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2月26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 《中国共产党简史》出版发行
    • 擦亮“南海好功夫”名片提升城市精神品格
    • 南海企业家潘健章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 南海区村改大攻坚现场会今日召开

    第A02版:要闻

    •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第A03版:要闻

    • 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
    • 攻坚克难创造奇迹 中国经验启迪世界
    • 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第A04版:要闻

    • 汲取榜样力量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第A05版:要闻

    •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 合理化解“肠梗阻” 接送学生不“添堵”
    • 规划调整公告

    第A06版:品读狮山

    • 做活“水”“绿”文章 绘就诗意生态画卷

    第A07版:8532469

    • 南企炬申股份上市申请审核获通过

    第A07版:8532470

    • 做花灯 吃汤圆 猜灯谜

    第A07版:8532471

    • 加强城市管理打击“两违”行为

    第A07版:8532472

    • 专家调研出妙招策划提炼党建品牌

    第A07版:8532473

    • 拍卖公告

    第A08版:新视觉

    • 流光溢彩醉人心 华灯璀璨庆元宵
    • p19

    第B01版:特刊

    • 村改大攻坚 南海再出发

    第B02版:特刊

    • 再造南海

    第B03版:特刊

    • 宏图起南海 两年完成总任务

    第B04版:特刊

    • 利剑破顽疾 连片改造促融合

    第B05版:特刊

    • 画卷展未来 “三生相融”兴南海

    第B06版:特刊

    • 桂城 敢闯敢创坚定干 挺进村改“深水区”

    第B08版:特刊

    • 九江 村改跑出加速度 腾出发展新空间

    第B10版:特刊

    • 西樵 创新模式拓空间 打造产业新高地

    第B12版:特刊

    • 丹灶 村改创新促发展 城乡融合更高质

    第B14版:特刊

    • 狮山 打出“八有”组合拳 拓展发展新空间

    第B16版:特刊

    • 大沥 探路特色改造 城乡高质量融合

    第B18版:特刊

    • 里水 推千亩连片改造 促高端产业集聚

    第B20版:特刊

    • 当标兵作示范 力争两年总体完成村改任务
  • 数字报首页

B16:特刊

大沥 探路特色改造 城乡高质量融合

坚持“五个一”和“改造七式”,重塑城市空间、产业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勇当城乡融合发展先行者

2021年02月26日

■南海艺术中心效果图。 通讯员供图

■大沥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 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摄

■创客产业中心效果图。 通讯员供图

■大沥镇大沙工业区清拆现场。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2月26日,南海区村改大攻坚现场会在大沥镇召开。“大沥镇是一个最具想象空间的镇,也是重点要重构的一个镇。”2月18日,在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专项巡查的南海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现场,佛山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闫昊波对大沥寄予了厚望,鼓励大沥接下来要下大决心,继续做好城市空间、产业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的重塑。

大沥是比较早的建成区,又是广佛全域同城化最前沿的区域。因此,在城乡融合的过程当中,大沥的任务颇为艰巨。闫昊波认为,如果大沥在此方面做出成绩、做出特色,可为全区的城乡融合建设探路。

不负春光起好步,凝心聚力谋新篇。2020年,大沥镇深度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让广佛全域同城在大沥东部得到进一步发展。进入2021年,围绕“一轴两翼同发展,三城多园齐改造”的发展思路,大沥镇将继续沿用“五个一”和“改造七式”,把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旧村改造、旧城改造作为“主战场”,进一步向“三旧”要创新发展空间、生态文明空间、优质生活空间,推动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

挂图作战

2020年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1月7日,南海艺术中心片区首个具体工程项目开工仪式在大沥举行。该项目位于大沥穗盐西路南侧,属大沥目前重点推进改造的河西沿江片区的内容之一。

河西沿江片区改造项目所在地是千灯湖北延过河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大沥镇村改重点片区。未来,这里将崛起南海艺术中心,将建有中心湖、沥桂同心桥、大剧院、音乐厅、会展中心、城市展厅、博物馆、运动中心、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电子档案馆等载体。片区内还规划有一处轨道交通换乘站点,位于南海中轴线与穗盐路路口东侧(片区北部),广州地铁28号线将途经此处。

