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超恒:巡山走过的路可绕地球两圈


■汤超恒与队友巡查山林。

■汤超恒在检查树木。
5月31日,2022年佛山市道德模范现场交流活动举行,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南海分局里水管理所、里水镇森林防火队队长汤超恒获颁2021年佛山市“最美应急人”称号。
一顶安全帽、一把镰刀、一身橙色工作服,汤超恒常年保持这身打扮,围着里水的山林转了17年。他每天巡山至少两次,一次要走10多公里山路,17年走过的路可以绕地球两圈。支撑他这样做的,是他对于守山护林责任的深刻理解及对森林最质朴的爱。
“只要我还走得动,我就会在这条护林之路上一直走下去。”眺望逶迤翠绿的山林,汤超恒坚定地说。
每天巡山前晨跑六七公里
1984年,18岁的汤超恒光荣地成为一名武警战士。1987年,汤超恒退役回到家乡,当上了护林员。“晚上回家,感觉脚都不是自己的。”山路崎岖坡度大,每天走下来,他明显感觉到身体不适。
2005年,尽职尽责的汤超恒被任命为里水镇森林防火队队长。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一做就是17年。
做森林防火员,要耐得住清苦,经得起考验。要冷得、晒得、跑得、累得、饿得……“当好森林卫士不容易。工资待遇不高,日子平淡清苦。巡山要消耗大量体能,每天都是汗流浃背,而且几乎常年无休。有时遇上火情预警,半夜还要上山巡看。这些工作看似简单,难就难在要确保万无一失。”汤超恒说,刚开始巡山时缺乏经验,他被山里的蚊虫叮得脸部和双手满是“包”,偶尔还会突然碰到毒蛇,吓得头皮发麻。
“每天从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走下来,背上满是汗迹,双手被蚊虫叮咬得红肿,双脚也被荆棘划出一道道口子。”汤超恒说,自己也曾想要放弃,但转念一想,当兵那么辛苦都过来了,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汤超恒每天巡山前先晨跑六七公里,增强体能。“不论是当年参军保家卫国,还是如今作为一个护林员守护绿水青山,我的初心始终是为人民服务。”汤超恒说。
七天六夜消除火情威胁
2007年,广州花都的森林燃起熊熊大火,与里水丈岗山离得较近。隔离带的一边是六七米高的森林大火,另一边就是受火情威胁的里水森林。
为了阻断火情蔓延,汤超恒带着38名防火队队员,拿起灭火器、消防水管等装备在山上布防,用镰刀把隔离带上散落在地面的枝叶割掉,用消防用具把刚刚燃起的火苗扑灭,38人守住7公里长的隔离带,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长城”。
“只要有一点点火星,就能撩起熊熊大火。”汤超恒和队员们不敢有一丝松懈,在山火没有完全扑灭之前,所有人直接住进了山里。累了,就靠着树干睡;饿了,就席地而坐,在野外“开餐”;渴了,就打开一瓶矿泉水,每人抿上一口。
“每一棵树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它为我们遮风挡雨,现在轮到我们充当它们的‘保护伞’。”就这样,汤超恒的队伍一直奋战在前线,扑灭了8次飘到里水的火苗,没有让秀丽的青山受到伤害。直至第五个夜晚,花都的大火终于被扑灭。
为了防止山火死灰复燃,汤超恒带领队员在山上驻守了两天两夜,直到里水森林火情威胁完全消除。此时,他已经奋战了七天六夜。
与不法分子惊险搏斗
一个水壶、一顶头盔、一部对讲机、一把陈旧的镰刀,这是汤超恒护林时随身携带的家当。从自行搭建的岗亭出发,汤超恒带着一位队员,沿着狭窄的山路仔细巡看,有时顺手清理灌木、杂枝和落叶等。
每次巡山累了,汤超恒都会脱下沾满汗水的头盔,坐在石头上,小心翼翼地用指甲撕掉手掌上的老茧,放在身边的那把旧镰刀,握柄处被他的双手磨得光亮。
“清理巡山路上的杂草,砍伐山上的枯松,药物喷杀山下的微甘菊,一天中要做的事如山那般多。”汤超恒说。
2017年初秋的一天,汤超恒像往常带着装备,和一名队员上象岗岭护林。在巡山过程中,他们刚好与两个捉蜂人相遇。“站住!”汤超恒立刻跟上去询问对方,并告诫他们这片林区不可擅自进入。
出乎意料的是,对方不仅不承认错误,反而大声狡辩,态度嚣张,还拿出砍刀,不停地挥舞着。形势剑拔弩张,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出现伤人事件。在对方挥刀过来的一瞬间,汤超恒迅速避开。还没等对方反应过来,他立刻抓住对方的手臂,一把将砍刀夺过来,并将其制服在地。随后,在队友的帮助下,他们立即报警,将不法分子交由警方处理。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地的动人事迹,身材敦实、皮肤黝黑的汤超恒很平凡,但对于森林,他犹如雄鹰一般的存在,他让里水在17年来未发生过一次火灾,也让我们坐拥绿水青山和清新的空气。他说,守护绿水青山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自己会继续维护里水美丽环境。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