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天气“忽悠”玉兰“想开了”
原本春季盛开的玉兰反季开花,专家说是气温导致部分植物生物钟紊乱

■桂城佛平路旁的绿化公园内,玉兰花反季节绽放。
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梁慧恩)最近,冷空气的到来让南海添加了些许凉意,然而,这忽夏忽冬的气温,让玉兰、柿子“晕了头”。
在桂城佛平路上,8棵玉兰树的花朵俏立枝头,白色、粉紫色的花朵随风舞动。一走近,便能嗅到阵阵馥郁的香味。原本应该在三月盛开的玉兰花在秋天开了,让人有种恍若春天的错觉。
同样被“忽悠”的,还有佛山中山公园的10多棵柿子树。往年12月底才成熟的柿子,今年有些“迫不及待”,只见黄澄澄的柿子将枝丫都压弯了,在秋日阳光的照射下,仿佛一个个亮眼的小灯笼,给过往市民留下深刻印象。
记者观察发现,这次盛开的花朵颜色略淡,且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焦叶的情况。柿子本该在叶子掉落后才成熟,如今出现了果叶共存的情况。
凌乱的花期、果期是如何造成的?复旦大学植物学博士欧阳东欣分析,植物开花需要一定的积温,今年下半年气温普遍偏高、降水不足,植物花芽形成后,反常的温度和光周期向植物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共同“诱导”了植物反季节开花、提前结果。
“除了光照、降水外,土壤缺乏营养会使叶片灼伤,出现焦叶。”华南农业大学2021级林学专业在读博士伍慧祥解释,柿子树体由于温度感受器没有感受到秋天的冷信号,合成的脱落酸ABA不足,导致柿子树不落叶。
欧阳东欣表示,植物的调控比较复杂,而且开花需要消耗一定的养分,因此反季开花会对明年正常开花造成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