作为千灯湖城市轴线北延的关键节点,这一片区还计划以水体为纽带建设中心湖,呼应千灯湖景观设计,打造公共空间与城市景观相融合的都市休闲区,加速推动城市、环境、产业“北延过河”。可以预见,随着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这里将成为千灯湖北延城市轴线上的新极点。

南海艺术中心取得如此进展,是大沥2020年积极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作的一个缩影。2020年5月,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到南海区调研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时,提出“2020年大沥镇升级改造1万亩村级工业园的目标任务”。南海区高度重视,督促大沥镇对标村级工业园改造“硬指标”“硬任务”,将其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时间不延”,吹响“冲锋号”、发起“大会战”、形成“总攻势”,将园区升级改造抓到底、改到位。

经过努力攻坚,2020年大沥镇新增累计拆除整理面积约10212亩,超额完成全年1万亩的拆除整理目标任务。为确保完成村级工业园拆除整理任务,大沥镇坚持“一轴两翼同发展、三城多园齐改造”的工作思路,实施挂图作战,落实“规划引领、国土推动、拆迁开路、三旧统筹、招商助力”,分别成立东、中、西指挥部,全力推进各片村级工业园改造。

注重部门联动,是大沥形成极具特色村改模式的原因之一。大沥镇落实“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人马、一份方案、一跟到底”的“五个一”村改机制,探索公有物业带头改、村级物业激励改、公资介入承接改、引入市场助力改、激发业主主动改、违建物业倒逼改、重大项目征拆改的“改造七式”,综合最大资源优势实施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

连片改造

以规模化空间促产业提升

1月12日,“亚洲集团会展中心二期改造”项目最后30亩约2万㎡旧厂房,实施整体拆除。此前,大沥已在2020年6月前对240亩土地的地上建筑物进行拆除。“亚洲集团会展中心二期改造”项目位于桂和路以东、穗盐西路以北、奇槎大道东以南,项目总面积为270.72亩(约18万㎡)。这也是大沥中轴片区的连片旧改重点项目之一。

当下,南海区正在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标杆区域,在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强化引领和支撑作用。其中,将以大沥中轴片区等为示范,通过连片更新为发展策略,实现高质量的城乡融合。

大沥中轴片区是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之一,聚集了南海艺术中心、大沥智慧安全小镇、创客产业中心多个重点项目。近年来,大沥一直在抢抓广佛全域同城化和南海千灯湖中轴线北延过河的发展机遇,积极实施整体谋划、连片开发、引入项目、完善配套、优化环境,争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先行区。

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成为国家“集体土地上建城市”的成功实践。广佛智城、全球铝业展贸中心、永旺梦乐城等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探索打造广佛极点带动新片区,为大沥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开辟新天地。

2020年,大沥镇牢牢抓住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的契机,加速推动重点项目。其中,创客产业中心核心区(启动区)一期地块于2020年7月30日挂牌出让,8月7日正式启动建设(首期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约300亿元),实现“拿地即开工”。河西沿江片区、聚豪片区等,也在稳步推进中。

这些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连片改造。坐拥27个农村社区和上百个村级工业园,大沥本身具备丰富的“三旧”资源。

2月19日,佛山市村改总攻坚现场会在南海区召开。会议对《佛山市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进行了解读。当中提出,南海要以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为抓手,加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和乡村振兴、旧村居改造的结合,推动连片拆除改造,打造城乡融合协同发展新格局。如今,围绕重点项目促建设,加速推动重点项目,大沥全力推进产业载体建设,目前在建的产业载体项目有民旺·瀚星科学园、南海国际会展中心等。

发挥特色

推动城市价值持续跃升

2020年,大沥镇开展了4场大型拆除清理行动和1场启建仪式活动,营造升级改造的良好氛围。同时,奇槎洛溪、河西岳利沙、沥东江夏、谢边石桥头等一批旧村改造均在稳步推进中,推动“空间格局再造、产业集群再造、生态环境再造”,为村改提速增效。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景象,正在大沥生动呈现着。

火热改造的背后,是蓬勃旺盛的需求。从零星化的单个项目改造到动辄数百亩的连片式改造,大沥此轮旧改热潮不仅是对各个片区定位的重新规划与布局,更体现了在探索城乡融合和广佛全域同城化背景下,城市区域价值的不断跃升。加速推动三旧改造重点项目,为大沥的城市再造、城市重塑带来了新的动力。近年来,大沥这颗“明珠”越来越有信心、有能力主动接受广州产业外溢的辐射,逐渐成型一个集“产、城、人、文、旅”于一体的大沥新中心。

