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质炼就金字招牌
通过对标先进、引进自动化设备及树立企业品质文化,公司实现“快而稳”的发展

■车间工作人员在制作模具。

■华兴玻璃的生产车间。
华兴玻璃
今年,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兴玻璃”)提出全新的质量口号:“质量是通往客户订单的唯一途径,质量是提升效率的唯一手段”,彰显了企业坚持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事实上,华兴玻璃一直将品质放在首位,不仅对标先进企业,改进管理模式;引进自动化设备,提升车间自动化程度,同时还重视质量文化建设,树立起品质标杆,以此来提升产品品质。
凭借着对先进技术和产品品质的不懈追求,华兴玻璃成长为“亚洲日用玻璃大王”,拥有15家生产基地,在2019年,年产玻璃容器超300万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20%左右。接下来随着重庆华兴、哈尔滨华兴、新长城全面建成投产及佛山、三水、江苏、浙江、河北等基地扩产,放眼未来3年,公司每年玻璃容器产能可望超越500万吨。
赶先进 打造灯塔工厂
今年9月3日,华兴玻璃与德国西门子签署数字化项目实施战略框架协议,携手为华兴玻璃旗下15座工厂进行数字化改造。
作为德国工业4.0的代表企业,自2018年起,西门子对华兴玻璃的数字化水平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通过对华兴玻璃在产能规划、快速和柔性的生产计划、高效的产品和过程数据追踪等15个维度的分析后,得出华兴玻璃目前正处于大约工业1.5到工业2.0之间。
根据协议,双方计划到2025年打造至工业3.5水平,成为行业的灯塔工厂。其中西门子将为华兴玻璃提供包含自动数据采集SCADA、工业网络及网络安全、智能仪表、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及服务等在内的产品、工程实施、生产运维及数字化工厂应用培训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此外,西门子还将助力华兴玻璃建立集团级智能决策系统XHQ、窑炉仿真系统、高级排产APS、企业研发管理系统和实验室管理系统等,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工厂的完整性和无缝集成能力,为迈向智能化生产夯实根基。
对标先进,携手先进,不断提升发展水平,一直是华兴玻璃实现更高发展水平的重要路径之一。
早在2006年,为了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华兴玻璃就和日本山村硝子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引进并吸收了山村硝子公司的先进技术,提升了公司技术和装备能力以及核心技术优势。近两年,华兴玻璃又引入百威VPO(工厂最优化管理)管理理念,强化供应链管理。
“对标行业先进,对标世界先进,才能不断进步甚至实现弯道超车。”华兴玻璃总裁办主任高啟亮说道。
补短板 重视创新的力量
今年,华兴玻璃以“一种玻璃熔窑定量脉冲鼓泡装置”的发明专利,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标志也体现华兴玻璃知识产权重视后的成效。
“公司原来只关注技术的应用环节,忽略了技术的保护。”高啟亮说,华兴玻璃早在2017年便发现了专利欠缺的问题,于是开始查漏补缺,实施专利保护工程,力争每年新增30个核心专利,从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除了对标行业不断进行改进,在品质提升的路上,离不开创新的力量。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华兴玻璃全力打造全球协同的研发体系,如和德国霍恩公司合作设计开发玻璃瓶罐窑炉及相关设备,跟踪全球最前沿的核心技术和专利,充分发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
此外,华兴玻璃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包括产品技术中心、原熔技术中心、设备技术中心、绿色生产技术中心、模具总监办、印花总监办等。公司检测中心通过国家CNAS认可委员会实验室;拥有多位玻璃行业专家,高级工程师、专业产品设计师、中高级管理与技术人员约500人,现拥有有效专利129件,其中发明专利27件,实用新型102件。
全闭环 质量管理贯穿全环节
走进华兴玻璃总部工厂,会发现每条玻璃瓶的运输带上都有一台摄像机,主要是给每个瓶子拍照,如果有瓶子的质量不过关就会自动被“踢”到废品槽。
据了解,现在华兴玻璃总部工厂,已经有20条生产线覆盖高精度摄像检验机。高啟亮说,通过这些自动化设备,实现了(不符合华兴质量要求的产品)不外流。
可见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大大提升了华兴玻璃产品的质量。而除了直接引入这些全自动辅助生产设备外,华兴玻璃还通过收购设备公司,加快核心设备的提升改良。例如在2017年,华兴玻璃正式收购了三江机械设备公司,不仅确保了核心设备技术的独有性,同时让整个围绕品质提升的设备改造进度变得更快。
不仅自动化设备的升级,在制造环节,华兴玻璃还坚持贯彻不制造不良品的质量理念,构建良品条件制造体系,确保稳定的产品质量;快速的换模流程及转产改善,适应客户小批量多订单生产;组建了跨部门的QC改进小组,攻关技术难题;推行标准化操作,固化操作标准。
“对质量的坚守,体现在从设计到生产到售后的每一个过程。”高啟亮介绍,华兴玻璃的质量管理并不是只停留在生产环节,而是涉及公司管理全环节。
例如在设计/开发环节,从源头上开展质量保证工作,每一个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方案,都经过严密的评审、论证和反复的计算之后才实施,所有开发样品经过全面的模拟仿真、试制、大试直至质量稳定之后才投入生产;采购环节,采取预防为主的原材料采购法则,一是建立了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准则,组建了跨部门的供应商改进小组,与供应商共同解决质量问题;二是按各项原材料的国标、行标或企业标准进行理化检验和重金属检验,严格控制每批原材料的质量。
