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图起南海 两年完成总任务
截至2020年底,南海累计拆除整理村级工业园土地6.2万亩

■千灯湖创投小镇。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大沥镇大沙工业区清拆现场。(资料图片)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大沥民旺·瀚星科学园效果图。(资料图片)
2月19日,大年初八,佛山市村改总攻坚现场会在南海召开,打响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第一炮”。
南海是佛山最先开始“三旧”改造探索的地区,从这里打响佛山村改总攻坚的“头炮”,寄托了市委市政府对南海的殷切期望。
南海肩负许多使命,最重的当属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广东热切期待:以“南海示范”为全省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探索新模式。
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表示,南海建设实验区的初心,就是通过土地结构性调整,推动城镇、农村、产业和生态合理分区、相对集聚、协调发展。
村改,正是建设实验区的“牛鼻子”。截至2020年底,全区累计拆除整理村级工业园6.2万亩,其中累计物理拆除超3.5万亩。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佛山之所以能“稳”住万亿GDP,与村改带来的大招商热潮密不可分。而2020年一口气引进3家世界“500强”的南海,当属佛山的一大亮点。
南海腾跃,推动万亿佛山虎虎生威、一往无前!
不破不立
村改与“两高四新”的高歌猛进
2月18日,大年初七,牛年的首个工作日,南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七镇街开展工作巡查,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姿态犇上新征途。
这种时不我待的场面,曾经在去年多次上演。
2020年1月6日,南海首个全区性大会瞄准了村改,要求以“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决心和实际行动,全面启动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攻坚战。
2020年2月21日,在企业尚未全面复产时,南海率先推动“村改”复工,并作出承诺:确保全年拆除整理村级工业园3万亩的目标不变。
2020年9月27日,佛山市南海区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工作推进大会召开,全区上下擂响战鼓,努力将“实验区”建设成“示范区”。
闫昊波说:这是省委赋予南海的重大使命,要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坚决扛起这一重任,举全区之力推进。
从年头到年尾,南海斗志昂扬、气势如虹。
2020年,南海共拆除整理村级工业园4.4万亩,远超年初制定的3万亩的目标任务,村改拆除整理规模及力度前所未有;截至2020年底,累计拆除整理村级工业园6.2万亩,相当于40个千灯湖公园的体量,其中累计物理拆除3.5万亩,累计建成产业载体1800万平方米。
在村改高歌猛进的同时,南海“两高四新”产业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
2020年,全区共引入超10亿元项目12个,计划投资总额同比增长45%。其中,投资110亿元的腾龙湾区数据中心项目、投资105亿元的南海平谦国际智慧产业园项目,世界500强百事可乐、太平洋建设、五矿集团,以及中国500强徐工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尽管这些重大项目并非与村改一一对应,但村改无疑为龙头项目的进驻提供了大部分的优质空间。
事非经过不知难。南海土地开发强度超过50%,土地零碎是制约南海发展的最大瓶颈。全区612个村级工业园,分布在280多个村居,分属2304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地类型多样,利益诉求复杂多元,而面积在100亩以下的占比更是高达43%。南海村改难度之大,可谓“难于上青天”。
然而,在跌宕起伏、不平凡的2020年,南海攻坚克难,不辱使命,打了一场“两全其美”的漂亮仗。当我们蓦然回首时,更觉闯将南海的“沧海横流显本色”。
势如破竹
没有上下半场只有全域攻坚
南海擅长做大事。
作为全省“三旧”改造的先行者,南海大手笔谋划的千灯湖,至今依然是众多地区和城市争相仿效的连片改造“样板”。
1999年,千灯湖正式动工;2015年,千灯湖斩获景观设计的“奥斯卡奖”——全球城市开放空间大奖。如今,伴湖而生的广东金融高新区,经过10多年的发展,近800家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和企业环湖而聚,成为强大的国际化金融后台基地与现代产业金融中心。千灯湖也被誉为佛山“城市客厅”。
千灯湖片区的崛起,是南海诠释生产、生态、生活空间“三生融合”的最早范例。千灯湖的造富传奇,也让“神奇的南海人”盛名远扬。然而,走出千灯湖片区,星罗棋布的村级工业园,周边落后的村容村貌,也让不少人诟病南海“城不城、乡不乡”。
“如果只是分散地在一个个点上做文章,南海城乡空间仍摆脱不了碎片化格局。”在2020年的首个全区性大会上,闫昊波直言,只有连片改造,才能从整体上重塑南海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连片改造”“三生融合”,成为2020年南海村改和城乡融合的关键词。
南海再次大手笔规划244平方公里的城乡融合十大示范片区,计划三年投资1123亿元,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产业高端、配套优质、生态宜居的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示范和标杆。
而一个个“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新故事,也在南海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桂城,千灯湖、映月湖、文瀚湖三大片区日新月异,63公里滨河生态走廊、叠水小镇等重大项目已启动建设,市民“在城市游山玩水,在公园工作生活”已是事实;
