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沥东社区以优质产业为动能,从医疗、养老、文化等方面提升居民幸福感
让老百姓 老有所享病有所医

■长者在社区幸福院工作人员指导下健身。

■长者在幸福雅舍阅读“新时代南海家书”。

■长者在社区幸福院幸福食堂就餐。

■大沥沥东社区环境优美。


扫码欣赏幸福沥东视频报道
十一月的上午,气温依旧温暖,大沥镇沥东社区居民孔姨手里提着一个装饭盒的袋子,在东晖园树荫处坐着与其他长者聊天。正聊得高兴的时候,有人说了句“十一点了,该去打饭了!”孔姨听罢,缓缓走到东晖园旁的社区幸福院就餐。在东晖园的一角,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在滑滑梯,另一边稍大点的孩子在安全屋,跟着社工小姐姐一起体验居家安全。
这是在沥东社区经常上演的幸福一幕。作为大沥镇打造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之一,沥东社区始终将居民的幸福生活作为乡村振兴的目标,近年来通过推进旧物业改造、生态美化工程、服务惠民工程等,优化社区产业业态,提升社区生态环境,并从细处入手,完善居民的生活服务。
大型连片改造建设南海国际会展中心
沥东社区地理位置优越,广佛路、桂和路、广佛高速公路贯穿辖区,广佛高速大沥收费站更是与沥东大道距离不足一百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让沥东社区搭上经济发展的快车,多年来,沥东社区通过物业、土地租赁,逐步形成专业市场、商铺、仓库等为主的产业业态。
“虽然沥东社区2019年两级总收入达1.777亿元,但打破物业租赁瓶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是沥东社区努力的方向。”沥东社区党委书记潘启业表示,沥东社区近八成土地以物业形式出租,其中以商铺仓储租赁为主,导致产业转型升级空间小、经济发展动能减弱。为了提升社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沥东紧跟市区镇城市产业转型升级部署,积极配合实施辖区大型连片改造,并对小片区实施微改造,让旧物业产生新价值。
位于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的南海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便是其中一个连片改造的引领性项目。潘启业介绍,该项目所在地块是商贸城中心区1800亩中的一部分,在早些年整治了低端产业后,由政府统一规划招商,2019年正式引入南海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并成为中国安全产业大会的永久会址。项目占地面积74亩,投资26.8亿元,将打造成首个以安全产业为主题的集会议展览、企业总部、产业孵化、商贸配套于一体的会展综合体,如今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项目还承载着大沥商贸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引领安全产业壮大的重任。
而这个项目对沥东的意义更是多方面的。潘启业说:“仅是这74亩,每年可为沥东带来超过一千万元的租金收入,而之后还会带动周边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整体环境的同时吸引更多人才进驻。”
除了上述连片改造项目外,沥东社区还对一些旧物业进行改造,除了建成一所崭新的幼儿园外,还建成了楼高7层、面积2800平方米的社区幸福院。
“星级”幸福院家门口享优质养老服务
作为南海区“五星级”幸福院,沥东社区幸福院持续为服务“加码”,根据社区长者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地探索出多种服务,让长者居民老有所享。今年9月,沥东社区幸福院开设长者饭堂服务项目,为社区60岁以上长者提供午餐搭食服务,消息一出,短时间就有一百多人报名办卡。
“滴,已扣费5元。”乘坐电梯来到饭堂,孔姨刷了饭卡,一盘“三菜一汤”的午餐递到她面前。就餐时,孔姨和几个相熟的长者坐在一桌,大家相谈甚欢。“今天的饭菜口味依旧合我们心意,社区补贴大部分餐费,在这吃饭更便宜更方便,吃不完的还能打包。”“有了饭堂,我再不用赶回家煮饭了,花这时间到公园走走更快活!”
“幸福院环境好,社工服务周到,今天的老火汤实在好喝,再来一碗。”与孔姨坐在同一桌的长者熊姨边吃边称赞。熊姨表示,她自退休后一直在家照顾孙辈,平时除接送孙辈上学和买菜外,很少出门,了解到社区推出低价午餐搭食服务后,她和丈夫一起报了名,每天她都会在堂食完后再打包一份给腿脚不便的丈夫。
午饭后,孔姨准备回家歇息片刻,离开时,她还念叨着下午两点半要再回到幸福院参与活动,因为当日下午有长者观影活动,这是她很喜欢的一个活动。
如今,不少社区都设立了幸福院,提供健身、阅读、兴趣爱好培养、休闲娱乐等服务。而沥东社区幸福院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日托室、理疗区、劳动工场、长者厨房等功能场所,满足长者更多不同的需求。其中日托服务给一些日间无人照料长者的家属吃上“定心丸”,幸福院提供午休场所给有需要的长者使用,精准服务社区长者。
