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0月28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单行本出版
    • 南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今日开幕
    • 喜迎党代会 各界满怀期待
    • 围绕“酒文化”打造文旅新地标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 核酸检测新变化: 力争6小时内报结果
    • 桂澜路海五路口 启用借道左转车道
    • 被天气“忽悠”玉兰秋季开花

    第A02版:要闻

    • 六大系列活动 悦享幸福狮山
    • 一起巡逻社区 守护美好家园
    • 凝聚志愿力量 助力社区“创熟”
    • 网上申报时间 截至 11月5日
    • 佛山CPI9月同比涨2.1%

    第A03版:要闻

    • 桂澜路海五路口 北进口借道左转车道今起启用
    • 医养结合 让老年人有“医”靠

    第A04版:要闻

    • 搭平台组联盟 电商产业有“沥”量
    • 广场舞照跳 噪音不扰民怎么办到的?
    • 党课进社区 激发使命感
    • 决赛下月举行 再现经典魅力

    第A05版:镇街

    • 联合整治强执法入户宣传强教育
    • 被天气“忽悠”玉兰“想开了”
    • 一天拆除违建1000平方米
    • 汽车被玻璃“击伤” 帮办组快速“破案”
    • 咏春传承活动 走进罗村实验小学
    • 游古村看古建 听村中“古仔”

    第A06版:教育

    • “艺考”11月1日起报名
    • 小学生设计“浴室神器”获国家级赛事奖项
    • 佛山科技学院两学科入选全国50强
    • 补办不动产权证公告
    • 补办不动产权证公告
    • p45

    第A07版:健康

    • 把产房当家 守护新生命健康降临
    • 孕期摄入糖分超标 当心妊娠期糖尿病
    • 友邦佛山丘仕龙:追逐梦想,永不止步

    第A08版:天下

    • 中国水墨画配色 北京冬奥制服亮相
    • 不怕牺牲 依靠群众
    • 冬奥村将于 2022年1月27日开村

    第B01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乘风破浪正当时 勇立潮头谱新篇

    第B02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砥砺奋发雄狮跃

    第B04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五年答卷 精彩纷呈

    第B06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南海之变书写时代答卷 奏响奋进凯歌

    第B07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高质量党建引领南海高质量发展
    • 党建引领领航新征程 聚力谱新篇

    第B08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以敢为人先的改革气魄续写南海辉煌
    • 改革创新改革激活力 融合担重任

    第B09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击楫中流破浪前行
    •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构筑新格局

    第B10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
    • 宜居城乡融合加速度 城乡展新颜

    第B11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民生为本 绘就南海幸福底色
    • 民生福祉发展惠民生 提升幸福感

    第B12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南海乡村振兴的速度力度和角度
    • 乡村振兴 奏响美村曲 唱好富民歌

    第B13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履职尽责人大力量促发展 积极作为显担当

    第B14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凝心聚力“一题到底”协商的政协力量

    第B15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文城相融润泽百姓幸福 激发创新动能

    第B16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民生保障兜底线托民生 增进人民福祉

    第B17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智慧城市建设“数字政府”赋能城市治理

    第B18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金融服务引项目搭平台 深化金科产融合

    第B19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市场监管走出监管新路子 激发市场新活力

    第B20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暖心服务当好民企娘家人 画出最大同心圆

    第B21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科技创新集聚创新动能 打造科创高地

    第B22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招商引资龙头企业抢滩“两高四新”成势

    第B23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税务力量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新高地”
    • p24

    第B24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三龙湾南海片区之“快”
    • 抢抓机遇集聚高端资源 加速创新发展

    第B25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桂城民生工程“加速跑”群众幸福再加码

    第B26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九江立先锋党建品牌 建幸福和谐儒乡

    第B27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西樵党建引领“樵”前走 三产并驾开新局

    第B28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丹灶“四大战役”齐发力 五年再造新丹灶

    第B29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狮山千亿强镇再启程 高质发展再提速

    第B30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大沥城市进阶提幸福 商贸升级聚动能

    第B31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里水“一美三新”塑品牌 湾区名镇谱新篇

    第B32版: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 电力保障风雨兼程守护万家灯火
  • 数字报首页

