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龙头专科引领 多学科全面发展
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将以“强专科大综合”模式,建设省内标杆、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外景。

■2019年,省医南海医院心外科手术完成量和难度跃升佛山第一。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最基本条件,建设健康中国,医疗机构的发展尤为重要。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心血管病大楼建设项目上月底启动,将以“强专科大综合”模式建设省内标杆、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水平、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这只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该院借助省医的优质医疗资源,逐步提升科室管理及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带动医院各专科全面发展,医院发展步入快车道。
资源下沉
专科引领带动多学科百花齐放
近年来,广东省人民医院国家级心血管专科团队以及各专科优秀骨干专家下沉到省医南海医院(原平洲医院),配套优质医疗资源,并以省医心内科、心外科、心儿科为龙头,积极带动医院各专科全面发展。
省医南海医院的心血管外科自2017年11月开科以来,已经完成心脏外科手术500多台,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急性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复杂先心病矫治、重症瓣膜置换手术等。据统计,2019年就完成心外科手术225台,手术完成量和难度跃升全佛山第一。
目前,在省医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下,省医南海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已熟练掌握心血管介入及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技术。据统计,2019年,心血管内科开展冠脉造影共753台,同比上升61.59%;PCI术219台,同比上升95.54%。
在龙头专科的引领下,省医南海医院其他专科也发展迅猛。卒中中心自2018年至今已开展100多台脑血管介入手术;开设地区首个外周血管介入专科,完成外周介入手术40多例;整合骨外科、中医骨科成立骨科中心,合力打造中西医治疗康复诊疗体系;区高水平重点专科泌尿外科、区重点专科口腔科以及优势专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在省医专家的带领下上升势头强劲——Ⅲ、Ⅳ级手术(人数)占比达50%以上,疑难危重病例占比逐年增加,2019年达43.25%。
目前,省医南海医院已形成心血管科、呼吸科、消化科、中医综合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多个特色专科,并通过与社区结对的方式将优质资源下沉社区,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互联互通
深化合作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在省医专家的助力下,省医南海医院已完成胸痛中心、标准化代谢病管理中心、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及卒中中心等五大中心创建,为多学科合作发展“社区卫生机构—省医南海医院—省医”跨区域专科分级诊疗体系,开展慢非病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省医南海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已熟练掌握并稳步开展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旋磨/CTO、TAVR等复杂冠脉治疗技术,以及能熟练开展双腔起搏器植入、左束支起搏、ICD、房颤射频消融等电生理技术,完成手术超过100例,未发生一例严重并发症。
合作办医是佛山市打造珠江西岸区域医疗卫生高地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南海区“建设品质医疗,创建品牌医院”的重点建设工程和民生工程。值得关注的是,省医南海医院心血管病大楼的启动建设,使合作办医的深入推进迈出一大步。
省医南海医院院长罗建方表示,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未来,省医南海医院将与省医实现一体化管理,与省医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将为南海区以及周边的市民提供省医同质化医疗服务。此外,这里还将汇聚高端医疗人才,打造多个省级乃至国家级重点临床专科,引领本地区医疗步入国际化医疗先进行列。
医护故事
李战辉
神经内科带头人用心用情救患者
“真正帮助病人解决痛苦,看见他们好起来,给了我很大的动力,鼓励着我一直前行!”谈起从医25年来的感受,省医南海医院卒中中心负责人、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战辉说。
他带领团队,用精湛的医术从死神手中“抢回”突发中风随时有生命危险的台湾商人,让患者重回谈笑自如的生活;他让严重脑出血的河南大哥“重获新生”,告别被病痛折磨的日子……高超的医术有口皆碑,这些年慕名来找李战辉的病人数不胜数。
有位妈妈在生育孩子后出现了全身无力的症状,她多处求医未果,最终被误解为“心理问题”。内心的焦虑、家人的不理解,让她一度陷入绝望的境地。李战辉非常耐心地与她沟通,比对之前的生活状况,从一些细微的变化中判断可能是少见的“重症肌无力”。经过检查证实后,李战辉为她进行了相应治疗,彻底缓解症状,帮助她走出困境。
“看到患者高兴,我也觉得好开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李战辉都是怀着“螺丝钉”精神,细致问诊不放过“蛛丝马迹”。这些年来他也一直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坚持临床和科研同进步。
