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里水陆续开展15场应急救护培训,提升市民“安全感”

■讲师为学员演示应急救护操作。
珠江时报讯(记者/刘伟鹏通讯员/吕宜霖摄影报道)6月8日,里水镇卫生健康办组织医务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旅游景区工作人员等,举办2022年第一期红十字救护员证应急救护培训班。
开班仪式上,佛山市红十字会讲师、南海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陈华英向60名学员讲授急救护培理论知识,深入浅出讲述应急救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相关报告显示,每当发生心源性猝死(简称SCD)情况,若不能及时施救,病人4分钟后存活率将急剧下降,大脑也将受到不可逆的损伤。而在这“黄金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是最有效的抢救方式,成功率达94%。
随后,学员在讲师的指导下,开展实操练习,包括徒手心肺复苏术、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内科急诊急救、外伤急症急救、环境急症急救等。60名学员分为4个小组,两两组队轮流扮演救治员和伤者,进行包扎练习。活动还配有模型、AED等,配合学员开展心肺复苏等培训。
“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形式,让我们明白遇到紧急情况该如何开展应急救护。”一名学员表示,学习徒手心肺复苏等技能,能在紧急时候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也增强了身边亲朋好友的“安全感”。接下来,他将积极把学到的技能传授他人,提高大家的自救互救能力。
培训结束后,60名学员进行理论+实操考核,合格者将取得《红十字会救护员证》。
作为镇2022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里水卫健办切实发挥“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作用,持续推动“提升应急救护水平”项目开展。接下来将陆续开展6场红十字救护员证应急救护培训班、9场应急救护培训公益讲座,并计划在多个密集人员场所配备AED,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