B28:奋进南海再创辉煌

丹灶“四大战役”齐发力 五年再造新丹灶

一个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丹灶”正昂首阔步走来

2021年10月28日

    ■大美仙湖:湖景与山岗相映衬。

    资料图

    过去5年,是丹灶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五年,创造了丹灶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产业转型、环境塑形、城乡融合和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经济实力实现快速攀升,产业格局得到重塑,成功吸引了徐工、百事、米思米、汇芯等一批高端项目落户,氢能、安全应急等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从99位大幅跃居至40位。

    站在新时代的浪潮上,丹灶始终坚持苦炼内功,坚持制造业立镇不动摇,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未来5年,丹灶将坚决打赢“产业发展高质量、环境建设高水平、城乡融合最协调、基层治理最有序”四大战役,建设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5年再造一个新丹灶。

    5年砥砺奋进丹灶交出亮眼成绩单

    综合实力快速攀升

    ●2016年至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08.25亿元增长至149.56亿元,年均增长8.42%;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12.6亿元增长至320.7亿元,年均增长10.82%;

    ●税收总额从17.09亿元增长至25.34亿元,年均增长10.35%;

    ●从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第99位跃居至第40位。

    产业转型实现突破

    ●引进了徐工集团、百事公司、日本米思米等一大批业内龙头企业。

    ●佛山仙湖实验室落户,广东省科学院仙湖科创加速器、院士成果转化中心等全面启动;

    ●全镇高新技术企业从26家猛增到278家,拥有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从13家增加到46家,全镇引进院士项目17个。

    生态优势日益彰显

    ●完成河涌清淤25.6万立方米;通过“森林小镇”考核验收;金沙岛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翰林湖获亚洲都市景观奖。

    乡村振兴大步推进

    ●启动196个乡村振兴项目;仙岗、良登、塱心入选佛山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有为水道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入选市“百里芳华”示范带。

    ●上榜“2020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仙岗古村获“佛山十大醉美古村”;澹如书屋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民生福祉大为改善

    ●南海实验学校正式启用,有为小学、醒华小学、仙湖幼儿园等学校完成新建扩建,2017年至今增加优质学位11233个;

    ●16个村居获评“佛山市健康村居”,建成19所五星级社区幸福院并投入运营。

    /5年砥砺发展/全国百强镇排名大幅跃至40位

    过去5年,是丹灶整体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攀升的5年,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的5年。丹灶抓住了创新发展、格局重塑的契机,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在经济发展路上迈上新台阶。

    据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丹灶镇地区生产总值从108.25亿元增长至149.56亿元,年均增长8.4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12.6亿元增长至320.7亿元,年均增长10.82%;税收总额从17.09亿元增长至25.34亿元,年均增长10.35%;从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第99位跃居至第40位。

    全镇高新技术企业从26家猛增到278家,拥有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从13家增加到46家。丹灶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镇”,力合星空·728创域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引入国家“千人计划”团队和“长江学者”团队,全镇引进院士项目17个,成为佛山院士项目集聚度最高的镇街之一。此外,还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佛山仙湖实验室落户,广东省科学院仙湖科创加速器、院士成果转化中心、南海区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要科创平台全面启动,成为丹灶持续保持创新活力的“法宝”。

    值得一提的是,丹灶还实施了“加速器十条”政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同时持续开展商事登记和“放管服”改革,让政务服务水平始终走在前列。

    过去5年,丹灶还坚持环境塑形,倾力打造优美便捷的市容市貌,人居环境实现升级再造。丹灶176个自然村全面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强势推进市容乱象治理;建成污水处理设施41座、截污管网140多公里;230座农村公厕实现升级改造,4座公厕上榜“佛山百座示范文明公厕”,139个公共机构、5个有为水道沿线村居、2个物业小区顺利通过垃圾分类示范点考核;整治田头棚1000余个,提升16万平方米,建设示范棚舍2500平方米;完成“三线”整治10余公里。

    /以制造业创新为根本/打好组合拳推动主导产业全面发展

    在刚刚闭幕的丹灶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镇委副书记、镇长何敏仪提出丹灶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接下来,丹灶镇将坚决打赢“产业发展高质量、环境建设高水平、城乡融合最协调、基层治理最有序”四大战役。聚焦转型升级,坚持创新发展,全力以赴推动产业能级大跃升;聚焦空间再造,坚持文化铸魂,全力以赴推动城乡发展大融合,打造城乡融合的丹灶样板;聚焦环境提升,坚持污染防控,全力以赴推动生态环境大优化;聚焦安全稳定,坚持执政为民,全力以赴推动基层治理大提升。

