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微广播每天11个时段播放防疫信息
微广播发挥大作用 温暖里水人心

蔡小玲。
“勤洗手、注意通风,少去人员密集场所……”这样的宣传知识播放每天都会在里水的38个村居,300多个微广播站点听到,播放时间长达15分钟,这是里水利用微广播专门开辟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宣传专栏。在动听声音的背后,有着采编蔡小玲和播音主持阿颖的一份努力。
根据疫情调整播音内容
蔡小玲平时闲着没事就盯着手机看,翻找各类媒体中关于疫情播报的最新权威消息和里水的防疫正能量,看到合适的马上收藏,思考如何结合里水实际准备选题,每天都忙着采写微广播的播音稿。
“疫情每天都在变化,我们的计划也在每天变化着。”蔡小玲说,现在特殊时期,很多写好,录好的音频都会根据疫情的变化,或者表述的改变而作出相应改变,最长的一次试过一条稿件从早上改到晚上七八点,文字改了,录音也要重新改。
即使除夕夜也在工作,让父母在旁等待良久,蔡小玲说,疫情就是命令,自己能做的就是做好手头的这条稿,保证顺利播出,让更多人听到疫情防控的资讯,加班加点也在所不辞。
从1月27日起,“梦里水乡”微广播每天全天候11个时段,播放防御措施、科普知识、相关政策等,以求达到全方位、不间断、入脑式宣传效果。从原来的一天3次,到调整为6次,再到后来的11次,“梦里水乡”微广播不断加码,只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快,更贴地气和有温度的宣传服务资讯。
打造里水居民愿听的微广播
播音稿讲究的是语句精简,内容突出,因此,蔡小玲在采写时都会特别注意,将各类信息进行有效筛选,选取其中的亮点再编辑,还要保证微广播粤语播放的地方属性,更好地润色和改造成里水居民愿意听,喜欢听的广播内容。
如今,微广播每天播放11次,工作量更大了,坚持至今,蔡小玲说,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因为距离公司有几十公里的路程,为减少人员流动,这几天蔡小玲都在家里办公,因为音频剪辑的软件对电脑要求较高,她生怕家里电脑应付不了而导致硬件问题耽误音频制作和播放,特地在家里的两台电脑都安装上了剪辑软件,只为能顺利、快速地编辑好微广播的音频。
待采编稿件写好后,负责播音的阿颖就要马上进行录播了,阿颖说,这几天一直在家待命,为了能更好地录播,自己还专门买了一个专业的录音笔。虽然只是15分钟的内容,但录制到后期编辑的时间也不短,作为播音员,阿颖要更多地考虑到如何更贴地气,更让人觉得舒服。
“微广播更需要感情和接地气一些,在情绪和语速上温馨一些,慢一些。”阿颖说,希望通过声音,将更多有用的、街坊感兴趣的东西传播出去,让大家在这次抗击疫情中感到温暖和有所得益。
撰文/摄影 陈志健