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8月19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32个项目投资总额近315亿元
    • 致敬生命守护者 命名最美医家人
    • 将建100个年代馆 筑起湾区文博新高地
    • 世界500强太平洋建设 区域总部落户南海

    第A02版:今日南海

    • 龙头企业重仓南海 “两高四新”喜迎丰收
    • 南海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强烈信号

    第A03版:今日南海

    • 大项目招商 南海何以逆势飘红?

    第A04版:今日南海

    • 从南海中部小镇 迈向广东第一镇的小康之路

    第A06版:今日南海

    • 让博物馆成为新城建设文化引擎

    第A07版:文化

    • 遇见书店 邂逅美好
    • 中国平安发起“无止之境 有志少年”在线夏令营活动
    • 佛山建行强化优质服务管理
    • 佛山建行举办“民工惠”公益活动
    • 寻目击证人

    第A08版:关注

    • “头”等大事 切勿轻心

    第B01版:特刊

    • 致敬最美医家人 守护健康医家亲
    • 敢担当书写大爱 善作为守护健康
    • 建三大战略平台 创珠江西岸名院
    • 守正创新谋发展 服务优质更贴心
    • 妇幼保健成体系 南海模式铸品牌
    • 以龙头专科引领 多学科全面发展
    • 政校协同探新路 全科医学树标杆
    • 最美逆行见初心 砥砺前行创三甲

    第B02版:特刊

    • 敢担当书写大爱 善作为守护健康

    第B03版:特刊

    • 建三大战略平台 创珠江西岸名院

    第B04版:特刊

    • 守正创新谋发展 服务优质更贴心

    第B05版:特刊

    • 妇幼保健成体系 南海模式铸品牌

    第B06版:特刊

    • 以龙头专科引领 多学科全面发展

    第B07版:特刊

    • 政校协同探新路 全科医学树标杆

    第B08版:特刊

    • 最美逆行见初心 砥砺前行创三甲
  • 数字报首页

B04:特刊

守正创新谋发展 服务优质更贴心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坚定中医药自信,致力建设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0年08月19日

■8月18日,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综合病区开科。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智能中药免煎颗粒调配系统。

■治未病中心。

■体重管理门诊医生指导市民科学减重。

猝不及防,来势汹汹,新冠肺炎疫情掀起了一场全国健康保卫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中医药发展再次被提至国家高度。

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多年来的发展之道,以建设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为目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安全的医疗、保健服务。在传承精华的基础上,医院还创新性打造“治未病”中心和中西医结合体重管理门诊,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推动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南海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坚定自信

擦亮品牌打造珠江西岸中医类医疗高地

南海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药众多。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岭南名医壁”镌刻了岭南医学史上10位最具影响力的医药学家,其中3位是南海人。南海人懂中医、信中医、用中医,平时注重喝汤喝凉茶养生,有病痛也愿意去看中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今年7月15日举行的南海区中医药大会上,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提出,要坚持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把南海打造成为中医药强区。要在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建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擦亮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牌子,打造成为珠江西岸中医类医疗高地。这对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走进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浓郁的中医药氛围扑面而来。医院大堂树立“大医精诚—名医孙思邈”的大型红木屏风;一楼医疗街展示“中医历代名医”大型砂岩浮雕;一楼候药区设立中药文化展示区;国医堂有“岭南八大道地药材”知识文化走廊;融入医药和传统文化元素的规培基地等,新院区扩建工程融合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在院区内形成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氛围,时刻向到院的每一位市民展现中医药知识和魅力。

这是一家集临床、教学、科研、健康、保健、康复科学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已建成多个本地区、省内乃至国内有影响力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重点专科14个,市级高水平医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8个,市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市级特色专科建设项目1个,南海区高水平医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8个,南海区特色专科建设项目3个。新院区于2015年6月18日投入运营,就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医疗业务稳步增长,医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综合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站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提出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中医药工作上水平、出成绩,培育一批名医,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健康需求。

传承创新

培养人才提高中医临床诊疗能力和服务

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时代活力。没有传承,中医药发展就没有根和魂;没有创新,中医药发展就没有时代活力和应用价值。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临床疗效,提高中医临床诊疗能力和水平。

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积极稳妥推进中医药师承工作,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上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医院拥有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4名,确定8名学术继承人;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2名;佛山市名中医3名;南海区名中医7名,南海名西医3名。老昌辉教授2018年1月荣获广东省中医事业发展基金会颁发的第二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同时发挥中医药龙头单位作用,选出14名导师参与南海区中医师承指导工作,为全区培养了内科、外科、妇科、骨伤科、肿瘤科、针灸科等多个专业的中医后备人才。