社区卫生服务让老百姓小病不出社区
幸福院除了服务长者,还组织起长者志愿队,给予长者服务社区的机会。居民芳姨是长者志愿队的骨干,虽年过七旬,依旧神采奕奕,每天中午准时出现在长者饭堂服务柜台前,帮助长者刷卡并派发饭票。其余时间,她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大小活动布置场地、维持秩序,还定期给开展长者探访活动的社工带路,晚年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为了让居民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沥东社区根据最高等级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标准,投入约400万元打造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完成后交由大沥医院来运营,目前配备了14名医护人员,为沥东辖区常住及外来流动人口提供“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服务及14项免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服务站设有全科诊室、中医馆(内设中医诊室、中药熏蒸室、针灸推拿治疗室等)、预防接种室、儿童保健室、家庭药师工作室等诊室。
同时,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备,基本药物全面实行药品零差价,可实行普通医保和门特门慢结算,实行自助叫号,安排高职称医生长期坐诊,还邀请医院专家每周到沥东坐诊。“建了社区卫生站特别方便,大家有小病都在社区就医,离家近又不用久等,带孩子打疫苗也很方便。”带着孩子来打疫苗的陈小姐说。沥东社区党委副书记周慧表示,配套社区卫生服务站,也是为了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保健在社区”的目标。
老有所享、病有所医、幼有所学、居有所乐,是沥东社区为居民谋福祉的目标。为改善居民休闲生活空间,近年来沥东社区投入250万元,提升东晖园绿化及小品景观。2019年,南海区妇联、大沥镇妇联及沥东社区妇联共同在东晖园打造大沥镇儿童安全科普基地,成为佛山市首个以儿童安全为主题的科普基地,科普基地主要分交通安全岛、安全之路、融爱·居家安全体验空间三大主题区域,孩子们在这里不但可以自由玩乐,还能在互动体验游戏中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紧急逃生、居家安全的保护能力。
提升人居环境坚持“产城人文”融合发展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增强群众幸福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除了东晖园等生态公园项目外,在生态环境提升方面,沥东社区还在谋划一盘更大的棋:持续推进实施“六个一”工程,以“一路两社”(即沥东大道及豪美、龙腹经济社)为试点,改造提升一座农民公寓、一条道路、一个乡情馆、一个公园池塘、一个休闲生态观光点、一个乡村振兴馆,加强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目前,沥东社区积极推进打造1.5小时步行道,以沥东大道为主干道路,支线巷道为故事巷道、绿色巷道等,让居民可以在社区内享受到徒步的乐趣。其中,故事巷道将在两侧设置大沥商贸文化故事宣传品,讲述大沥商业发展进程,让居民享受大沥商贸发展成果的同时回顾大沥发展的光辉岁月。而绿色巷道则增设大量绿植花箱,并在部分墙体位置增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巷道的各家各户台阶整齐规划,便于居民通行。
此外,其余沿途巷道均作为生活巷道,统一广告牌,消除车辆乱停放现象。值得一提的是,步行道将经过正在规划的“四季花田”,撬动“花满沥城”“乡村振兴”等项目资源,种植应季花卉供游人观赏。而现有出租物业的外立面,也将涂上富有美感、可充分展示沥东风貌的“涂鸦”,增加建筑的可观赏性。
潘启业表示,沥东社区还积极探索古村“活化”,通过改善村容村貌、挖掘文化内涵、加强招商引资,探索一条“文产融合”的发展之路,传承村落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社区实现产业振兴。
作为大沥镇城市化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个社区,沥东的乡村振兴工作,从来不是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始终强调“产、城、人、文”各方面深度融合,相信随着上述项目的如期推进,沥东居民将可收获更多层次的幸福。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赵艳丽杨汉坤
文/珠江时报记者吴志恒通讯员陈红陈啟明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黄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