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南海探索”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业委员会2020年年会举行,南海介绍教育改革与创新经验

■与会人员参观了解怡海五小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摄

■南海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图为老师用电子书包给学生上课。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12月4日到6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业委员会2020年年会暨广东佛山南海教育改革发展现场会在南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分享经验、举行圆桌论坛并考察南海特色化、信息化学校,探索当前全国教育发展的前进方向。南海区教育局局长张苑发在大会上发言,介绍南海教育改革与创新经验。
以质量检测为导向
面向每一位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市民对教育的强烈需求。南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全力打造“大城名校”“教育善治”“智慧教育”等十大教育品牌,构建了“公平、优质、均衡、开放、多元”的教育格局。
把握新时代新形势,南海不断探索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南海以质量监测为导向,激发办学活力,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加强对系统内的统筹指导,解决部门之间、镇街之间、学校之间的‘立井式’‘孤岛式’问题,全力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张苑发表示。
2013年6月,南海出台了《改革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推行教育质量绿色评价的指导意见》,在全省首推教育质量绿色监测,这是基于标准的包括学业水平、品德行为、身心健康的多维评价。同年,南海还出台《南海区教育发展状态公布方案》,明确对镇(街道)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实施办法,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镇(街道)自主发展、教育投入等五个维度进行动态评价。基于存在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系统推进,逐步推动解决。
“特色+集团”办学
为破解学校同质化严重,学校特色发展缺乏动力与机制的难题,进一步改善优质教育资源供应不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南海区以“特色+集团”为路径,通过顶层设计激发办学活力、统筹资源推进特色办学、创新模式推进集团办学三大措施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多元发展。
以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为例,南海统筹开展高中分类创建,形成了学术、艺术、体育、科技、传媒等各种类型的高中特色学校集群,同时辐射带动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发展,形成小-初-高特色发展集群。
“大城名校”格局逐步形成,“大城良师”团队加速集聚,“大城英才”群体破茧而出……学校主动发展、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潜力被激活,南海的特色化办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顶层设计的前瞻性,激发学校办学主动性,保障学校特色发展与集团办学得以优质高效系统推进。南海运用“分校模式、托管模式、合作模式、联盟模式、学科模式”等推进集团化办学,培育创建一批省、市、区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如石门教育集团,以石门中学为龙头,石门实验学校、石门实验小学等8所学校为成员,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实现了集团成员校教育品质的飞跃提升。
探路信息化建设
学校门口设置智能人脸测温系统,学生进校门时“刷脸”就能测体温;物联水质实时监控,学生接水时,家长可以收到接水量、水质情况分析信息;课室门口的电子班牌系统,实现课室签到、班级评价、智能测温等功能……在怡海五小,前来参观访问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业委员会成员为之点赞:“这就是大数据时代的力量!”
怡海五小的智慧校园建设,是南海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南海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1999年就建成了全国首个教育城域网。作为全国最早的“教育信息化实验区”及广东省首批“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近20年来,南海教育一直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20年,南海区获批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将按照“163+N”模式,全力推动实验区建设。在实施方案的同时,南海区也重点打造在线教育中心,着力培育南海一流网红课程、一流网红学科、一流网红教师、一流网红名校,让网红名师名校成为引领育人方式变革的先锋。
家校社形成合力
“教育承载着品牌南海建设的期望,肩负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我们推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汇聚起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建南海教育的良好生态。”张苑发介绍,南海一直以共建共享为目的,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支持,不断完善教育生态的聚合力。
2015年以来,南海区每年超过四分之一的财政支出投向教育,仅2020年就高达54亿元,2016~2020年间,完成新改扩建学校项目80个,增加了8.26万个义务教育学位,并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教育事业,2016年8月成立南商教育发展促进会并设立南商教育基金,五年来,累计嘉奖师生超1.3万名、嘉奖家庭600多个,发放奖金近5000万元,进一步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如今,南海已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促教育的良好氛围。2019年成立佛山市首个“家庭教育促进会”,集广大家长之力,营造更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的环境。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南海形成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的“三预”工作机制,校内形成了以校长负总责,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和学生自治为主线的校园心理健康防护网,在校园外围搭建了由教育、政法委、妇联、团委、总工会等多部门组成的学生心理疏导网络,形成新的工作特色。
文/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通讯员黄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