    丹灶将打好组合拳,推动主导产业全面发展。持续强化新能源和安全应急两大产业主导地位;高标准打造仙湖氢谷和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加快推进仙湖氢谷特色小镇、中岩泰科产业园等载体建设;以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目标建设佛山仙湖实验室;用好力合星空·728创域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氢能源全产业链;积极引进安全应急优质项目和龙头企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升级“五金共享制造平台”。

    致力强招商,促进新兴产业集聚成势。加速形成芯片研发制造、生命电子、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紧盯产业细分领域和上下游龙头企业,实行“链长制”,强化核心零部件、上下游产业链招商;以五星级标准形成闭环式全程服务、体系化联动服务、滴灌式精准服务;对已落户的徐工集团等重点项目要全程跟踪、主动服务。

    打造新高地,培育创新创业强劲势头。丹灶将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利用佛山仙湖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建设内部技术中心;借助南海区“鲲鹏人才计划”,发挥科技镇长、院士项目、产业服务平台等优势链接人才资源;全面落实“加速器十条”政策,引导社会资本为创新创业提供精准融资服务;营造丹灶一流营商环境,打造优质政务服务。

    /聚焦空间再造/全力以赴推动城乡发展大融合

    丹灶将持续紧抓南海区全力建设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时代契机,高水平谋划功能布局,高质量开拓发展空间,高标准建设交通路网,高规格打造文化名片,着力打造城乡融合的“丹灶样板”。

    在功能布局方面,丹灶因地制宜,将着力打造“仙湖氢谷+有为水道”板块,聚焦“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以“研发与智造”为主题,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电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全力打造“3+1”新型制造业体系,加快形成“科创经济+产业集群+文化创意”的城西范式。

    同时,重点推动“智能安全产业园+翰林水道”板块建设,打造安全应急产业总部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推进配套路网、管网和载体建设,完善住宅、商业、教育等配套,致力将大金片区打造成为“高端产业聚集、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示范区。

    丹灶坚决扛起土地空间再造为核心的城乡融合发展大旗,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进村改攻坚,重点突破城西片区、大金智地、华南五金产业基地等千亩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项目,计划到2023年全面完成4900亩拆除任务和镇内116个村级工业园的整治提升工作。通过连片改造、集合开发、生态修复,谋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路通,财通。丹灶还将高标准建设交通路网,着力打通丹灶连接广州白云机场、佛山沙堤机场、广州南站、佛山西站“两场两站”,以及佛山主城区、广州及其他湾区城市的“任督二脉”,全力争取轨道交通布局向丹灶延伸,变“交通末梢”为“发展前沿”,使轨道交通梦想变现为丹灶未来发展的“王牌”。积极推动季华路西延线、博爱大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中线公路等路网规划建设,拓宽丹灶向东出征的交通要道,主动融入湾区发展大局。

    /传承历史文脉/高规格聚力打造“文化名片”

    坐拥丰富人文历史文化资源,丹灶未来将通过统一谋划,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沿着有为水道、翰林水道追寻文化足迹,以两条水道串联起丹灶文脉;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加快有为水道沿线工程建设,让有为水道成为佛山市“百里芳华”的靓丽名片;高质量打造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实施仙湖亮化及灯光提升工程,将翰林湖公园打造成“耕读文化”主题公园,全面增强“一岛两湖”吸引力,高规格聚力打造“文化名片”。

    一百多年前,康有为从丹灶走出,踏上求学救国路;如今,立志敢为、崇实善为、担当有为的“有为精神”,早已成为丹灶独一无二的精神财富,也是激励丹灶人投身高质量发展建设的“源动力”所在。正如丹灶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弘扬一种精神——有为精神。正是胸怀着“有为精神”,丹灶先行一步、敢想敢干,氢能产业、安全应急产业、日资企业“三箭齐发”,生命电子、芯片制造等新兴产业全面集聚,成为佛山、乃至大湾区内一个不折不扣的“投资热土”。

    未来,一个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丹灶”正昂首阔步走来。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吴泳通讯员丹宣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