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选之“匠”看南海之“变”
(上接A01版)
■看到开放南海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何为南海?“南”国水乡,“海”纳百川。
从新一批大城工匠的户籍所在地来看,30人中有14人为佛山市外,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成为“新南海人”。这背后,彰显出一座城市的海纳百川气质,也体现出南海对人才强大的吸引力。
获得2023“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的马汉彬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也成为了2023年南海“大城工匠”的表彰对象之一。2018年,马汉彬回国创业,将“active-pixel半导体生物芯片技术”落地,2019年申报并获批佛山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0年底马汉彬的项目顺利完成三轮融资,累计融资1.5亿元。“南海非常重视创新型科技人才,年轻科创者在这里能得到足够的尊重。”他说,南海的创
业环境和人文环境高度融合,这是他扎根南海的重要原因。
此次的大城工匠评选,更多的是面向基层一线。比如,最年轻的工匠“90后”刘丰,是国药集团冯了性(佛山)药材饮片有限公司的一名中药材鉴定员。他自小与中药结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沉香牛黄一眼立分真伪,鹿茸人参伸手便知高低,多次获得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他的入选,打破了人们对工匠要求经验、要求资历的刻板印象。
也有一批“手艺人”入选,他们在传统行业中掌握着绝技绝活。佛山市南海区平洲中南木雕工艺厂设计总监梁沛根,潜心研制广式家具44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式家具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曾多次在大赛中获得金奖。佛山市馨槐阁艺术文化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刘庆峰,1991年开始学习雕刻技艺,从学徒做起,一步步成长为
中国高级技师,16次获国家级大赛金奖。
除了制造行业,也有一批文商旅创产业的工匠入选。中式面点高级技师邝志强,是佛山市凤凰餐饮有限公司的点心总厨,他钻研粤式点心近40年,能够制作超1000种粤式点心。“工匠就是要做优、做先!要毫无保留地带动南海粤式点心的多元化发展。”邝志强表示,将持续推动同行从业者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为传承粤点精髓和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放眼世界发展史,但凡制造强国,必定工匠精神盛行。实践证明,只有培养大批技能人才,才能有力支撑
制造强国建设。而广大技能人才正是工匠精神的主要传承者、实践者和创新者。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当工匠人才成为全社会的“明星”时,才会有越来越多工匠涌现,这也是致力打造智造强区的南海连续四届举匠的深意。当技艺超群、敬业奉献的技能人才队伍形成时,将为撑起南海产业脊梁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统筹/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年智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年智黄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