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非遗 展时代新韵

/粤剧粤曲/
粤剧、粤曲是广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里水镇粤剧、粤曲人才辈出,前有粤剧粤曲名家半日安、上海妹、陈少棠等,当代有粤剧粤曲非遗传承人郑艳芬、郑雪娴。近年来,里水镇成功举办“粤韵绕古祠”粤曲交流活动、730“查笃撑”曲艺剧场等品牌活动,使粤剧、粤曲在里水的群众基础日益深厚,曲艺组织也更加蓬勃发展。

/藤编/
里水藤编行业主要分布在沙涌、大冲、甘蕉、大石等村(社区),其中以裕达家具有限公司为企业代表。藤制品的制作过程复杂,需要经过蒸煮、干燥、漂色、防霉、消毒杀菌等多项工序处理,再通过加工定型、手工编织、打磨、喷漆、抹色等工序才能最终产出成品。藤制品具有轻巧实用、祛湿透气、冬暖夏凉的特点,在家具和工艺品中广泛应用。

跳火光,乐安康。在里水赤山村,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村中长老就会带领舞狮队到各家各户接受礼拜。到了傍晚,村中大摆筵席。在欢乐喜庆的锣鼓声中,村民堆起稻秆堆,点燃起熊熊火光,纵身一跃跳过火堆,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跳火光/

/白眉拳/
一招一式,显英雄本色。里水北沙武术(白眉拳)是佛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前,白眉拳已成为佛山市武术进校园重点项目,里水北沙武术醒狮馆馆长黄新建和副馆长黄国建长期在麻奢小学教授白眉拳,并带领麻奢小学武术队在省、市、区级比赛中获奖100余项。

/龙舟说唱/
龙舟说唱既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也是粤语曲艺的一个曲种。为与端午前后的龙舟竞渡相区别,民间亦称之为“唱龙舟”或“龙舟歌”。在里水,会龙舟说唱的除了已故前辈蒋延广外,还有其传承人蒋干文及其兄弟。近年来,蒋干文致力于龙舟说唱非遗传承,培养了一批青少年龙舟说唱传承人。2007年,南海龙舟说唱被列入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海毛巾织造技艺/
南海里水毛巾织造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手工技艺。以南海毛巾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里水毛巾织造行业,聚集了一批能工巧匠,拥有一套完整的织、漂、染、印、车缝制品的技术和设备。毛巾原材料进厂,经过纺纱、织造、割绒、漂染、印花、车缝等工序,最后包装成品销售。里水毛巾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广式烧腊制作技艺/
位于里水的广东广记食品生产有限公司,严格遵循选材、调味、投料、烫皮、上皮水、晾坯、烧制七步工序,烧制出色泽鲜明、油而不腻的广式烧腊,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2022年,广式烧腊制作技艺被列入南海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作工具制作技艺/
岭南木作工艺历史悠久,木井方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是里水广式木作工具制作技艺的典型代表,其木刨制作技艺尤为出色。从选料到制成,往往需要历经50多道工序,旨在为木匠制作出精致实用的木作工具。2022年,木作工具制作技艺被列入南海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欢迎欣赏里水非遗之美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为“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今年下半年,里水镇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里水镇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举办“传承有里”2022年里水镇文化遗产宣传推广系列活动。日前,第一场“非遗学堂”活动已在新联社区开展,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感悟陶艺非遗魅力的平台。
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保护传承下,里水非遗逐渐“活”了起来。里水非遗项目都有哪些?以下带你逐一了解。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邓施恩通讯员麦倩姬袁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