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同声社区听取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大件垃圾“添堵”圆桌对话破解
珠江时报讯(记者/邓施恩通讯员/郭建文)6月5日傍晚,里水镇绿地香树花园小区居民苏先生下班回家经过楼下车库时,他的目光不禁投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今年初,这个角落里还堆满了床垫、木柜、沙发、装修材料、婴儿学步车等大件垃圾,既不美观,还给居民出入造成不便。可喜的是,这个困扰居民的问题正在逐步改善。
原来,收到小区居民反映后,同声社区迅速组织物业、议事代表、楼长、志愿者等代表,召开融和圆桌议事会,拟定初步解决方案,让大件垃圾的处理问题迎来新的转机。
由于小区没有专门放置和处理大件垃圾的地方,居民不清楚大件垃圾如何处理方式,问题已存在多年。期间,有居民多次向物业、社区反映,但最后都是无疾而终。
经实地走访,同声社区总结了问题产生的两大原因:一是居民对社区和小区的归属感、认同感普遍较低。二是居民对业委会和物业工作的信任度不高,导致小区服务未能深入到各家各户。
因此,就小区大件垃圾处理问题,同声社区和绿地香树花园小区亟待解决的是“能否搬、谁来搬、怎么搬、搬去哪”,以及“如何建立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4月27日,同声社区与绿地香树花园小区相关代表召开融和圆桌议事会。会议针对“垃圾是否能被清理,应如何统筹多方力量搬运清理,清理后集中存放到哪,垃圾应搬运到哪个回收处理点,搬运处理费用如何分摊”等问题展开讨论。
议事会上,各代表分析了处理问题的三个优势条件:一是绿地小区楼长队伍人员架构、机制基础较为成熟,在与小区居民、物业、社区沟通方面具有优势;二是同声社区其他小区有类似问题,若形成长效机制可复制推广;三是小区周边自然村有众多废品回收站,可考虑设为大件生活垃圾的处理终点,形成一条合理、顺畅的大件生活垃圾输送线。
综合分析难点和优点后,同声社区于次日再次组织楼长志愿服务队代表召开融和圆桌会议,讨论并表决通过“探索大件垃圾处理机制”申报南海区委政法委公益创投项目。
同声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依托融和圆桌议事会这一民主议事协商平台,培育一支以社区党员、楼长为骨干,新市民、志愿者为重要力量的党群先锋队伍参与大件垃圾处理;链接社会资源,缓解小区60%以上的楼栋防护层大件垃圾清理问题;聚焦党群探索促机制,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1+2+N”小区大件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协同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