮

    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发展力量,“沥商回家”正在大沥形成一股新的风潮。地处广佛黄金走廊的平地,几十年来形成了良好的纺织产业发展基础。“平地布匹市场”品牌声名远扬。然而,在新商业模式的冲击下,专业市场传统的交易模式显得后劲不足,制约了整个布匹市场集群的转型升级。

    突围需要变革,变革就是机遇,就是发展。11月1日,大沥平地工业区二期改造项目由知名沥商、豪美控股集团旗下的广东丰盛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丰盛物业”)成功摘牌竞得,计划总投资超20亿元,打造辐射大湾区的纺织服装跨境电商产业园。

    平地工业区二期改造项目位于广佛路以北、东约大道以西、雅瑶水道以南区域,临近平地新基工业区改造项目,周边聚集了平地国际牛仔城、百纳轻纺城、中纺华丽布匹城等专业市场及产业配套,具有很大的产业发展潜力。

    从平地村黄氏大宗祠往外走,穿过平地布匹市场和平地国际牛仔城那连绵不断的纺织店铺,这里的未来让人充满期待。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戴欢婷通讯员熊奏凯蒋素媚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章佳琳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