在大沥,拆除整理1万亩的任务如期完成,在“一拆一建”之间,智慧安全与先进材料的“双子星”产业格局雏形初现;
在里水,梦里水乡连片乡村振兴与四大千亩连片改造项目同频共振,逐步形成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融合发展和谐格局;
在狮山,千亿大镇瞄准“两高四新”大招商,成功引入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建川博物馆,4个万亩公园也在如火如荼建设;
在西樵,听音湖片区、环西樵山片区、西岸片区多个项目落地,腾龙湾区数据中心、有为馆等重点项目启动;
在丹灶,随着“仙湖氢谷+有为水道”“智能安全产业园+翰林水道”的打造,全镇呈现出“春风十里,三生三道”的崭新面貌;
在九江,原九江金属材料市场经连片改造后,涅槃重生为“九江临港国际产业社区”,正全力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卫用品产业集聚高地。
……
七镇街全面开花,生态、农业、城镇、产业四大空间全域攻坚,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各领域协同推进,这是南海村改和城乡融合的特点,与全市村改总攻坚现场会提出的“向村级工业园改造要创新发展空间、要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要人民群众优质生活空间”不谋而合。
在南海,村改没有上下半场,只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一干到底。
一鼓作气
南海雄师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2020年南海村改之所以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这与“南海雄师”密不可分。
2020年初,南海区村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攻坚指挥部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总指挥”。区委、区政府班子领导挂钩镇街,并组成8个工作组常态化进驻指导推动村改工作。与此同时,119名区直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多部门、七镇街全面发力。村改被列为绩效考核“一票否优”项目。
不得不说,南海经过多年的三旧改造,如今剩下的全是硬骨头。没有路时,就逼出了办法。
这一年,“拿地即开工”从“首创”成为常态,在狮山万洋众创城、平谦智慧产业园、大沥创客项目等4个重大项目上得到推广运用。
这一年,南海探索推出“评定分离”等一系列改革举措,采用“模拟审批”方式推进18个项目加速落地。
这一年,南海进一步优化联动改造要求,并将工业用地集转国地价款全额返还给村集体。
这一年,南海村改诞生多个“首创”,夏北整村改造、澳门城混合开发项目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具有示范意义。
这一年,南海在全国率先撤销区级服务大厅收件窗口,大力推进网上办事和政务服务扁平化改革,对重点企业实现“一对一”服务。
……
种种创新举措的背后,是南海干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甘做一颗“螺丝钉”,默默无闻,埋头苦干。
成绩属于过去。2021年,南海依然任重道远。全市吹响了为期三年的村改总攻坚战,所有低端村级工业园区要在2023年退出历史舞台。其中,南海任务最重,改造面积最大,要拆除改造6.7万亩。
“南海将大力弘扬三牛精神,以牛劲牛力坚决啃下村级工业园这块硬骨头。”闫昊波表示,南海将用两年时间总体完成全村村改任务。这比全市要求的完成时间要提前一年。
同时,南海将用好实验区赋予的政策权限,围绕建设十大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重点打造20个千亩以上产业社区连片改造项目,并力争到2030年将全区村级工业园整合升级为100个左右的主题产业园区。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回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南海发展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就,关键就在于始终高举改革旗帜,走出了一条以问题倒逼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的路子。
改革,是南海最宝贵的传承;创新,是南海骨子里的基因。
我们坚信,南海雄师必将朝着目标奋战到底。
我们更坚信,浴火重生的南海将走向下一个辉煌。
记者观察
千灯湖中轴北延背后的南海方略
在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千灯湖中轴北延”翻开了新篇章:华南汽车城蝶变成“爱车小镇”;大沥创客项目千亩旧改启动;“南海之眼”首期项目动工,为南海城乡融合发展绘出一幅“万亩奔腾”的壮阔画卷。
要数南海村改最艰难的地方,非桂城、大沥莫属。这两个镇街,土地开发强度均超过80%,远超全区50%的平均水平。因为区位优势,这两个地方更是“寸土寸金”,工业用地与商业用地的价格剪刀差尤为巨大。
然而,这么“举步维艰”的地方却诞生了两个“首创”:夏北社区成为全市首个全面实施整村改造的社区,桂城澳门城项目成为全国首个混合开发项目。
此后,南海“一池春水”搅动。全区30个旧村居已启动和正在进行前期调查,夏北永胜村改造展示馆、聚龙北展示馆更成了全市“取经”的地方。
这样的“高光”时刻,绝非偶然,而是南海担当与智慧的集中体现。
沥桂片区繁华,但也最能体现“城不城、乡不乡”。这个片区村改困难重重,“在太岁头上动土”,正是南海区委区政府动真格、显担当的体现。
困难再大,也没有方法多,这也是该片区诞生多个“首创”的原因。南海开出三条良方:一是整村改造、连片改造,从根本上重塑城市形态;二是混合改造、联动改造,撬动资本市场力量反哺实业;三是以民为先,生产、生态、生活全面推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生活空间。
南海,是全省“三旧”改造的先行者。如今,南海的村改已不再着眼于某一个村级工业园,而是跳出“村改”进行全域攻坚、连片谋划,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一座强大的城市,善于战胜别人;一座伟大的城市,勇于战胜自己。敢于超越自我的南海,必将创造新的神奇。
文/珠江时报记者
黎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