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5月07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新时代南海家书

    •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了这些大事
    •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总书记这样部署
    • 学习园地

    第02版:大家事

    • 从六大方面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
    • 十个“抓在手上”推动二季度经济稳增长
    • 攻坚人居环境整治 加速乡村全面振兴

    第03版:大家事

    • 1人1集体获全国表彰 4人4集体获省表彰
    • 5年投入超300亿 实施超200个治水项目

    第04版:大家事

    • 拆违改旧建新

    第05版:益晒你

    • 5亿元为工业企业“打气” 6000万助文旅发展

    第06版:大家事

    • 自觉遵守常态化防疫要求 共建美丽健康家园

    第07版:大家事

    • 垃圾分类为什么要楼层撤桶?回应来了
    • 瞄准四大目标 落实四大任务 迈向氢高地

    第08版:百事通

    • 夏季传染病高发 这些常识要记牢
    • 老年人家门口养老有“医”靠

    第09版:大家事

    • 新职业教育法来了 中职生也可上本科
    • 流调电话还是诈骗电话 怎么分清?

    第10版:诉衷情

    • 孩子,你听我说……
    • 不惧怕,人生的“寒冬”里带着必然的希望

    第11版:廿四味

    • 五月品鲜季 竹笋当造时
    • 立夏一碗汤 不用医生帮

    第12版:有嘢睇

    • 打卡这些景点 品读桑园围千年历史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08:百事通

夏季传染病高发 这些常识要记牢

2022年05月07日

    今年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随着气温越来越高,夏天的脚步也越来越近,而夏季也是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

    因此,除了注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外,市民还应注意预防手足口病、狂犬病、布鲁氏菌

    病、流行性出血热及其它呼吸道传染病等。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如何预防?
    1预防手足口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同时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
    2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
    3必要时接种疫苗。

    狂犬病
    闷热的天气容易使犬类动物烦躁、冲动,同时夏季人们穿着单薄,容易被犬只咬伤、抓伤,所以夏天是犬伤的高发期。

    如何预防?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不要挑逗、玩弄猫、狗等动物,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
    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应尽快到附近的规范犬伤处置门诊处理。
    相比之下儿童被咬伤更为危险,被咬的伤口深而严重,部位越靠近头、颈、面、手部越危险,需要特别重视。必须严格冲洗伤口、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选用更高效的疫苗并按程序接种。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又叫波状热,俗称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主要是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制品感染发病,能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损害,特别是骨关节。
    人患布鲁氏菌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烧、多汗、乏力、关节和肌肉疼痛、有的还会出现肝脾肿大、睾丸肿大等。严重的可丧失劳动能力。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转为慢性,慢性后就很难治愈。

    如何预防?
    1家庭预防: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吃不清洁的食物,饭前洗手,不喝生水。特别是肉、奶等家畜产品,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不可食用生肉、生奶等。家庭用的菜刀、菜案,要生熟分开;切了生肉的刀、案,也要用热水消毒,避免污染其他餐具。
    2养殖户预防:
    饲养家畜要圈养,避开水源,人畜分居。不要用人用的盆或碗去喂养家畜。注意个人卫生防护,进行照料牲畜、清洁圈舍等劳动时,要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劳动后要彻底清洗。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经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具有三大主征,即发热、出血和肾损害。患者起病急,可有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和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等症状。

    如何预防?
    防鼠灭鼠是本病预防的主导措施,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灭鼠为消灭传染源。
    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是个人预防病毒性出血热的最有效的办法,我国针对流行性出血热实行扩大免疫接种规划措施,流行区人群应接种疫苗。
    病人治疗要“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到规范性医疗机构治疗,避免长途转送加重病情。

    呼吸道传染病
    季节变换,昼夜温差大,要警惕病原体从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传染病性疾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水痘、风疹、麻疹等。

    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2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特殊场所佩戴好口罩。特别是如果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到指定发热门诊就诊,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4注意口罩卫生,当口罩破损变形、受污染时要及时更换

    文/珠江时报记者 方婷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