如今,大沥镇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模式。接下来,大沥镇将继续从全局角度出发,全方面谋划全镇村改工作,加强招商引资,促进大沥镇产业升级。如尽快编制大沥镇城市更新(“三旧”)改造的行动方案,有序划定城市更新(“三旧”)改造的重点区域、改造方向及改造策略。

大沥还将重点推动中轴片区,东部的海北、盐步片区以及西部产业提升项目,并加快推进全镇“工改工”项目,充分利用产业升级的发展机遇,逐渐形成连片工业区改造的新格局。此外,还将加强政府统筹和土地整备的力度,划定重点区域,探索“毛地”入市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产业集群效应的连片工业区。

除村级工业园改造外,旧村改造也将是大沥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一方面,及时开展旧村改造意愿摸底,全面锁定拟进行旧村改造的社区或经济社,对有旧村改造的社区或经济社进行全面的政策宣讲;另一方面,全力做好现阶段已推进旧村改造的后续工作,为村改提速增效。

站在2021年的春天,大沥村改工作将继续奋勇前行,争取实现村级工业园全面升级改造,将村级工业园区变成现代产业园区、普通城区变成广佛都市圈核心区。

案例

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

惜土如金打造精致“样板间”

2019年,南海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动工建设。作为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最后一个挂牌的地块,南海国际会展中心不负大沥人十年的坚守与等待,从一开始便带着“中国安全产业大会永久会址”的荣耀而来。

看着这片地从“空白”到慢慢增添商业综合体、产业载体、生态公园、高端住宅等城市元素,这片土地“变身”的亲历者们都会感慨万千。2007年,南海区和大沥镇两级政府下决心取缔废旧塑料加工行业,高标准、高起点对这个片区实施连片改造。这个位于南海城市中轴线北端的区域,占地1800多亩,分属联滘、沥东、沥中、雅瑶和平地5个社区的10多个经济社。平整土地后,大沥确立了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的新定位,着力将其打造成大沥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和城市建设的新“地标”,开创了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城市”的先河,也成了大沥连片改造最典型的案例之一。

土地整理好,“装”什么成了最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大沥优越的区位优势,加上并镇后“大沥新中心”的蓝图加持,不少企业慕名而至,期望能在这片土地上谋一杯羹。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大沥并没有“来者不拒”,反而“惜土如金”。

秉持“选择优质企业,产业要配套齐全各种要素,才能打造成有活力的产业生态”的理念,大沥对广佛国际商贸城的每个项目均是“精挑细选”。2010年起,广佛智城、永旺梦乐城、有色金属企业总部楼群等建筑相继落成,让城市的“颜值”不断攀升,支撑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成为远近闻名的商贸核心区。

如今,随着南海国际会展中心的到来,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的所有地块均已“名花有主”。如今,这里还是南海城市空间格局再造和产业集群再造的典范。一个个的标志性建筑,共同构筑了大沥这个千年商都构建现代商贸体系的引擎,也勾勒出大沥崭新的城市天际线。

创客产业中心:

引入市场力量提升改造效率

作为南海城市中轴“北延过河”的第一站,也是大沥村级工业园改造、中轴片区上的一颗“明珠”,创客产业中心的动向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如今,这个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创客产业中心所在的奇槎、水头片区,其产业发展有着明显的“大沥印记”。这是大沥有色金属的发祥地和金属贸易企业的集散地之一,20世纪90年代陆续建起多家颇具规模的铝型材生产企业。后来,随着这些企业把制造环节外迁,厂房陆续被分隔转租。

在改造前,单单是在水头旧工业区里,就有超过80家企业,主要以铝型材加工、模具加工、废旧金属回收等低端制造业为主,每平方米租金甚至最低只有2~3元,与优越的区位优势并不匹配。粗放式分拣、低端式仓储、零散式的经营,注定了行业的低效能、低产出、低贡献,与现代化城市发展方向格格不入。

推进片区整体改造,成了大沥乃至南海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广东金融高新区“北延过河”步伐加快,也倒逼这个区域的整体改造,通过整体谋划、连片开发、引入项目、完善配套、优化环境,加快实现城市过河、产业过河、环境过河。因此,大沥镇结合自身的城市和产业发展定位,决定对这里的村级工业园进行改造提升,启动“创客产业中心”项目。

