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高规格召开致敬中国医师节2020年主题大会
致敬最美医家人 守护健康医家亲

扫码看详细内容

■全体援鄂队员演唱《出征》。

■全场医师庄严宣誓。

■南海命名一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挺身而出的“最美南海医家人”个人和集体。
他们,是隐藏在大家身后的无名英雄,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时,白衣执甲不顾自身安危冲在第一线;
他们,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行业领军者,与死神博弈,与生命赛跑,让一个个危重病人重获新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白衣战士。
在南海这片土地上,有很多医护人员一直默默奋战在预防和救治的第一线。
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8月18日晚上,南海区举行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致敬中国医师节2020年南海区主题大会暨第三届“最美南海医家人”“最美南海医家亲”命名大会,命名一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挺身而出的“最美南海医家人”个人和集体。其中,陈铭乐、李智勇、黄光鸿等155名南海卫健系统工作人员获命名“第三届最美南海医家人(个人)”,钟诚、梁展鹰等10名南海卫健系统家属获命名“最美南海医家亲”,佛山市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等11个医疗卫生健康单位获命名“第三届最美南海医家人(集体)”。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出席活动并为获命名的集体授牌。
增强医护人员职业荣誉感自豪感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重要组成部分的南海,每天有上万名医护人员活跃在一线为市民的健康服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南海全区注册(助理)医师7093名,注册护士10133名,床位数9520张,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专科1个,省重点专科17个,省特色专科1个。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南海的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以实际行动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会上,命名一批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能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最美南海医家人”个人和集体。
其中,英勇无畏、义无反顾驰援湖北及佛山疫情防控工作的医护人员占据“最美南海医家人”个人的70席;10名支持和鼓励南海区卫健系统内的家人投身战“疫”的人获命名为“最美南海医家亲”。
事实上,“最美南海医家人”和“最美南海医家亲”的推荐命名活动今年已经是第三届,推荐命名活动经单位推荐、评审会综合评审等环节产生,“最美南海医家人”面向南海区各医疗卫生健康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的工作人员,“最美南海医家亲”则面向南海区卫健系统人员的家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等。
通过这种推荐命名形式,旨在全社会广泛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增强医护人员的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充分调动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以更昂扬的斗志建设健康南海。
继续做好健康“守门人”的角色
南海向来十分重视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建设。2011年起,南海区卫健局便建立并启动了卫生系统优秀年轻干部选拔机制,对优秀年轻干部实行动态管理,每3年选拔1次。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和管理采取挂职、选派进修、集中培训、定期交流成果等形式进行,为南海区卫计系统储备一批优秀的后备干部。
除了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搭建管理人才成长梯队外,南海区还极为重视名医的带动效应。通过全面启动“名医工程”,每三年一次评选一批南海名医,优化完善医疗卫生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机制,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极大鼓舞了队伍士气。
目前,南海已建立了41个名医工作室,作为名医履行职责的平台。名医工作室由冠名名医主持工作,组织架构为“1+1+1+X”,即“冠名名医+学科带头人+医学骨干+有培养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组成,其中每个工作室包括2~3名外院人才,打破了区域人才培养的壁垒,为全区人才提供高质量的培养渠道。“名医工程”的实施,优化完善了医疗卫生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机制,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极大鼓舞了队伍士气。
接下来,南海区将加大对公共卫生方面,尤其是医防结合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探索与知名高校合作建设公共卫生的医教研中心,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提升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站点建设上,在社区培养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才队伍,并根据南海人口密度分布测算结果,在未来3~5年时间新增近6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铺密社区卫生服务网。
“第三个医师节,也是两年一次的南海医家人医家亲的命名表彰,具有双重意义,特别今年发生疫情,在这次疫情当中,整个卫健系统经受了非常大的一次考验和磨炼,我们守住底线,医护人员尽了最大的努力,舍身忘我,无论是支援武汉疫情防控,还是在南海本地的疫情防控,都做得非常好。”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孔小燕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希望医护人员能将这种精神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一直为疫情防控和南海人民的健康做好“守门人”的角色。
“第三届最美南海医家人”心声
疫情不止奋斗不息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南海卫健系统1.4万医护人员是主力军,也是冲在最前的突击队。他们用医者的仁心,换来了群众的安心,他们用医者的担当守护了南海的安宁。昨晚,155名南海卫健系统各岗位的杰出代表被评为“第三届最美南海医家人”。
“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真的非常感激。”今年初,湖北严峻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2月9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ICU护师姚佳丽特意让同事帮忙剪掉一头美丽的秀发,奔赴战疫一线。“其实所有参与抗疫的医生护士都值得被表彰,没有大家的努力,我们不会这么短时间就将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好。”在荆州市中心医院战“疫”以来,她视病人如亲人,不仅做好日常的护理,更重视对病人的心理疏导,解除心魔的病人因此乐观配合治疗,加速了康复的进程。接下来,她还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而她的同事——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肿瘤科主治医生卫学坚对这个命名有更深的理解。“被评为‘最美南海医家人’,是对我未来工作的鞭策,只有将这次援鄂过程中舍生忘死的精神更好地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群众,我们才能够跟群众成为真正的一家人。”卫学坚说,她从事肿瘤专科临床工作10余年,对肺部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月13日自愿报名随佛山医疗队出征支援湖北武汉,这是她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作为医生,为患者服务是应该的;作为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应该的,我相信一定会迎来胜利。疫情还在,我的战斗仍未停止。”
现场花絮
“你们错过的春天,我来弥补”
前方,援鄂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与病毒抗争的时候,后方,南海本土的文艺工作者也在默默地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表示对这些白衣战士的支持。其中一位就是南海女画家李紫玉。
晚会现场还有一个特殊环节,那就是李紫玉带着创作了近80个日夜的67幅抗疫国画作品赠送给南海各医院的援鄂医护人员。她说:“我是湖北人,感谢援鄂医护人员保护了我家乡人民。他们错过了的春天,就由我用亲手绘制的‘广东和湖北的春花’来追回吧。”
记者留意到李紫玉赠送的画作为工笔画,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这些花鸟画作品都给人一种宁静淡雅的感觉,仿佛春天一直在这里,不曾走远。
援鄂医疗队成员梅婷、梁永锋、陈铭乐作为代表接受了李紫玉的画作。李紫玉将水仙花赠给梅婷,寓意冰清玉洁,凌寒盛开;将凌霄花赠给梁永锋,寓意逆行战“疫”,凌云壮志;将樱花赠给陈铭乐,寓意浪漫多彩,前途似锦。
疫情发生以来,南海区文艺工作者们以艺抗疫,用文艺作品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其中不少作品都是描绘医护人员战疫现场的画面,让人感动、震撼。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关帅屏文/珠江时报记者黄源力肖莎莎通讯员杨晨甘霞
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