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家门口养老有“医”靠
南海探索分级诊疗构建分类医养体系建设


老年人家门口养老有“医”靠
南海探索分级诊疗构建分类医养体系建设
4月22日,南海区分级诊疗构建分类医养服务体系工作现场会在大沥镇召开,推动广大老年人医疗、养老、康复和护理等落到实处,构建老年友好社区,使“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目标真正实现。
南海的三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目前南海区主要有三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1
“嵌入式”医养结合
医疗服务嵌入养老机构和家庭,提供家庭病床、医疗护理、疾病诊疗、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服务,例如桂城医院不仅在老年病综合治疗上有“建树”,2020年还新增家庭病床业务,并率先在桂城敬老院驻点服务和桂城各社区全面推开,受到了市民的认可,据统计这一年多来就提供家庭病床服务200多床次。
2
“家门口”式医养结合
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幸福院为主要阵地,以家庭医生、家庭药师签约为依托,为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护理、康复、中医药服务和用药指导等服务。例如沥东社区幸福院、沥东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可在家门口为社区老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3
医院、敬老院“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模式
医疗、养老机构利用地理位置相近、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人的优势,依托医养结合床位开展医疗服务。例如2021年底狮山镇启动“两院一体”的医养结合工作,逐步将辖区内5家公办敬老院托管给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目前已托管了松岗、官窑两家敬老院。
大沥镇分级诊疗构建分类医养服务体系
南海区大沥镇以老年人分类医养需求为出发点,依托南海区内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探索“分级诊疗构建分类医养服务”新模式,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机构医养
由大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盐步医院康养中心提供服务。社卫中心为大沥敬老院长者提供上门诊疗、家庭病床及全科住院服务并与镇内二级医院建立绿色转诊通道。
社区医养
依托社区幸福院为阵地,社区卫生站的医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签约家庭医生、健康评估和健康服务、日托服务。
居家医养
居家老人均可签约家庭医生,如符合家庭病床建床条件的,由社卫中心提供家庭病床服务;其他临时的上门护理需求,可网上预约镇内公立医院的“互联网+护理”服务。
6个“化” 追求更高服务品质
会上南海区区长王勇以6个“化”指明了今后医养结合模式建设的发展方向。
系统立体化
建立养老体系必然是一个立体化的,不能用点和线的思维,必须用立体网格化思维来考虑。例如,高层次的三甲医院能够解决大病的救治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解决小病治疗和术后康复的问题。所以在设计整个医养结合老龄工作体系时,一定要体现立体化,根据实际需要构建养老体系。
康养专业化
针对不同老人是失能或失智,还是在慢慢康复阶段,要提高专业化水平,靠专业的队伍,专业的服务保障。
服务社区化
社区是最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做好老龄工作,推动医养结合也是社区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构市场化
在整个养老体系中,居家养老是基础,社区养老依托机构养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补充。政府要大力支持服务,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将经济要素配置到民生事业中去。
管理信息化
通过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广泛收集群众信息,反馈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更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和单位服务的效率。信息化是把服务力量和养老需求有效结合的最有效办法。
支撑产业化
养老事业和医养结合工作,需要产业的强有力支撑。例如,一方制药、欧普曼迪等一批龙头企业,是支撑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基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
文/珠江时报记者 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