创客产业中心项目规划总面积约3000亩,涉及2个经联社和24个经济社。去年8月启动建设的项目首期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投资额约300亿元,为千灯湖北延过河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出让+出租”“国有+集体”“居住+产业”混合开发的方式,创业产业中心引入了社会资本跨界共建。此改造方式可实现统一规划、统一交易、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突破了传统的土地开发模式,有效调动社会力量、村集体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以“政府引导、规划引领、市场推动”为原则,该项目通过市场主体参与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推动产业集聚,打造产业主题清晰、功能配套完善的产业综合载体。根据建设计划,创客产业中心将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创新创业生态链,并形成极具创客特色的商住、文化娱乐、运动休闲资源,打造创客魅力小镇。

声音

●大沥镇党委书记刘浩文:

2021年,大沥要以转型为纲、项目为王,以更足的干劲推动升级。一方面集约土地资源,用好储备土地、挖潜存量用地,实施集约连片开发,提升土地综合效益;另一方面用好社会资本,做实以商引商、环境招商、产业链招商。大沥将抓紧研究并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通过发力交通大会战等举措,凝聚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合力,为推动品质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贡献大沥应有的力量。

●大沥镇镇长游剑锋:

展望未来,大沥将通过区、镇、村联动,拆旧图新,让旧工业园、旧村(居)再出新彩。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利用好“土地整备、联动改造、混合开发、毛地入市”等政策,腾退出连片的开发空间,推动千灯湖北延过河和广佛新城的建设。通过深入推进城乡融合,持续开展转型升级,积极实施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力打造“商贸大沥智创新城”。

●民旺·瀚星科学园项目负责人邱旺:

这是我们集团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首个产业项目,位于大沥镇大镇社区。与项目所在地改造前的那种传统式工业园区对比,民旺·瀚星科学园集产业园区、小区、商业街为一体,将打造出一个对外开放的产业链管理体系。

●沥东社区党委书记潘启业:

为了提升社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沥东紧跟市、区、镇的城市产业转型升级部署,积极配合实施辖区大型连片改造,并对小片区实施微改造,让旧物业产生新价值。

●河西社区居民陆建芳:

以前看到河对岸那些灯火通明的高楼时总是充满羡慕。现在,社区也开始进行村级工业园的改造,而且已经有项目动工了。再过几年,我们河这岸的面貌也会焕然一新,到时候颜值也会跟对岸一样美!

大沥村改的“改造七式”

大沥镇制定“攻坚作战图”,以实现村民利益最大化、平衡镇、村、社、村民四级利益为目标,明确每个项目的位置、规模、类型、责任人以及推进时间,做到“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人马、一份方案、一跟到底”。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大沥分类施策提出“改造七式”并大胆探索,在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公有物业带头改

改造特色:由公有物业先拆起来、公资土地先改起来。典型事例:东风藤厂、横滘水泥厂等公资旧物业拆旧建新;南光树脂厂地块引入羊城创意产业园项目。

(二)村级物业激励改

改造特色:政府采取激励举措,村组集体从“被动改”转变为“积极改”。典型事例:沥北湖马工业区、大镇工业区等。

(三)公资介入承接改

改造特色:公有资产提前介入、参与和引导,让改造契合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典型事例:广佛商贸城中心区、瀚星科学园、沥中工业二区等。

(四)引入市场助力改

改造特色:撬动社会力量参与土地整理开发和工业园改造提升。典型事例:河西沿江片区、聚豪片区以及创客产业中心、亚洲铝厂二期等。

(五)激发业主主动改

改造特色:利用政策红利,鼓励部分旧物业提前解约、主动清拆。典型事例:美思旧厂房改造;和华广场、华亚广场等项目旧貌换新颜;中南铝公司正积极推进改造。

(六)违建物业倒逼改

改造特色:依法依规倒逼违建主体自行拆除或实施行政强拆。

典型事例:镇执法部门强制拆除20亩违建物业。

(七)重大项目征拆改

改造特色:结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征拆红线内的土地和物业。典型事例:通过推动谢边立交改造以及广佛放射线二期、桂澜路北延线、文华路北延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功拆迁了250亩村级工业园。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翠贞通讯员姚海芳夏炳金刘成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