在服务创新方面,医院设立了中药代煎及配送一体化物联网服务系统,病人看完病后可选择中药送货上门服务。解决了中药饮片代煎剂取药时长、需往返取药造成患者不便、患者不会和不愿意煎中药等问题,提升了患者中医药治疗就医感受和满意度。同时,实行集中煎煮,有效利用煎煮设备,降低中药煎煮成本,提高医院内部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

此外,医院还开展直联挂钩义诊、健康咨询及“健康大讲堂”“未大夫学堂”活动,深入社区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还根据不同的季节,每天为国医堂特需门诊病人提供中药特色汤剂,如灵芝土茯苓茶、罗汉果茶等。

勇于担当

整合资源发挥中医药优势筑牢抗疫防线

黄腊平、刘旺蝶、周蓉蓉、陈林帆……现在的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堂,高空正展示着11位援鄂抗疫医护人员的照片,向这群最美逆行者致敬。

今年年初,在全国上下共同战“疫”的关键时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区的部署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治工作进行合理部署,整合中医、中药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特色优势,多措并举,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作为佛山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后备定点医院,医院迅速组建新冠抗击医疗组第一、第二、第三梯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院内专家组中,经验丰富的呼吸科专家是一大亮点,他们善于结合病人既往病史、对比既往影像CT,能快速甄别肺部阴影性质,把疑似病例筛查做到更准、更精。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5月17日期间,医院共完成119位疑似病例筛查,其中10位新冠病毒核酸初筛阳性。

这次防治新冠肺炎,中医全程参与、中西医结合,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援鄂医护人员充分发挥了中医特色的优势,以中医理论指导中医参与治疗。例如,派往武汉的黄腊平医护团队与其他医院医护团队组建佛山医疗二队,专门成立中医专家组,使用中医药治疗,疗效显著,得到了患者的感谢和认可。在院内,隔离病区每天由专家带队开展中医“四诊”查房,开展个体化中药辨证施治,帮助病人快速康复痊愈。

自疫情发生以来,医院接诊所有患者在中医治疗的干预下,病情稳定,各项化验监测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指征,大部分可疑患者经严格排查后均已康复出院,中医药治疗效果明显。

在这次大考中,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筑牢抗疫防线,经受住了疫情考验,实现了“零病亡、零漏诊、零事故、零医务人员感染”的抗疫目标,抗疫工作在医院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特色专科

做强中医“治未病”中心

目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开展的中医健康辨识评估服务项目有:中医体质辨识、红外热成像检测、中医四诊仪检测、身体成分分析、健康体适能检测等5种,并能为就诊患者提供包括起居、饮食、生活方式、情志、药膳、自我保健疗法、中医保健功法等7个方面的中医健康咨询指导。

在技术服务上着重突出“中医调理”的概念,打造两个特色服务,一是非药物疗法尤其是灸法的运用,二是基于二十四节气的系列疗法及产品的开发及应用,旨在通过运用中医体质辨识与评估手段,充分掌握人体“病前”的不同体质和病理状态,然后在中医辨证+辨体施治理论指导下,应用中药汤剂、膏方、药膳等药物疗法以及针刺、灸法、推拿、拔罐、穴位贴敷、药浴、刮痧、熏蒸、砭石、热疗等中医特色技术干预,从而达到“中医系统调理纠正偏颇体质和病前状态”的治未病目的。

近年,专科门诊年服务量近两万人次。治未病中心将继续积极发挥区域内“治未病”工作龙头作用,逐步建设成为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指导中心和研究中心。

体重管理门诊7月开诊

今年7月底,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开诊,至今已接诊数十名受体重问题困扰的患者。

体重管理,是指由专业的医师或营养师根据患者体质特征、身体状况,以及理化检查结果、身体成分分析等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估后,给出综合营养、运动、生活方式等要素的个性化方案,并进行日常实时监测记录的新型体重解决方式。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体重管理门诊由专业的医师、营养师、运动处方师和健康管理师组成,将在中医体质辨识和体质调理的基础上,结合西医现代营养学、医学运动学和健康管理学的方法,帮助超重患者进行健康、营养且有效的科学体重医学管理治疗。

体重门诊将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提供一套以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中医特色疗法干预为核心,辅以心理疏导、日常监测、知识宣教等多位一体的全方位中西医结合减重和治疗方案,包括合理的减重饮食方案、正确适量的运动方案、中药、针灸、埋线、耳穴等丰富多样且效果显著的中医特色疗法等,方案实施过程中同时配合健康管理师的全程健康管理和指导。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关帅屏文文//珠珠江江时时报报见见习习记记者者曾曾蓉蓉通通讯讯员员梁梁健健桃桃图图//通通讯讯员员提提供供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