另外在检验环节,设置了原材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出仓检验以及跟踪检验。五道关卡;在检验售后服务环节,快速响应客户反馈,建立了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和产品召回制度;设立了客户服务热线电话,设专人受理顾客的咨询和投诉;定期开展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将顾客的需求和建议作为质量改进的依据。
2017年开始,华兴玻璃又从流通环节上把控产品质量,开始正式推行“7天库存”理念,以此来倒逼良品质量。
树标杆 让质量文化深入员工心
“轻轻唤醒麻木的神经,不让混装再次发生……”走进华兴玻璃总部工厂的生产车间,墙上挂着的一幅用毛笔写的《防混歌》格外显眼,而提起这首歌,车间的员工都能哼唱出来。
此外,在车间,质量标语随处可见,比如楼梯上印着的“有品质才有市场,有改善才有进步”,墙上则是印着“诚信铸就品质质量赢得市场”。
这些标语让人感受到华兴玻璃内部浓浓的品质文化氛围。
华兴玻璃一直重视品质文化的打造。例如在今年9月份,公司还举行了质量文化周活动,通过质量小品比赛,让质量文化深入基层员工心底。同时设立了质量奉献奖,组织区域质量大PK活动比赛;将标准化操作,可以横向复制的经验在所有工厂进行推广,树立起了质量标杆。
“例如我们大冶工厂的叉车维修保全技术是做得最好的,我们就将大冶打造成一个标杆,号召其他所有公司向大冶标杆学习,直至出现比大冶工厂做得更好的工厂,我们再重新树立一个新的标杆,让大家去学习新标杆。”高啟亮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内部掀起赶学比超的氛围,唤醒了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让大家更加注重质量工作。
有份量 占亚洲日用玻璃市场近20%份额
将质量工作作为公司发展之本,让华兴玻璃产品不良率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还收获了雀巢、百威等一批以“挑剔”著称的客户。
同时华兴玻璃也步入“快车道”,目前其产品涉足七大品类,包括食品、饮料、调味、保健、酒类、医药类以及化妆类,共有1000多种在线生产的不同型号的瓶罐产品;拥有15家生产基地,年产玻璃容器超300万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20%左右。接下来随着重庆华兴、哈尔滨华兴等基地的建成投产和多基地的扩产,未来3年,年玻璃容器产能有望超500万吨。
不仅得到市场的认可,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今年华兴玻璃获得2020南海区政府质量奖组织奖,华兴玻璃二公司模具维修部模修质检班获得2020南海区政府质量奖一线班组奖。
“获奖不仅能提高员工积极性,同时也转变为他们对下一个高标准和能达标的动能。”高啟亮说,质量改善工作永无止境,但是通过这样的自我实现过程的良性循环,能让员工对质量工作更有激情,也能确保了公司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准始终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
特写
华兴玻璃二公司模具维修部模修质检班:
提升抛光效率稳住产品质量
华兴玻璃的生产车间,一团团红色的“火焰”“唰”的一下,“掉”到模具内,经过定型后,便成为了一个个我们日常见到的玻璃瓶。
但是一个玻璃瓶要光滑、无裂纹与模具的质量好坏分不开。此次获得2020南海区政府质量奖一线班组奖的华兴玻璃二公司模具维修部模修质检班便是负责模具的维护和改进的。
据了解,该小组成立于2019年7月,全组18人,主要由模具维修部人员组成,小组成员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如今才成立一年多,小组已经进行了200项左右的项目改进,包括提升轻量化模具冲头抛光合格率的QC等等。
“轻量化是日用玻璃发展趋势。”华兴玻璃模修部经理李宏宏介绍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班组对轻量化玻璃瓶生产三大核心技术之一的模具进行了改进。
改进从模具的核心部件冲头开始,据介绍,冲头是轻量化小口压吹玻璃瓶成型当中使用的一个模具零件。轻量化瓶生产过程中,由于模具冲头经过生产成型温度变化的持续影响、和油灰积碳腐蚀,冲头表面粗糙、光洁度不合格,造成玻璃瓶内表面会出现微裂纹,破瓶,产品质量不稳定会影响食品安全与灌装效率,所以要定期进行冲头抛光。
数据显示,在生产过程中,抛光主要是以人工为主,需要20分钟/支,同时合格率仅为43.9%,于是该小组通过要因查找的方式,提出了制作自动抛光机,以设备代替人工抛光,来解决抛光效率不高的问题。
效果显示,使用自动抛光机之后,冲头的抛光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从原来的每小时抛光3支,到每小时抛光30支,同时通过改善冲头的使用周期延长一倍以上,平均每月降低成本约6.5万元。
“使用抛光机后,冲头的抛光合格率也从43.9%提升到了94.1%。”李宏宏说,这也促使了轻量化玻璃瓶合格率和生产效率提升。
为了保持QC小组成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小组还对标准化工作进行固化,编制冲头抛光机作业指导书,并在其他子公司进行推广复制。
李宏宏说,此次获得2020南海区政府质量奖一线班组奖,也是对他们质量改善工作的认可,接下来小组成员也会再接再厉,持续开展改善活动,不断创新,通过提升质量也就是高质量发展来创造更好的效益。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春妹通讯员林颖欣图/珠江时报记者钟梓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