由李战辉带领的神经内科,是佛山地区最早一批开展静脉溶栓术和最早一批探索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学科之一。科室一直跑在“最前沿”,紧跟国内外先进医学技术,在脑梗死、脑出血、帕金森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方面取得不少喜人的疗效,被认定为南海区“十二五”“十三五”医学特色专科、南海区潜力专科第一名。
在省医的支持下,李战辉带领科室不断在脑血管介入技术等取得新突破,临床和科研实力均走在佛山同学科前列,目前正创建国家级卒中中心。
李映梅
做患者好朋友治病也治心
南海区第三届“最美医家人”、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李映梅像“邻家姐姐”一样亲切,总是带着爽朗的笑声,忙碌又快乐地在医学道路上“乘风破浪”,帮助无数病人重回健康生活。
李映梅从小就立志学医,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如愿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也成为了病人心中温暖真诚的好朋友。她接触的病患中大部分是老人家,有次她遇到一位性格暴躁的肺癌老人,老人不配合治疗,从家人到医护人员都成了他谩骂的对象。但李映梅从不放心上,知道老人抗拒无创呼吸机,她每隔一个小时就去看他,防止他拔下呼吸机,常常与老人闲话家常,无微不至地关怀他。这样的暖心点滴,慢慢融化了老人心中的坚冰,他渐渐和她“打成一片”,把她当作最信赖的好朋友。
“其实很多病人病久了难免会有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心理关怀和思想工作很重要,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早日康复。”李映梅说,罹患慢性肺病的患者很大部分都与长期吸烟有关,可刚出院就烟不离手的病人不在少数,她总要反复做思想教育,耐心劝说他们戒烟,让他们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李映梅所在的呼吸内科,多年来在急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性脑病、慢阻肺、肺心病、哮喘、支气管扩张并咯血、胸膜炎、重症肺炎等疑难疾病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更从心理、营养、功能锻炼等用心指导病人学习肺康复技巧,帮助他们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何浩然
探索新技术更好为患者服务
“艳阳高照,过长江大桥,壮怀激烈。亥末子初,荆楚蒙殇,戴冠春瘟锁武汉。党旗飘,见曙光……”这是何浩然驰援武汉36天后挥毫写下的词。
作为省医南海医院消化内科医师,“务实奋进,关爱病患”是何浩然得到的最多的评价。36岁的他在7年前已经是医院为数不多的能独立操作消化内镜的医师,平均一年完成胃肠镜操作7000至8000例。去年,他前往南方医院(国家消化内镜培训基地)进修学习,掌握了多项镜下四级手术,尤其是高难度的ERCP术及ESD术,并凭借着刻苦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获得医院优秀员工及服务之星等称号。
今年春节后,湖北疫情告急,何浩然第一时间请缨出战。在援鄂的30多天里,他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认真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还参与组员的带教培训工作,为组员提供技术和精神上的支持。
“同样的公路,出发时我看到黑暗笼罩下的彷徨,回程时我却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援鄂的经历让何浩然对个人的使命、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武汉时,他看到在党强力的组织下,人们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只为打赢这场战“疫”。被这种团结的力量所鼓舞,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决心成为一名党员,更好地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回院后,何浩然积极探索新技术、新项目。近几个月,他与普外科一起开展胆总管结石相关手术及ERCP手术,填补了医院在这方面的技术空白,开创了医院先河,为医院更好地服务患者作出贡献。
杨永强
积极钻研新技术视病人如亲人
杨永强是省医南海医院骨科中心副主任医师,从医近20年来,他一直走在学习的路上,多次参与上级科研课题立项并获奖,在省级及国家级期刊发表了多篇文章。
为了掌握更多骨科专业知识和技术,从2008年起,杨永强先后在新疆医学院、山东省肿瘤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进修学习。2019年,在得知省医南海医院骨科中心招聘的消息后,为了能够往更深的领域进行探索,他来到南海。
来到省医南海医院不久,杨永强便遇到了一次挑战。当时93岁的梁婆婆不慎跌伤导致左股骨颈骨折,入住骨科中心的中医骨伤科,为了不耽误病情,让梁婆婆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骨科中心的医生与家属耐心沟通,最终说服了一直坚持保守治疗的家属,愿意让梁婆婆进行手术。
经过相关科室内部反复讨论,最终决定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先通过中医治疗梁婆婆的内科疾病,再由杨永强主刀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最终手术非常成功。这次手术,让许多原本害怕手术的患者也对西医疗法大大改观,对于骨科中心中西医结合的系统疗法也更加信任。
这次经历,杨永强看到医护们对待病人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亲人,真正做到了将病人放在第一位,这让他更加把“视病人如亲人”的信念深深刻在心里。
今年,杨永强在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上有了更大的突破,挑战了椎间孔镜及关节镜下单侧入路双通道椎间盘摘除减压术等高难度手术,开创该院此类手术先河。
“钻高仰坚,不断进取;妙手仁心,行医为民”,这是杨永强医生职业生涯的最好写照。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关帅屏文/珠江时报记者方婷通讯员梁欢澜谭碧韵黄秋婷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